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雪溪
跟很多朋友一样,我刚开始尝试新媒体写作时,眼前一片迷茫。
一堆问题纠结如麻,中稿像撞大运,充满了偶然和随机。
那时,我只要能和其他写手建立上关系,就不停问人家关于写作的问题,沟通的渴望非常强烈。但大多数写手朋友时间宝贵,三言两语也无法探讨清楚。过多打扰,也有失礼貌。
我联系过中学语文老师,很希望得到指点。但是很遗憾,时间问题,加上新媒体文跟传统文章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也爱莫能助。
我曾报过两次写作班,但是写作课老师集中答疑的时间有限,作为新手,你不可能抱着一堆问题缠着老师问来问去。
写作路上,就这样磕磕绊绊,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常常被拒稿,偶尔是惊喜,想象中的爆发,永远可望不可即。
直到2018年11月份,迎来我的第一篇10万+,我仍浑浑噩噩。唯一确定的是,我肯定做对了什么,搞清这一点很重要。
于是,从2018年12月开始,我不再盲目写稿,盲目投稿,盲目受挫,而是停下来,保持输入的同时,每天都复盘一下:写作半年来我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有7位“写作导师”一直如影随形,我却不自知,只是偶尔无意识地求教,真是一种资源浪费。
NO.1 写作课老师
写作小白初识新媒体,报班是一条快捷通道。
通过讲课、点评文章,老师会将新媒体的基本套路都传授给你。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不写文章,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只寄希望于不停报班,就只能停留在“观光式学习”的层面上,止步不前。
反之,如果你坚持写,不断精进,老师很乐意为你提供持续的支持。
1、报班期间,永远不要担心你的问题太低级,无论你有多“白”,老师都不会嫌弃你。
入门阶段,任何问题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抓住新手特权,不耻求教,老师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即使老师很忙,你也可以在群里大胆提问,毕竟还有不少同段位的同学嘛,总有一些热心人,喜欢帮助别人。
2、课程结束,也别忘了老师始终是你的后援。
我报过两次写作班,第一次是放羊式的,人很多,但如果老师看到你的努力,也会私下给你指点。课程结束后,老师会有很多不错的资源推送给大家,甚至会找你一起赶稿。
第二次报写作班,即使课程结束,我也曾多次“骚扰”过老师。
最近一次是年底,有个编辑让我改了3次稿,改到腊月二十七仍不满意。那种虐心,第一次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别说改到最后已经无感,就连编辑啥意思我也搞不清了。只恨自己没法跳出来,站在编辑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文章。
万般无奈,想到写作班的老师,她既是老师,也是编辑啊。
可是,写作课结束4个月了,再打扰她确实不太合适,而且我发出请教信息后,才猛然发现时间是22:23分,慌忙补充了一句“打扰了”。
但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修改意见,四两拨千斤,一下点破了编辑的意思。
不仅如此,老师还说,这篇文章如果对方不过,她就收了。好像在说:家里的大门始终向你敞开。
这种亲切有力的支撑,让我非常感动,也很欣慰。
富兰克林曾经向别人传授自己每次都能成功募捐的经验:
先去找那些有把握说服的人,再去找那些你没十足把握的人,最后千万别漏掉那些你认为完全没有希望说服的人,因为你的猜想很可能出了错。
同理,在写作上也不要放弃那些你认为不可能的支持,尤其是能直接点拨你的写作老师。
NO.2 写作群
我获益最大的一个写作群,是一个大平台的初级训练营。
能潜入这个写作阵营,与优秀写手联机,非常幸运。这个群的写手参差不齐,有大咖,也有不少像我一样长期潜水,默默偷师的小白。
看他们探讨过稿经验,看他们交流好用的写作神器,看他们谈话中透露的素材来源。自己只要尝试一两种,坚持下来,就收获很大。
用幕布列提纲,拆解爆文,都是通过这个群学会的。
古典老师曾经提到过“721原则”:
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要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
如果在群里,你能发言,引发一场有价值的讨论,就成功完成学习的20%。如果你插不上嘴,偷偷看高手在说些什么,至少也能完成讨论的10%。
NO.3 爆文、平台样文
对一个写手来说,上稿才是硬道理,当然平台差别也很大。
如果想上哪个平台,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平台近期发表的原创文章,尤其是头条。
平台的调性,文章的结构、特点,都要靠认真学习目标平台的样文,这一点是新手、高手都绕不过去的。
有个编辑曾在群里说:就是高晓松给我投稿,我也未必会收,因为调性不符啊。
如果你没时间去挨个研究平台调性,还有个偷懒的办法,就是研究爆文。
爆文被疯转,肯定是它的适应性非常强,适应面非常广。那它就是你需要认真研究的对象,也是你的导师。
比如,我发现大部分爆文结构中,“金字塔类型”的结构最受欢迎,读者读起来不累,作者也不容易写跑偏,更不影响挖掘深度。
再如,健康向上的文章容易被人接受,抱怨、讽刺类的文章虽然读起来很解气,但并不符合社会的主旋律,必然影响传播率。
另外,在一点一点拆解爆文的过程中:
看别人如何起承转合、无缝对接?
