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红白喜事特别多,自然份子钱就少不了。我家平常算是圈子比较小的,这月都有一千多,那圈子大的人更不用说。
同事张大姐这个月凑份子就送了一万多,比两人工资还要高。主要是她们的圈子比较大,送礼比较多,只要别人打电话邀请,她们都会去,没远没近的走,自然份子钱就多。
近些年,有些人把过事当成了一种挣钱的手段,遇事就要庆贺,不分远近,不论生疏,搞得大家很反感。
还是拿同事张姐来说,前几天老家过白事,亲戚朋友都在,一亲戚就说过几天农家乐要开业,张姐听到了装做没听到,继续和别人聊天,那亲戚也没好说什么。回头张姐才说,太没自知之明了,他们家老人,儿子,女儿结婚,甚至添孙子我们共送了5次礼了,我家女儿结婚,添孙子也没见他过来随礼,光想收别人的,该送的时候就装不知道,脸皮也够厚的。
觉得在随份子这件事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
一是远近亲疏要分清。亲戚是由近到远。有些不太来往的亲戚,没必要去送礼,断就彻底断掉。走的比较近的亲戚可以礼尚往来,朋友同样适用这种方法。
二是事分大小。红白喜事那是大事,这个别人相邀,一定要去。其他的小事,什么孩子满月,过周岁,孩子考大学之类的,视情况而定。
三是不要去迎合别人。人们常说,人不求人一般高,不用去巴结别人。老公领导感冒了住个院,全单位人都去看望,另一同事前段时间下雪摔断了腿,去看望的人寥寥无几,老公说都太现实了,与我商量要不要去看,我当然支持去看,都应该按同事相待。
我所见到的过事除了红白喜事,还有过生日,买车,买房,孩子满月,孩子周岁,考大学的,当兵的,还有二婚三婚的,当然没听说的肯定还有很多,除了自己高兴,更多的目的就是收份子钱。
在农村这种风俗犹盛,很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有些人怕送礼直接搬进了城里,目的就是躲避农村的这种陋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农村一个四口之家,按他家过事的顺序:女儿考大学,儿子当兵,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大孙子出生,二孙子出生,大外孙出生,二外孙出生,儿子买车,女儿买车。儿子开店,女儿开公司。女儿过三十三生日,儿子过三十六岁生日。两位老人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哪天过世葬礼还要去,另女儿换房,儿子换房等近二十件事,平均每件事随两百,一家就要送出四千左右,如果一年遇到三十件事,一年至少送掉六千,这都是保守数字。
再来算算一个正常劳动力一年赚多少钱。我一表哥在工地给别人打工,一年按300个工计,一天100元,一年也就收入三万元,这就是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如果靠种地还没有这么多。如果一年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来随份子的话,这种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收份子的人自然高兴,把平常送出去的一次性收回来,减轻了过事的压力,还余下一大笔钱。我听说的收的最多的是某省级部门领导的儿子结婚,收份子钱收了三百多万,全省近四百个县,可能都去全了。
当然还有过事亏空的。有些人做人不太地道,大家对他有看法,就会在他过事的时候做文章。家族中有一爷爷,活着的时候三个儿子都不想养,弟兄几个互相推诿,结果老人饿死在了家里。村里人给凑份子,全部给买成了炮和纸,兄弟几个一分都没落到,反而各出了一万的酒席钱。
其实从过事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人的人品。有的人低调,一辈子都不会给你提他什么时候有事。前几天哥哥一朋友父亲过世,人家关了手机,把父亲葬完才开手机。哥哥佩服人家的低调,说如果人家过事那肯定会去几千人,走了五个地方当领导,口碑相当好,可人家还这么低调。他们注定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