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6年饿了么搜索推荐部门独立,2016年末饿了么首页改版,搜索优先级提高,占据首页流量分发第一位。2017年饿了么新零售业务占据首页主要流量入口。
饿了么搜索和首页类目导航分发的流量比例约为1:1,而天猫这一比例却为3:7(2015年PC端数据)。
首页的定位
构成:
1、固定:产品定位和框架
2、可变:个性定制
目的:
1、让所有人无差别地知道你是谁
有人说我不喜欢中庸,首页为何不能全部个性化、场景化定制?刚接手首页改版项目时也这么问过好几遍。
大型节日很多app都会替换分类的icon图标,饿了么的结论是,替换新图标的那些天点击率下降。
又要说一个老结论,用户心智资源有限,决定产品要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抢占用户心智资源,做到某个细分里的老大,一旦优势形成产品定位就不能变,app的色调、主营业务的入口这些影响到“你是谁”的产品形态,自然不能轻易改变。
所以网站、app首页的主营业务入口轻易不会改变,个性化推荐一般都穿插在商品/内容列表中、入口图片、或进入某个业务后的内容呈现上。
2、高效分发流量:战略业务、高净值业务
天猫国际、新零售现在都不属于阿里、饿了么的高净值业务,但战略方向定下,一层一层执行,落到产品形态上,必然占据首页的主要流量入口。
谁决定产品形态?
1、行业和需求
2、产品发展阶段
1、行业
不同行业需求不同,用户的活跃度、单次消耗市场、客单价均不同
零售业:低频,单次访问时间长达几个小时,人均每月购买1次,有明确需求的人少,逛的需求较多
餐饮业:高频,单次访问时间几分钟到半小时,人均每周购买1-2次,有明确需求的人占大多数,逛的需求较少
2、产品发展阶段
产品不同发展阶段,战略方向、主要客群、技术储备不同
战略
初创阶段纵深发展某个领域,人力财力足够后害怕被降维打击,都在拼命横向扩张,抢占某个风口,去布局未来。
客群
第一张图已分析
技术储备
新零售业务作为战略业务之后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1、新零售有多级类目,餐饮只有两类
2、新零售有标品,重量、尺寸等商品属性增加
3、新零售品牌、产品的搜索逻辑和餐饮不同
个性化定制入口放在首页重要位置带来的技术问题:
1、O2O业务和电商看起来都是卖货,技术难度不在一个量级,区别在于响应时间、服务半径。用户打开首页必须看到的是能正常营业、且在服务半径内的商户。固定入口时,只需固定时间周期里跑一遍数据,符合某个入口筛选规则的全部商户为集合A,每个网格的经纬度周围可配送的商户为集合B,A和B的交集既为你在某一地点进入该入口后,能看到的所有商户。假如A和B交集少于一定数量,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就会自动隐藏该入口。
2、个性化定制入口的逻辑:在1的计算完毕后,某个位置会有一长串入口等待被选中。用户打开APP的一瞬间,要对备选入口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匹配分数最高的入口才会显示出来。
3、个性化定制入口的最佳时机?
只看供需比例,分界线很粗糙。
2017年饿了么商户500万菜品至少5000万,日活1000万,搜索研发团队独立,用户画像、菜品数据挖掘开始启动;
2006年淘宝的SKU突破千万,日活900万,原有类目撑不下去了开始重构类目系统。2008年成立搜索中心,2017年的淘宝从首页入口图片、标题到二级页面内容全面实现个性化。
备注:
产品形态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
与感觉、构成、结构、材质、色彩、空间、功能等密切相联系的“形”是产品的物质形体,对于产品造型指产品的外形;“态”则指产品可感觉的外观情状和神态,也可理解为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产品形态是信息的载体,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利用产品的特有形态向外界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和理念。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是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某种信息内容来判断和衡量与其内心所希望的是否一致,并最终做出购买的决定。
--《产品形态设计》
数据来源:
饿了么从业经历;行业数据报告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19a4790101675r.html
2019年10月17日更新
《711零售心理战》——集团的宗旨永远只有两条:应对变化、贯彻基本。
突然获得一种久违的快感,血脉喷张。万法归一,道理相通。
3月份的时候,职业选择陷入迷茫期,饿了么产品副总裁对我说,世界是模糊的。当时只以为他要劝我,不要像以前那样非黑即白,其实连基本与变化的界限都是模糊的。
大到公司战略和愿景:
贝索斯:找到那个不变的,用户只想要越来越快速的收到货。
马云: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阿里的愿景至今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你们都对。
然而每一次尝试、业务拓展,都是踩着刀刃跳舞,方能找到动态平衡的角度和力度。
小到一个营销方法论:价值锚点+爆品策略。
小到一个产品决策:比如这篇文章记录的案例。
贯彻基本,应对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