看别人怎样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故事讲出味道?
看别人突破套路的地方在哪里?
看别人是怎样从旧素材里提炼出新意?
这些都一一分析,并记录下来,写文章时肯定对自己会有帮助。
达·芬奇画人体如此逼真传神,不仅因为善于观察,还因为他解剖过尸体,对人体有真实的触感。
拆文就像解剖,把文章剖开,再缝合,整体和局部都研究透彻了,自然会培养出新媒体需要的“笔触”。
NO.4 写作干货
提起写作,每个热爱文字的人都能讲出很多经验,无论是新手,还是大咖。
有不少写手,在写作的同时,会同步复盘,系统整理一些写作干货发表在公号上,虽然是免费的,却是新手取之不竭的宝藏。
有人会说,还是大咖的经验更有价值,其实不尽然。任何写手的经验都很有价值,关键取决于你自己处于哪个段位。
1、低段位干货
对于入门级写手,那些刚刚从你眼前路过的人,他们的经验反而对你更有价值。至于大咖的经验,恐怕省略了太多小白阶段的细节,只会让你更焦虑。
比自己高一个段位,甚至和自己相同段位的写手,虽然也处于摸索阶段,但那些能与你达成共识的经验,是你务必要重视的。
前辈探路的同时,愿意免费为我们照明,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
何况,能在写作初级阶段,就做到坚持复盘的写手,也是写作的潜力股。从这个层面上讲,所谓高低段位的区分也是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带上自己的思考,跟着他们一步一步走下去,大咖就是这么养成的。
当然,别人的人生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带上自己的思考”更重要,如果我们也能对自己的写作技能不断复盘、迭代,前方必然会有惊喜。
2、大咖干货
在一些大号中常出现一些出镜率很高的作者,如果他们有免费公开课,一定要听,因为试听课的营养就足够我们吸收。
大咖会使出浑身解数做好试听课,当做吸引学员的诱饵,必然浓缩了课程精华。如果你能仔细听,总会找到让你为之一振的东西,说不定能马上派上用场。
我曾为文章跑偏头疼的阶段,有个大咖在免费课中说:文章顶层设计很重要,我马上决定:以后写文章先列提纲,设计好整体框架。
有个阶段,我曾好高骛远,一味想上大平台,但屡战屡败,任废稿无数,生无可恋。有大咖说:“不要只盯着大平台,不过的稿逐级向下投。”于是,我把退稿另投,产生了自己的10万+。
后来,那个曾经拒过这篇稿的平台编辑,也主动加了我微信。
大咖也是从小白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比起写作技巧,更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如果我们能和不同段位的写手联机,有参照,就有灯光,写作路上将不再孤独。
《跃迁》一书中,古典老师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换,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无论小白,还是大咖,无论写作方法,还是写作精神,别人的经验都能打破闭塞的自我,为我们提供新鲜的氧气。
NO.5 编辑
编辑大大是金主,也是导师,但要成功勾搭上编辑,先要练好功夫。
小白期间,编辑资源缺乏,你一厢情愿加编辑微信,一般编辑都不会有回应,这是正常的。但是,当你在这个平台过一次稿,情况就会有所不同。编辑会主动加你,或提供微信号,彼此互为资源。
即使新手期,对新媒体还拿捏不准,写作水平不稳定,但如果你不断反思,越挫越勇,编辑也会心软的,实在受不了你穷追猛打,也会给出一些退稿意见,这些意见比起偶尔中一次稿,价值百倍。
这样的意见,我会截图收藏,会手抄下来,跟自己的文章对号入座,反复琢磨。不管有没有理解透彻,都能为将来的写作提供指导。
我发现,在一些共性问题上,编辑的意见几乎是一致的,无论平台大小。
比如,文章结构不行,观点跑偏,基调不健康,没有层次,逻辑混乱,深度不够等,这些基本问题不解决,投哪家都不过。
同样,好文章会获得不止一个编辑的肯定。
那种反馈及时、针对你的文章写明退稿原因的编辑,就是我们的贵人。
即使遇到不太友好的编辑,也要保持自己的思辨能力。
有位写手朋友,曾在群里愤愤不平地控诉一个编辑,原因是这位编辑的退稿意见中,说这个写手水平很差,让他练好功夫再来。
这位写手觉得受到了羞辱,为了翻身,他找人弄到了当地的作协证,然后狠狠甩给这个编辑,告诉他:你不认可我,并不代表其他人不认可我。
群里不少人为他的快意恩仇叫好,可是: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吗?怎么跟编辑杠上了?
