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认为人的内心是很难衡量的,他非常强调人的外在表现,他也不排斥高官厚禄,明确尊卑贵贱的名分,各司其职,是维持国家和谐稳定的根本。因此荀子专门论述了如何才能长期稳居高官,尊享荣宠,终身远离祸害的行为模式。
他说,一个大臣能力很强,资历很深,深得君王的器重和尊敬,不要因此变得骄傲,对上不要忘了对君王保持恭敬顺从的态度,对下不要唯我独尊,把自己孤立起来,要团结同僚;成为君王的亲信幕僚,掌握很多内幕机密,更要谨言慎行,不要自吹自夸;君王把最重要的职位或最重要的人物交给自己,一方面要恪尽职守,尽心尽职,同时不能擅作主张,独断专行,要详细地向君王汇报履职的情况;君王对自己表现得非常随和亲密,作为大臣不能忘了尊卑之分,要把握好分寸,不可流于邪佞。总之,位高权重而不独断专行,地位尊贵而不自得夸耀,受到信任而不作威作福,如果言行不慎,君主生出戒备之心,仕途就危险了。
财富好处降临到自己身上,如果自己的善行还不相称,一定要竭力推辞,表达自己的诚惶诚恐之心,推脱不了才能接受。君主疏远自己,要始终忠心如一不背叛;君主贬黜自己,要心怀恐惧但不心生怨恨,即使杀生成仁也不可以作奸犯科。福分来了,要心态平和地对待它,祸事降临了,要冷静地处理它。富裕则广施恩惠,贫穷则勤俭节约,无论尊贵还是卑贱,富有还是贫穷,都能有承受的能力。
最根本的一条,是始终与君主同心同德,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为君办事,为君分忧,引荐贤能,广施恩惠,消除怨仇,不恶意害人。自身的能力能够胜任,也要谨慎履职,如履薄冰。自己的能力不堪重任,担心今后失宠,不如早点与人分享权力,把位置让给比自己更贤能的人,安心追随其后。做到这样,那么得宠以后一定可以保有荣耀,失宠了也一定不会带来祸害,这是侍奉君主的法宝。鲍叔牙不居功,不慕虚荣,真心诚意地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甘愿退居其后,国家得遇良相,齐国得以称霸诸侯,鲍叔牙也享有一生富贵。
智慧的人办事,圆满的时候会思虑存在的不足,顺利的时候会考虑艰难,安全的时候会考虑可能的危险,周全地做好多方面防范,仍然战战兢兢唯恐遭受祸患,这样小心谨慎行事,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陷入被动。子曰:“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就是说,灵活又有分寸,必不失操守;勇敢又与人协力,必胜利,智慧又谦虚,必贤能。
愚蠢的人正好相反。居高位、大权在握,便独断专行,嫉贤妒能,压制有功之人,落井下石排挤有过错的人;志态傲慢膨胀,不把旧日的仇怨放在心上;生性吝啬,不肯和下级分享恩宠和利益;为了抬高自己,不断侵夺部下的权力,容易得罪人。像这样的人,职位高了以后一定会有危险,权力大了以后一定会被罢免,擅宠以后一定会遭受羞辱,而且这种事情可能转眼间就会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毁损他的人多,支持他的人少。
年少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尊贵的,不肖者侍奉贤者,这是名分决定的,是普天之下通行的法则。坚守名分,不生二心,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才能仕途通达。一开始就要恭恭敬敬地把这条法牢记在心,一心一意地、一以贯之地、一丝不苟地践行它,即使在困顿窘迫之时也要一如既往坚守它,努力告诫自己一定要遵守它。即使君主不了解自己的才能,也没有怨恨之心;即使功劳再大,也没有夸耀之色;少提要求,多建功业。始终牢记高低贵贱之别,则永远不会感到不顺心,不会心生怨恨,更不会滋生背叛之心。
但是,有些人明明地位不在他人之上,却耻于居人之下。荀子认为,这是奸诈之人的想法。思想上不消除此等邪念,行动上不避免由此带来的奸行,要想仕途通达是不可能的。打个比方,这就像俯卧在地上用舌头去舔头顶,又像解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只会越走越远。所以,君子当屈则屈,当伸则伸。
我觉得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可能更普遍,娇生惯养的多,在家都是公主王子,走向社会也不愿甘居人下,片面追求所谓的人格平等,或者过分清高,把正常的上下级应有的等级差异理解为阿谀奉承,一颗玻璃心很容易碎成一地。还是把那可怜的自尊心收起来吧。
荀子讲的固然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那一套,严格地放到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但他讲的实质依然是有现实意义的,那就是人本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规范自己的言行,得势莫猖狂,困顿拒奸妄,能享福也能吃苦,能荣耀也能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