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季羡林
在《留德十年》中,描写的是季羡林的留学生涯和当时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其中寥寥几句描写的异国生活,在当时就吸引了我。那时的我尚不知课文中拥有温柔、友好的人民的德国是怎样一处所在,也不知道照片中的蓝天下正在发生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假如能够重现情景,或许我能发现美丽的开花的窗台后,报纸上、广播里,传达的是怎样的信息。“英国飞机白天从西向东飞,美国飞机晚上从东向西飞,在柏林‘铺起了地毯’。”有不少美丽的窗台,早已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了。
季老先生出生于1911年,这一年是辛亥年,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辛亥革命。在出生至辛亥革命爆发的短短一段时间,季羡林做过清朝臣民;在留学期间,做过无国籍者。在他一生的时间中,经历过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影响最大的二十世纪。从辛亥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如此丰富复杂的经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的”。
当年从北京到达德国最简便的路线,是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途经满洲国、苏联、波兰才能到达德国。火车经过波兰时,提到一名叫“Wala”的乘客女孩。在这之后,书中并不清晰地表示,季羡林到德国后多年,见到了一名被俘虏的生活凄惨的波兰女工,他猜测她是Wala。我对这个故事感到好奇这,因此找来散文《Wala》一观,可令人遗憾的是,真正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巧合的相逢,他没有见到她,可是“我已经再不怀疑,即使这女孩子不是Wala,但Wala的命运也不会同这女孩子的有什么区别,或者还更坏。”
书中提到的人们中,找不到结局的不止一位Wala。有过一面之缘的、帮助过自己的、印象深刻的,在季羡林讲完他们的故事之后,便告诉我们,一些人早已逝世,一些人断了联系,他们最终都消散在了广阔的天地中,但也永远存在在记得他们的人的心中。当时正处于“与过去的朋友没有频繁联系”的苦恼中的我大开眼界,忽然发现自己的烦恼实如此简单渺小。在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的生命中,出现过无数值得记住的人,可是有些人和事是不会被永远摆出来的,我们会记得它们,但也只能收藏它们。
我始终认为,听老人讲述过去,比起听年轻人的“经验之谈”更为有效也有趣。实际上真正“听”来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我见识有限,我接触过的老人,大多不爱谈自己的年轻往事,也不给年轻人传授什么“经验之谈”。他们看上去同你我或者任何一个普通人没有区别,可是当你意识到,在这个普通人的身上流淌过数十年的光阴,他看过你想象不到的景色,听过你不会相信的言语,有过你不能理解的想法;在他花白的头发、布满沟壑的面孔、年迈的身体中,曾经居住过一个同你一样年轻、甚至比你还要年少的灵魂,你会爱上岁月带给人的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