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
大约是上个月的这个时间,和朋友聊起读书这件事,受了一些挫。受挫其实是很正常的,我有很多这样专门负责打击我的朋友,他们以此为乐,我也以此为幸运。
这些家伙涉足各个领域,说话向来直言不讳,但却言辞犀利,不会因为对方是谁,而改变关于一件事情已有的态度。俗话说,就是向来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性格有利有弊,这里没有必要多提。
起源是我评论了一本博尔赫斯的书,觉得很一般,但似乎有些被捧上了神坛的感觉。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单从我读过的他的书里,就不能算是非常好的。我把话题引到了大众心理,舆论诱导的方向上,就被他打断了。
他的大意是:你想说什么我懂,我也不反对媒体在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上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比重,但是你似乎跑偏了。如果你读博尔赫斯是为了批判大众愚昧,容易被舆论拐跑,事实上,你已经被舆论拐跑了。再好好想想,你读书是为什么?给自己批判大众找一个更坚实的理由么?还是和作者来一张跨世纪的对话?哪一个对你更有吸引力,哪一个又是让你拿起书的原因呢?
我确实被他问住了。话题也就停在了这里。
那段时间,正巧和十一讨论起我正在读的书,她表示我看书很快,值得学习。但深入下去,让我惊讶的是她看书之多,以及所看的书经典之重,我很难望其项背。她聊起读书这件事本身的原因,却非常简单:小时候也没有什么可做的,就有什么读什么了。《战争与和平》,《飘》,《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的,福楼拜的,光是红楼梦就读了好几遍。
这应该是最好的读书状态吧,书本就是书本,故事就是故事,仅仅因为没什么事儿做,拿来消遣,可能会更接近作者一些。她说,这么多书,读来读去,确实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会惧怕大部头。
我最怕的就是大部头。一整套《南渡北归》我读了差不多一年,反反复复的开始,始终望不到头。
这两件事,给我很多触动。包括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什么书?读完了之后呢?我还确实想到了一个答案,也是我每次无可奈何的时候都会搬出来的杀手锏:无非想让自己有趣一点嘛,读书是个好办法。
不过只要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不可能是轻松的,如果觉得一件事非常轻松,要么你不在乎它的结果,要么它只是一个任务。
也差不多是上个月的这个时候,我建了一个读书群,起了个还算美丽的名字“给你一本书的时间”,规矩很多,很难,人数限制也很严格。不过第一期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发现效果还不错,每个人最少都读了有两本书。我也在考虑把它继续做下去。下面这几本书,是我开始这个读书群之后,读完的几本书,放在这里做个记录。
01.《东京一年》
这本书是蒋方舟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日记,这一年的时间她近乎于彻底的放松自己,没有目的,也没有任务,选择在东京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她记录自己的房屋住宿,关心地铁站川流不息的人群,去看展,去参加朋友的活动,还抽空写了一个小小的短篇作为纪念。
记得当年,刚刚12岁的张爱玲就登出了自己的处女作,说“出名要趁早”。后来,9岁就初版自己作品的蒋方舟,也大喊“早熟的苹果好卖”。她们都是被舆论架着向前走的人,也许最后的选择和命运不尽相同,但面对自己的时候,却都还算真诚。
这本书特别适合闲散的时候读,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最近朱天心也出了一本《三十三年梦》,那本书跨度就比较大了,更能看出人世沧桑和世事变迁,在一个人心里究竟抹平了什么,都长出了什么。这两本书可以做一个对比去读,《三十三年梦》我最近也准备去读一读,毕竟,爱唐诺,很难不爱朱天心。
很多人都在网上说,一堆日记流水账也能出书,真是无利不起早。我倒是喜欢小河的一句评价,他不是评价书,也不是评价蒋方舟,而是评价他自己,评价我们:承认别人的好,其实蛮重要的。在年轻作者里,确实写得蛮好的,值得学习。
02.《月亮和六便士》
我读毛姆的小说很少,这也是为数不多读过的一本。这次拿起来重读是因为自己准备重新读一读毛姆这个人。他向来以文风犀利为名,眼光独到、语言刻薄、观点尖锐。
这本书和他的《刀锋》也是久居神坛不下,重读的第一本,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最耳熟能详的作品。
其实《月亮和六便士》,我的评价一直不高,他中规中矩,而毛姆又多少有些啰嗦,这本书如果能减少三万字的比重,我倒是觉得更可读而不失原味一些。不过读毛姆,就要习惯毛姆。
