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里,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阿米尔疑心自己母亲的死,让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心生嫌隙,以至于父亲和自己的感情淡漠。在阿米尔的内心里,他很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热络一些,以至于他对自己的父亲对仆人哈桑好很介怀,他希望父亲能够多陪自己一点,也很羡慕哈桑的父亲对哈桑关怀备至。
在一场风筝大赛上,哈桑为了帮阿米尔拿到最后坠落的风筝,以便阿米尔能够夺魁,被三个小男孩给强暴了。
在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阿米尔就躲在事故发生的墙角,他不敢出去为哈桑出头,也没有喊人来帮忙,而是估摸着那三个男孩完事了,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去找哈桑。
将风筝交给阿米尔之后,哈桑转身离开了阿米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希望哈桑能够打自己一顿,甚至骂自己一顿,也是好的。然而,并没有。
以后只要有哈桑的地方,阿米尔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为了让自己无视哈桑的伤害,他逼走了哈桑。
看到这儿后,我没有看下去,我为他们的友谊感到唏嘘,也不禁感慨:
1.有了阶级之分,也就没有了纯粹的友谊吗?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变得更为纯粹一点?也许只是轻轻浅浅的问候,也许是志同道合的鸣唱……只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爱慕,无关风月和其他。
2.如果有了错误,应该怎么样去正视错误,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3.当做错了一件事情,有可能去弥补吗?怎么样去弥补这个错误,才能够不那么悲伤?才能够让当事人在之后的岁月里对伤害能够云淡风轻,继而笑对生活?
我想,这也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作者在前面给我们读者提出来的问题。
故事皆来源于生活,但故事的艺术性又决定了它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读小说或者故事的时候,无一不是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又或者说在在寻找生活的影子。
我们都知道生活的色彩是五彩斑斓,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故事总会在我们身边打着转,绕着圈圈。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简单的,没有谁的人生际遇会一帆风顺。我们都会在一个个难熬的时光里成长,没有谁能够错过这样的成长。就算嫁入豪门,也有可能会有变数,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投资。
也许《追风筝的人》的作者也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自由,毋宁死。
我们一生都在追寻自由,然而没有什么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