今天刘慧跟我们分享了他看到的一幕,在参观天眼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爸爸,在不停的给他的孩子讲解天眼怎么样,同时他看到孩子根本就没有在听他爸爸说的内容。(说教,分析,讲道理是疏离生命的语言,在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好的前提下,去做这些动作,毫无益处,孩子会把它解读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过去,现在,未来,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刘宁分享:妈妈们计划周末要去什么地方?提前做了安排和计划。而她的方式是:说走就走,非常洒脱。从这件事里我看到了,每个妈妈对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选择。
我从刘宁身上看到了:坦然,轻松,看见了勇敢的力量,而这份勇敢背后是对自己,对他人,充分的认可和信任。如果要去为将做一些什么,他更愿意选择,尽量把时间轴缩短,着眼于此刻,当下,或者最近一两天,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去思考超过一周要处理的事情。着眼于当下可以做一些什么,列一个清单,这样会让他更加清晰,安定和稳定,列出一个清单,可以让他看见自己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会让他觉得更轻松。行动是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手段,光想不做,会引发焦虑,语言有时候是苍白的,做出来而不是想,想想都是问题,做才是最好的答案。
刘宁还分享了一个家庭内耗案例,朋友夫妇俩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非常聪明,情商也特别的高。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父母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请了很多名师来做1对1的辅导,但是孩子的成绩却不见提高。
这个案例,让我看到了父母迫切的想要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想要解决成绩的问题。也许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把眼光着眼于解决孩子的成绩和提高分数上,戴着父母的标准和“有色眼镜”和孩子相处。把自己的期待和认可,放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学习成绩好才配得上是我的孩子,而全然忘记了孩子这个人本身。如果亲子之间的关系不好,孩子的情绪卡住了,而只去帮助孩子解决我们看重的成绩这一部分,父母的认知和行动出现了偏差,他们重的成绩也不会如父母所愿。
看见孩子这个人本身,看见他的情绪,看到他此刻当下鲜活的生命,情绪流动了,他才会有更多的心量空间,去创造,去学习,而不是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