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的通常印象里,编辑和作者,就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而且作家比编辑重要得多。但是,珀金斯的故事,直接颠覆了这个认知——假如没有他,很可能就没有这三位文学大师。
珀金斯拯救了海明威。海明威的作品,不仅脏话多,还有强烈的男权倾向。没有编辑敢碰他的作品,但珀金斯不怕。在内容上,苦口婆心地劝导,甚至自己上手修改;内容之外,苦心维护海明威的公众形象。没有珀金斯,就没有我们看到的海明威。
如果没有珀金斯,菲茨杰拉德也不会成为文学巨匠。菲茨杰拉德有个致命的缺点——爱花钱。珀金斯想尽办法,帮他渡过财务危机。为了能让菲茨杰拉德坚持把长篇小说写完,珀金斯不光是他的编辑,还是他的财务管家、心理咨询师、精神按摩师、婚姻调解员、职业规划师……
至于沃尔夫,珀金斯更是他的伯乐了。举个例子:沃尔夫的代表作《天使,望故乡》,因为被珀金斯修改得太多,导致业内有一种说法:《天使,望故乡》真正的作者是珀金斯,沃尔夫顶多算第二作者。
在成就各个文学巨匠的过程中,珀金斯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不断给天才反馈,用各种方式把他们的行为模式,拉到正常的社会轨道上来;第二,把天才的创造性,变成真正的产品,呈现给公众。
用一个词总结珀金斯的作用,就是——磨刀石。这个世界,拥有无限创造力的,是那些天才;但只有经过珀金斯这种磨刀石的砥砺,天才才能把创造力转化成作品。
随着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创造力变成产品的方式随之改变。出版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好文章,能直接和作者联系;星探看到网上的才艺展示,能轻松发掘出潜力艺人……这个时代,像珀金斯这样的磨刀石,变得越来越少。
少,并不代表没有。一个产品,用户就是它的磨刀石;一个创业者,对手就是他的磨刀石;一个艺术家,市场就是他的磨刀石。用心去找,总能找到自己的磨刀石。
找到磨刀石后,要打磨什么呢?其实就是珀金斯给我们的两点启发:第一,把奇思妙想纳入社会的主流轨道,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第二,把创造力变成产品,变成公共服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