无论编辑言辞多不友善,至少他对你的文章做出了反馈,以对方的意见为镜,照一下自己,然后做出改进,才是正解。真正的逆袭,是用实力让自己节节攀升。
美国悬疑作家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事实证明,编辑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他十几岁开始写作,一收到退稿条就挂在钉子上,最后钉子的重量承受不了,再钉另一根钉子。
一开始,编辑的意见经常是“手稿勿装订,用曲别针”此类冷冰冰的低级建议,但16岁开始,他收到了编辑手写的退稿信。令他倍受鼓舞的,是有位编辑说:“故事确实不错,但不适合我们。你有天分,继续来稿。”
正是编辑退稿指点和鼓励,支撑他一步一步写出了更好的作品。
想拜编辑为师,先要敲碎自己的玻璃心,拿出你的诚意,用心聆听对方的声音,为自己所用。
NO.6 名人传记和随笔
2018年读了不少人物随笔和传记类书籍,写作上也获益匪浅。
如:《达·芬奇笔记》,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儿》,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胡适的《四十自述》,《富兰克林自传》,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自传和随笔中,渗透了名人对人生厚重的思考的感悟,凝结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几乎都适用于写作。
查理·芒格说:成年人的学习,主要是学习思维模型,而不是具体知识。
比如,钱钟书将自己的读书笔记称为“碎金”,其他名人,如曾国藩、胡适等人也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那么我们输入时,是不是也尝试做一下读书笔记?
比如,村上春树先用笨拙的英文写文章,再翻译成日文,获得了自己独特的写作语言。我们也不妨思考一下,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字辨识度?
比如,富兰克林为了模仿自己喜欢的文章,在不看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词汇仿写一遍,然后对照原文找出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对照爆文,刻意练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这些伟人在哪个领域的方法论,都是可以通用的智慧结晶,都可以拿来指引写作。
同时,读自传类书籍,不仅能学习伟人的格局和思想,还能获得第一手的写作素材。
NO.7 成长中的自己
许多写手朋友都普遍认同的一条经验是:关键还要靠自己的“悟性”。
别人的经验再多、再宝贵,可能对你来说都不适合。同样经验指导下:
别人一周写3篇,自己可能只能写1篇。
别人百发百中,自己却十天半月都中不了1篇。
别人写作3个月就爆发了,自己写1年都未必能上道。
这种肤浅的对比,除了产生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重要的是与自我保持链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感。
绘画中,有一种速写方法叫“盲画”,是指写生时不进行自我评价,只在头脑中出现一些“诱导词”,比如很蓬松,很锋利,很萌,根据这些形容词,营造出一种感觉,指引自己形成笔触。
写作也一样,你的任务就是不断诱导自己,请出内在的导师。
写作的过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自我提问,激励自己不断深入探索,就是求教内在导师的过程。
学习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最厉害的导师,住在你的心里。
要请出内在的导师,方法有很多种,随时对写作进行复盘就是最好的一种。当然,做读书笔记,写随笔,与别人交流,只要经过自己思考过滤,并系统化的东西,都非常不错。
保持终身学习,带上思想输出,就会收获一位终身免费的导师。更神奇的是,他还能带你认识更多导师。
一旦和内在导师链接上,你早晚会明白自己要去向何方,接下来,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End-
作者: 冰雪溪,多家平台原创作者,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众号@冰雪溪,欢迎朋友们交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