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路上,从一开始我就是焦虑、不自信的妈妈:
宝宝生下来的那一刻,医生交代,“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一次半个小时”,每次喂奶都要看时间,特别焦虑;
开始喂辅食时,只要她吃的不好,老母亲的心顿时陷入焦虑状态,“你不好好吃,怎么长身体”,甚至强行喂食;
只要去医院体检,就各种担心,害怕医生说这说那,一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
最近我突然意识到,在育儿路上继续这么焦虑下去很可能会变成“控制型”妈妈:
担心孩子营养不良,逼着孩子吃菜吃肉;
害怕孩子成绩落后,将孩子周末的时间排满了兴趣班;
自认为比孩子更懂,逼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甚至工作。
孩子想反抗,却被一句话直接封住嘴巴:“孩子,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你是我孩子,我还会害你吗?”“妈妈怎么不去管别人家的孩子?”
《快乐养育法》中作者留佩瑄指出:控制型父母会让孩子过度自责、焦虑和抑郁。
电视剧《小欢喜》中小陶虹饰演的宋倩就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型”妈妈,宋倩经常对女儿乔英子说:“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自己想做的事,你对得起我吗?” 这句话杀伤力很大,一旦英子考试考的不好,就会过度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为了自己所做出的牺牲。
新加坡大学洪莱恩教授曾花费5年时间跟踪研究了300名孩子及家长,结果显示:家长的控制及干预程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批评程度。
家长过度干预和介入孩子的生活时,会给孩子传递一种讯息:无论怎么努力,你都做不好。
这样孩子就会害怕犯错,一旦犯错,就会过度自责,觉得自己笨得可怜。尽管是特别微小的错误,也会深陷自我批评中,久而久之,宁愿不去尝试,也不要犯错。
在害怕犯错的自责中,孩子不仅在做事的过程中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步子,更会在一些机会面前选择逃避,宁愿不制造问题也不愿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会错失一些学习机会。
留佩瑄在书里提到一个研究:研究院观察孩子玩耍时身旁母亲的干预程度。控制型妈妈频繁干涉、纠正孩子,而支持型妈妈选择安静地在一旁看着,让孩子试着想办法解决问题。接着,研究人员让孩子独自解决任务时发现,控制型妈妈的孩子一碰到困难就放弃,而支持型妈妈的孩子则会在继续尝试解决问题。
在父母高度控制的环境下,孩子失去了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没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又如何来建立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随着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组建新家庭等,人生之路上还有很多的沟沟坎坎,遇到不可以放弃处理的事情时,会让孩子焦虑,更容易有抑郁倾向。
当看到孩子在困难面前,挠头抓耳,不知所措,而做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快乐养育法》中讲到:适度放手,相信孩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一、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陪伴与支持是父母给予最好的礼物。
当两个孩子因为抢夺玩具而吵闹时,很多父母会直接提供解决方案:猜拳决定谁先玩。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们,“既然你们都喜欢这个玩具,但是这个玩具不能同时玩,你们觉得该怎么决定谁来玩啊?”
也许有个孩子会说,“那石头剪刀布来决定吧。”
父母就可以说:“这个办法不错,那妈妈给你们做裁判吧,不过不能先玩的人干等着是不是会着急,那怎么办呢?”。 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
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第二,鼓励孩子多尝试,让孩子知道“失败没什么了不起”。
从小就要给孩子机会尝试失败。失败了再尝试,就可以理解失败是难免的,长大后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
同时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犯错没什么了不起,再试试就好。
不做控制型的父母,给孩子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机会,同时也给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