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最近在备考NSCA-CPT,私人教练基础证书。
不得不说一个人看书实在觉得理论知识有点枯燥。各种公式计算、表格研读,还有很多数据需要理解和记忆。
2、
我们知道,面对想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或者学科,入门阶段的肯定是免不了花大量时间去记忆、背诵基础概念的。我们都多多少少做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每次参加考试,我也很想去找到一起备考的“战友”。一起讨论、一起刷题。不过也许从学校毕业之后,能找到身边和你一起考一样证书的人实在太难得了。而且还需要水平相近一些,比如一个考日语n4和一个考日语n1的两个人,除了能交流以往的备考心得,具体的考题内容是很难去共同讨论的,难度差得大,更多的是指导,不是讨论。
话说回来,没有战友的陪伴,有榜样去学习也不错呀。但这个榜样不一定是那些一定通过考试的人。那更多的是别人“成功经验”,相同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因为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那怎么解决呢?到哪里能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学习榜样呢?
3、
今天听到了王烁老师的“30天认知训练营”的结课文章。幡然醒悟,原来身边最好的学习榜样就就是——孩子。
王烁老师把孩子比喻成“完美的学习机器”那么从孩子身上我们能学习得到什么真知灼见呢?读完之后我有种”找回初心“的感觉。
第一,极度专注。
第二,兴趣多元。
第三,反复练习。
第四,总问为什么。
第五,纯粹。
第六,重视反馈。
第七点,孩子学习时不要脸。
4、
那么假设我现在要攻读一本”枯燥的教材“。我该如何去做呢?
读的时候,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读的时候,不固守原先的学习方法,不拘泥于教材的章节排列,最好能结合实践去学习。
读的时候,碰到不理解、枯燥的内容不要焦虑,反复多读多读再多读。
读的时候,多问自己为什么,向自己提问、不懂的地方去利用更多资源寻找答案,哪怕一时找不到,记录下来。
读的时候,是为了实用和使用,想要学习,就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保持不断的好奇心。
读的时候,不要为了读而读。考试其实就是很好的反馈机制。自己可以给自己设置测试题,考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读的时候,不要害怕显得自己无知。哪怕一开始做测试题只能做对三分之一,也不要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现在的错题是为了考场上的正确。好好记录错题,搞懂知识点。
当我们成年人学习遇到瓶颈时,别忘了经常问自己以下的问题,也许得到更好的反思。
我能像孩子一样专注吗?
能像他一样兴趣广泛吗?
能像他一样反复练习不觉枯燥吗?
能像他一样问到底吗?
能像他一样赤裸裸吗?
能像他一样重视反馈吗?
能像他一样不要脸吗?
愿我们都能不断保持终生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