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开始整理教练提问技术的最后一部分——“Will:你要做什么?”,这像是一个预示,又像是一个警醒,使我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有些恍惚。
1
回顾Grow前三个阶段的目的:
G(goal)阶段:理清期望达到的成果是什么。
R(reality)阶段:挖掘真相、澄清原因、理解感受。
O(option是)阶段:探寻备选的方案,征询建议。
2
意愿W(will)阶段目的是:阐明行动的计划、设立衡量的标准、规定分工角色和建立自我责任。
看上去目的比较长,这个阶段的问题反而是最容易进行的,犹如水到渠成,前面的提问都足够扎实了,也就战胜了内心的各种疑虑,这种情况下,意愿和行动豁然开朗,有信心有底气的可以勇往直前了。
3
我个人的感觉,这一部分意愿,还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承诺。当目标、现状和选择都已经构建出一个场景后,意愿实际已经是显山露水,内心有了方向。继续提问是问什么呢?我们是希望coachee在这个阶段能够把意愿转化成计划或解决方案表达出来,既是个梳理的过程,更是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个承诺。
人普遍有着这样的心里特征的,不说出来,我可能不一定这么办,说出来了,写出来了,发表出来了,就把责任结结实实的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变成了真正的内心动机,需要去实现了。
coacher在这个阶段,起到更进一步的帮助coachee找到自己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计划,如何衡量,角色分工和建立自我责任,不仅这些,行动的落实还应该会风险控制,预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寻求外部的帮助等,尽可能理性的全盘考虑,有助于行动有效性。
4
问题如下:
- 你要做什么?
- 下一步是什么?
- 何时是你采取下一步的最好时机?
- 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 你需要什么支持?
- 谁可能对此有帮助?
5
说到这里,教练的GROW提问技术模型就整理分析完毕了。再如图回顾一遍。
6
从对教练技术产生兴趣到学会,并不困难。就我而言,工作和生活中怎样进行应用是个难度,需要刻意练习。
这里补充一下刻意练习的四个步骤:从产生兴趣、到变得认真,再到合理投入,最后做出创新,
只有通过这四个阶段,技术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变成信手拈来的习惯。也难怪学任何东西都是有兴趣的人多,蜻蜓点水说个皮毛的人多,真正会的,甚少。
7
coach的双方如果正好可以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也许我们能够看到极其顺畅的辅导结果,可是这种场景经常被各种现实多打乱。双方的阅历、经历、动机、成熟度都影响着对话的进程,coacher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取得对方的信赖,不断摸索,可能才会起到教练的作用。
这也是我在整理过程中一直用《心灵捕手》作为题图最大的心结,对天才问题的少年,心理医生尚且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可是失败永远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失败”,失败的过程是积累信任的重要过程。
天才少年的扮演者马特.达蒙从青年起就是我的菜,从叛逆到阳光,令人感动又温暖。以至于我穿越的感觉到他在谍影重重中冷酷坚毅的外表下,一定有着那颗温暖的少年心。
8
同样,家庭教育中的教练技术也是常常被打断,例如昨天女儿对我说,“用坚持深入持续计算的方法,我发现解析几何确实是提高了,最近的练习我都做出来了!可是数列方面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烂...",我马上进入O(options)选择的阶段,问:“那对待数列问题,我们有什么方法选择呢?”结果,答“没有,因为解析几何是方法问题,数列是智商问题”。问:“那为了改善这个数列问题,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呢?”答:“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智商是基因问题,这个已经是遗传了你的智商,没有办法的。” 说到这里,这个辅导技术就暂停吧,因为在我想谈方法的时候,她在撒娇,她这个时候不想跟我谈。
我想这就是在家庭里的陪伴吧,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没有关系,要在合适的时机交流才会起到作用。也就是说coachee目前没有讨论这个的动机,coacher就难以下手,冒然激进的谈,也许会直接破坏的谈话基础,甚至伤感情。
这也是我在工作中可以很严格,在家里对孩子永远严格不起来的原因,工作的任务有阶段性要求的,遇到孩子教育问题,我总觉得可以再耐心一点,再等等。
9
教练技术的成熟运用,需要学习、需要投入的练习,还需要有持续的正念的爱。
10
明天就是明年了,再想到今天的主题“你要做什么?”。
20天前,我希望截止今天,我的简书写到1万字。还好,完成了。
明年,我要内心坚定,要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