书了有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金句,比如“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儿”。比如“在爱情的事情上如果你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又比如“为了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这本书在我读来,它还是在追求更本真的一些东西,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终究要追求点什么,而他追求的是什么,也就决定了他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毛姆所批判的,大概也有两种人,其一,是根本就没有寻找到自己真正要追求的事物;其二,在追求的道路上太容易转向。
这样的后果,一面是不停地抱怨自己,一面是不停地抱怨生活。还不忘对那些依旧坚持的人嗤之以鼻,表示唾弃。失败的人,总是希望把别人拉下马,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因为他已经失败了,别无他法。
03.《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这本书是我今年标记的第一本五星书,因为我本身就非常喜欢阅读非虚构作品的书(我也喜欢用看电影的方式抵消阅读虚构作品过少的问题)。而盖伊也被称为新新闻主义之父,这本书的内容集结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作品,读起来不仅是流畅,而是充满了类似于纪录片一样的画面感。
我在豆瓣写的短评如下:新新闻写作应该是我目之所及的最出色的非虚构写作手法,国内的一些媒体人但凡能学到个皮毛的,都已经大火特火了。只不过,老爷子的手法学得来,技巧学得来,那双锐利眼睛和细致的心,没人学得了。每个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人,都有一身故事。
而我也在公众号写了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被遗忘与被仰望的》,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下。
04.《寻欢作乐》
相比《月亮和六便士》,我更喜欢毛姆的这一本《寻欢作乐》,毛姆也坦言,这本书虽然在销量上和评价上不如他的其他作品,但这却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无疑,在这一点上,我们暂时达成了一致。
这本书中关于群像的描写是我认为最好的,无论是德里菲尔德,还是罗伊,或者毛姆自己所扮演的阿申登,和他唯一喜欢过的罗西。无论这些人映射的是谁,在这本书里,他们已经脱离了毛姆的控制,他们的命运全由自己决定,毛姆只是单纯的负责书写出来。
每一个角色的追求,追求背后的隐含,只有书中的角色自己知道,自己把握。那些八卦,那些批判,那些社会背景下人们无所事事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一切事物都关心”,在毛姆看来,才是最无聊的,他要写的,就是这些无聊背后,关于人本性的那一部分。
人真的了解自己么?一旦进入一个角色,都会变成扮演,不论是来自主动还是被动,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是爱情不一样,爱情是天真无邪的,是纯粹的,是无罪的。
05.《芳华》
因为对冯小刚即将上映的新电影《芳华》比较感兴趣,索性找来原著读一读,我对严歌苓的态度和余华有些相似。他们都属于伤痕文学的代表,都接受过正统的文学教育,也都受到很多当时苏联文学的影响。
在我的阅读感受中,他们都是四星封顶的作家。过于科班,过于套路,文字虽然属于伤痕文学,但还时不时地会抖机灵,见缝插针地表现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一点。相比之下,莫言,哈金,包括香港的西西,不能不说是远远高出一头。
但是严歌苓的小说,可读性也确实很强。她用扎实的功底可以带着人往前跑,还不会让人偏离航道,这是弊,也同样是利。
《芳华》本身就有些剧本气,不知道是为冯小刚准备好的,还是这种文风已经变成她的习惯了。
书里要探讨的问题,非常简洁,却也非常深刻。
时代造就出的集体潜意识里的人性本恶和善于背叛,让人们被包裹在美好里的时候不再敢相信美好,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本该如此黑暗,如此平庸,如此肮脏,谁都不是谁的神,谁都别想拉谁上马。在那个时代里,全人类都在等着看全人类的笑话。
书里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我们那群可怜虫,十几二十岁,都缺乏做人的看家本领,只有在融为集体、相互借胆迫害一个人的时候,才觉得个人强大一点。”
读到后面,何小曼承认,“人一辈子总得做一回掌上明珠吧,那感觉真好。”
这不禁让我思考,人,在什么时候才能诚实的面对一次自己?哪怕,只有那么一次。
以上,余不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