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在小时候一度以为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受欢迎的职业。
我也曾一度以为,天底下的老师都会如同我在小学时那位年仅三十出头的女班主任一样,穿着得体,和蔼可亲。
但实际上许多老师十分迂腐,所带来的教育也十分糟糕。
曾经老师是被喻为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
可事实真是如此?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是另一个人就能拯救的?
就像电影《超脱》一样
这部片子触及灵魂,也能触及到人间极苦
男主角巴赫特来到一所学校当代课老师
这里有无数的问题学生
学生们在课堂上大喊大叫,满嘴脏话
这似乎是传统印象中的坏学生
但我们似乎还忘了另一种群体的存在:
他们沉默寡言,不被老师重视,也没有什么朋友,成绩不好,但也不在课堂上捣乱,只会一昧的趴在桌子上睡觉
他们的世界是灰色的
我承认,在中国无数个十八线的小城市里的学校中,学生们似乎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老师们刻意的嘲笑,轻视,看不起,狠一点的是体罚,去操场上跑十圈,做蹲起和蛙跳。
所以没人去感激老师,不会有人诚心诚意的去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在受到侮辱后,我们会极度憎恨,恨不得在他们的背后贴上“去死”的纸条。
但是换个角度,老师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他们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发福,挺着将军肚,头发也许稀疏,穿着不合适的廉价西装,背这个手来给我们讲话。
拿着尚还可以的薪水,也要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感冒后也要用浓厚的鼻音来讲课,下班后,脚蹬着一辆咯吱响的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很有居家男人的气息。
有时候我们把老师当成了魔鬼,殊不知,他们的皮囊下也是正儿八经的人。
与其憎恨,不如蛮丧的想想,我们与他们,都是可怜虫。
教育下的可怜虫。
而那些上课捣乱的学生,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吗?
或许有的人真的是带着人性本恶来到这个世上,但我想大部分,都是因为成绩不好在不被老师注意后,用一种很幼稚的手段来重新引起老师的注意,那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糟糕。
去打架,爆粗口,和父母歇斯底里的争吵,甚至在课堂上公然挑衅老师。
这样做自认为把生命给透支,但其实毫无意义。
被逼到无可奈何的老师会不会也会爆发说上一句“我他妈受够了”?
爱而不得,不被认可,被忽略,不喜欢现在的日子,怀念以前。
这都能成为自我放弃的借口
因为放弃太容易,真的就像老师多丽丝说的一样:“不在乎谁不会啊?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学会在乎?”
那么在乎之后呢?这糟糕的日子又能变成什么样?
亨利在一个镜头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试图成为父母之前,人们应该先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了那个标准
在看了微博那个因为父母的疏忽而导致孩子意外死亡的视频后,咪蒙的公众号也发表了一篇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的文章。
大家可能都知道,咪蒙公众号里戾气太重,但是就是在那一篇文章里,几百条留言都是在讲述小时候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
字眼行间里仍然能感受到委屈,还有无法释怀的哽咽。
就算长大成人,提起以前的某些事情,还是如鲠在喉。
因为,过去总不会过去。
父母低估了我们的记忆力,也高估了我们对于他们留下创伤的释怀度。
你叫我不要活在仇恨之中,但你貌似忘了,是谁给我带来的仇恨。
影片中有好几处镜头都来回切换的很快,都是有老照片质感的童年的自己,一脸疲惫的母亲,还有躺在床上的外公。
我好像在怀疑着什么
直到女学生梅丽迪斯哭着向亨利倾诉而被一个女老师撞见而误会亨利,不断在向他询问时,亨利突然开始发火,他大声的说:“你以为我在干什么?!你以为我是变态吗?我不是什么变态的老男人”的时候
我好像必须要承认,亨利的外公在亨利小的时候性侵过和亨利的母亲。
而梅丽迪斯,因为体重的问题,一直受班里同学的语言暴力,对于她拍的照片和作的画,父亲则是不屑一顾的态度
父母给我们留下的痛楚,就是人间极苦
而她的结局是吃下了毒的小蛋糕死去
我想,她想要的,从头到尾或许只是一个拥抱罢了。
生活究竟有多糟糕?
我们究竟要还被伤害多久?
我脆弱,被剥落,有个我被吞没
对于看不到的明天,对于孤独,对于不愿面对的现实,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解决
我不知道
但就算“一切都会好起来”骗不了我
这句话能够从你嘴里说出,我也一样会相信
你再给我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