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简友,大家上午好!
接着上篇身边的朋友是能量加持,这篇更应该叫做身边的菩萨,是生命加持。
表达和传递的是释迦牟尼佛的般若智慧,不是虚无缥缈,而是直接落地生活、应用于生活。
佛所说的中心宗旨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真空是说智慧成就,实相般若,是体,是说空的。
故《金刚经》说的是实相般若,摄用归体。“如如不动”是说实相般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方便般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境界般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是说的实相般若。
即体,作用一古脑儿扫个精光,不取用,只取体,是实相般若。”这当下即是处,一念不生处,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时间观念、也无空间观念。
时空的观念是众生最难丢弃摆脱的习气。如何不能得神通?随时随地时间的观念把你们束缚住了,而自己不知道!一打起坐来,现在是什么时间喽!我在地球上什么地方喽!什么地点方向喽!我现在已经打坐了半个钟头喽!一个钟头喽等等这些观念,真正时空观念丢掉以后,就如脱壳乌龟飞上天,智慧神通自然就来了。
真智慧,才是真神通,并非玩弄光影的神通。身见、时空的观念都是最难摆脱的,所以《金刚经》说实相般若时,要人去除身见、去除时间空间观念,不着一点相,一切有为法如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的应字是方法论,如依本体论就要改一个字,“本”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作用,本来是无所住的。六百卷大般若经的中心在一卷《金刚经》,金刚经精华又在两百六十字的《心经》,《心经》精华只在四个字“真实不虚”。千真万确地告诉你,苦口婆心,谆谆地叮嘱你,是确有其“事”的!
般若说心性之体是空,是空一切的相,空一切的现象,不被现象所转,不被现象所迷,则自性的体,孤零零的光明之体即会显现。所谓无我,是说不要认生灭妄念的小我作“我”,对此生灭妄念的小我不加执著,则孤明心性之体,菩提真性的“大我”就显现了。以庄子的话来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我即是大我,此是说真空。至于“妙有”,认识万有历然之相即是有;由般若自性的体上所显现的现象即是妙有。譬如植物:稻子和麦子各有不同之性,稻子麦子之性固不在其枝叶花果上,但枝叶花果之全体也就是其性体的作用,故此不能光认一边为其用,以“空”为究竟,还要认“有”为其用。以哲学言之,佛学的形上学本体论,其心性根源所穷的理最高明,绝对没有一家能比得上。
至于这一层属于教育感化之理,若用之于人事、为政,只可作为政治哲学的大原则,很少有人能加以圆融地运用。无可讳言的,这两重修养很难同时兼备。但亦有之,即为政者有此一套圣贤的修养,起而为政,天下也就受影响,而得享太平。如《大学》所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都是以修身为最根本,然大人之学,说明德之理,在形上学而言,仍以佛学最高明。
除此以外,全部佛法概括言之,与道家儒家有同样趋势,极注重人生。其人生极重日常行为,其所要求人生行为的标准,是纯美至善的,有内在道德观念,由各人内心自我的约束,自我的改造,乃至起心动念,念念反省,由此道德的涵养,到人生的解脱,即超越现实,升华到人生的另一面,故其人生观将普通人生看作是恶的(并非指人性之善恶而言),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恶的,应该彻底改正,是以现有生命是苦的,只有寂灭涅槃是真正人生小我大我依归的真谛。
以上的论述您能接受吗?其实没有啥太难的。一言以蔽之,用“一心三藏”解释即可。
假如我们在工作之中,遇到一个领导非要给我们降低薪资待遇,我们如何化解该矛盾?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导致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并且迅速把这个短板做得非常出众,让领导挑不出毛病。而降薪的事件就会被我们自然化解,如果我们今后没有了这个短板,一定会如鱼得水,顺风顺水的。
关于教育孩子,我们千万不能批评孩子。
要享尽一切办法鼓励孩子,孩子的智慧如何被激发?一定是在最放松的时候,最有创造力。
如果他一直纠结我们的批评怎么能安心当下呢?针对孩子的批评,孩子有可能一天、两天、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在纠结。所以,要培养我们的觉知能力,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发挥。
小红花制度,每做一件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事情,奖励孩子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达成孩子的一个心愿或者换取孩子的一个礼物。不过多展开,非常实用。
关于养生和长寿,生命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人类的觉醒,寿命延长至120岁不是问题。我们所需做的是珍爱我们的身体,保护好我们的心灵,不停的修心养性。
最近在一直做着寻道的训练,掏玻璃球。连续掏7个已经能在五分钟内掏三遍了,继续加油。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凡是能够讲出来的道,都会有所限制,并非道的本身。
因此,无数人走上了求道,寻道之旅。
智慧的老子为了让我们对道有所感知,曾经在《道德经》这样描绘:水几于道,用水具象道的存在。
而庄子却说:道在屎溺中。这听起来确实有些滑稽,不过智慧的庄子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事实,就是道无处不在。
既然道无处不在,那道也必然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所以,要想寻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自己身上寻。
寻道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会给你一个寻道道具,是一种木制的带有圆孔的道具,这个孔比较深,在这个孔里面,我们一共放入了七颗玻璃球,你要用一根带钩的细铁丝,把这七颗玻璃球掏出来。
为了帮助我们逐步习练,你可以先从放五颗玻璃球的寻道道具开始习练,然后是六颗,然后是七颗,在这样的习练过程中,方便我们建立信心,并能够逐步完成我们的设定的目标。
为了帮助大家逐步习练,这里一共有五个关口:
第一关,分别将五颗,六颗,七颗玻璃球全部寻出一遍。
第二关:单独训练六颗连续100遍
第三关:单独训练七颗连续200遍
第四关:睁眼七颗训练一小时
第五关,闭眼七颗训练一小时
经历过五关习练之后,你会对内求训练有更深的理解,你也会明白,道在自己身上如何寻?并将终其一生,不再外求,只在关注在自己的身上,寻道。
同步,习练久了,我们的生活就会逐步改观,原来觉得非常困难的事变得越来越容易,原来觉得不和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原来觉得非常纠结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圆融,喜悦。
最终,我们会体验到,成功不是追求的目标,未来只是无数个当下的叠加,当下容易,叠加的就是无数个容易,当下和谐,叠加的就是无数个和谐,当下圆融喜悦,叠加的就是无数个圆融喜悦。
这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一切都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
看到此文的简友们,都是累世修来的福报,我们从佛道两方面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只要我们坚持绽放自我,在自己的“道”上去修行,就是最大最快的修行。正如万行法师所言:“所有的修行都是在红尘中修行,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还要修什么呢?”
最后,还是以自由自由的打油诗总结今日的日更: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真空才能妙有,妙有还是真空。
佛曰色不异空,佛曰空不异色。
佛曰色亦是空,佛曰空亦是色。
世间万事万物,皆为一体不二。
空不空空不空,断字即为三藏。
而三藏又一心,一心本来面目。
所以认识自己,真的刻不容缓。
一切都在当下,一切都在心念。
心念转万事变,福祸善恶美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放下屠刀即佛,注入灵魂即美。
日更写文不易,还请大神点赞。
批评建议全收,评论中肯必回。
喜欢分享回关,价值决定去留。
坚持写作初心,关注简书未来。
【90天无戒老师写作主题训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