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们,
打好最后一碗酱油,
别给自己留遗憾
……
我们还会再见的哈,套路们
刚刚,那个很久没有动静的模联小分队的群消息突然弹了出来,一个女生说“
终于勇敢的放下了”。也许,只有我们小分队的队友才会明白她口中“放下”的含义。
“放下”曾对我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啊,总觉自己不能也无法“放下”。可早在上个学期,我还是把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无法变成了没办法。所谓责任、担当和热爱我都已放下,但放不下的还是有情感和回忆。
△
我的模联生涯始于高中,那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我就在学校建立起了模拟联合国协会,后来误打误撞成功的举办了一场很适合拍照的模拟联合国会议。那时,模联在我心中就是装逼和膜拜的圣地,但那时,我也开始相信模联是会带给人情感和美好回忆的地方。
因为模联,我认识了情窦初开后第一个真正让我心动的女子;因为模联,我认识了人生中难得的朋友;因为模联,我争取到了在高考后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虽然那个真正让我心动的女子已经成为过去时;虽然那个难得的朋友已经远赴澳洲留学;虽然我的自主招生并没有那么成功,但情感和回忆依然在继续,因为到了大学,我再一次踏入模联的大门。
○
在进入大学前,就有哥哥姐姐告诉我“到了大学,人都会变得复杂,为了所谓利益”。也许是这一剂预防针打得过早,于是在大学的模联协会建立之初自己便开始为所谓的权力之争而感到焦虑,协会内的人也会因这些看似有理有据的担忧而闹得的很僵。在建立之初就埋下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因为,遇到的人完全不对。
到了大学才知道,学校的圈子真的太小,太束缚人的发展。大学模联所建立的情感和回忆是从大一上学期第一次校际会开始的,那时第一次遇到搭档,一个毕业于衡中就读于湖大的女生。记得在会议一周前,为了更好的理解MPC的定义和做好新闻报道的撰写,我们特地在湖大相见,对议题和采访思路进行了还算深度的讨论。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在模联中合作带给我的乐趣和意义。后来,愉快的合作和相似的三观,造就了大学模联生涯中第一段还算重要的模联友谊和模联回忆。
关于我之前的提及的那个模联小分队,要从我第一次地区会议讲起。
有了第一次会议的MPC经历和对与搭档合作产生意义的深刻体会,第二次仍然选择了MPC。这次我的搭档更多了,本来只有同报社的两个女生,但为了抢新闻,我的搭档好像多了两倍……当时听到很多报社抱怨“我们都没有记者了,记者都被《纽约时报》(我所代表的报社)抢走了”,听到的抱怨越多,内心就越有成就感。看着那些愿意给我们投稿的记者在我发疯似的催稿下依然没有怪我还在帮忙写稿,真的很感动。对了,那次会议我创造了历史,让新华社的文章成功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其实那次会议玩的不错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最后留下的,成为如今小分队队友却只有六个。模联其实是一个能将大多数志同道者聚集到一起的地方,但真正能成为很有意义的朋友的一定会是能相互欣赏、相互倾诉且三观很相似的人。
我们的这个小分队,后来为了彼此做过很疯狂的事情。为了一顿聚餐,我们不惜深夜穿过正在施工的工地;为了一次狂欢,我能在和大家一起晚晚场的时候编辑报纸;为了能睡一个两个小时,六七个人能挤在一个双人间……我想,这些经历是我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这些人,算是和我一同经历过人生的人,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遇见。
□
后来,小分队的队友们慢慢踏上了各自规划的模联路线,有的励志办好学校社团、有的执着于申请主席四处参会、有的选择退圈并成为专业吃瓜群众……而我,去了北京,做了一次会务和宣传;申请了中模,来了一次并不开心的旅行;甩了一次锅,只因无法忍受被和我搭档的人。
小分队队友相见的次数和机会越来越少,各自的人生轨迹都越来越清晰,大家的交集也越来越少,唯一能维系的可能只有那个叫做“当我遇上套路王”的讨论组。
今天,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被模联弄得心力交瘁,失望、无感和随意成为我们放下的理由。我想,如果我们大家能一起走更长的一段距离,可能让我们放下的和放不下的都会更多。
“朋友,打好最后一碗酱油啊”这句话送给小分队中还不得不最后一次为模联而打酱油的队友。当我们真正都离开了模联之后,就在几个月之后,我们就算真正分别了。
我把这次分别定义为小别离,因为几年之后,我们定会有一个大团聚!
感谢模联带给我的一切,希望很多年后,遇到那些在模联场上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时,我们还能如当年一样向对方投去如外交官般交往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