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对党员干部如何从政、如何干事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对党忠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坚持党性原则,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为民造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党员干部的政绩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业绩,是帮助、引导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实践过程。这也决定了我们做工作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从群众切身需要考量,从群众实际感受评判,既要看眼前,也要看长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实干担当。实干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取得辉煌的成就,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灭的文化痕迹,就必须从实干担当中开拓出一条路来。当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善作善成,强化精准思维、练就绣花功夫,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