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巴黎烧了吗?》这样注重故事,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巴黎烧了吗》这样注重细节。与其是在看巴黎解放的过程,不如说是在看如何运用描写,如何去写故事。然而,正如每本书都有好有坏一样,这本书也有不尽如意之处。
01 描写 是细腻再细腻
坦白讲,关于这一部分,我想了好几个词。故事?描写?细节?后来还是选定了描写。
这本书的大部分是在通勤时间完成的,也就是早上地铁,有时候甚至是在走路的时候。这种环境下,有种好处,是你忘记周围的一切,但是有不好的地方,是记忆不深刻,有时候竟然看过的地方又看一遍,也不违和。真正建立起对这本书的感觉,是昨天。上班没什么事,便一口气结束了它。
正好看到描写巴黎解放。
姑娘们和孩子们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挂在每辆坦克、装甲车或半履带军用卡车上。
如果严格地说,我应该说这是比喻,但姑且容许我放在描写里吧。我理解的所谓描写就是对你看到的一个场景的描绘,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景,或者是一个画面。你可以使用比喻,可以使用白描,可以使用你想使用的一切手法。只要能让不在现场的人知道你想说的东西。
这本书中的描写不止这一处,毕竟出色的描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一位军人在进城的时候,被欢迎的姑娘们亲到“他的脸看上去像一只红蘑菇”。一位老妇人把自己的护身符送给美国兵。如此种种,把久战以后的巴黎人民的高兴写到溢满纸张。
那位老太太四墙满是书柜的优雅客厅里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她本人则安然坐在房间角落的安乐椅中,以一种高兴和恐惧夹杂的心情看着这四个人把她的客厅变成了小型战场。
巴黎强大的文化底蕴,在遇到战争时,是这样体现的。万千吹捧不如一个细节,不如一个踏踏实实的描写。
02 数字 是精确再精确
之前,写过一些所谓的特稿,所以知道数字的重要性。数字的重要,不仅仅是要在文章中要有用数据的意识。还在于要对数字精确核实上。
大家也许知道,在一些灾难性的报道中,对于死伤人数的核实是非常严谨的。一个阿拉伯数字背后,是记者多次核实的结果。
在《巴黎烧了吗?》这本书里,我学会了另一种数字的精确。
那是九点二十二分。在一九四0年六月十四日五点三十分第一批德军开过维莱特门以后,经过了一千五百三十二天三小时五十二分钟,法国军队重又回到了法国首都。
如果回到作者作为记者最初的资料搜集上面,我们不难以想象,这个数字只是干瘪的战争开始的时间,还有法国军队回到首都的时间。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计算就没有历史厚重感。
这个数据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在过去的每一分钟,巴黎人民都过着怎样胆战心惊的生活,或许,就是其中的某一分钟,又多了一位平民,死于战争。或者,那是一位战士。
对于数字精确的运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要变成人们可感可知的东西。比如,我国将有多少名家庭医生,那么,就说,多少人会拥有一名家庭。这个,我是在一本新闻传播业务书上看到的。想起之前看的《巴黎评论》,一位记者出身的作家说,记者让他接触到了现实的生活,而作家,让他去写这些。二者相辅相成。原来,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三本书,连上了。
03 写作 是大节奏小节奏
想起之前在一家单位,我的直属上司总是跟我说,写稿啊,要有节奏,要什么什么。总之,在那时的我看来,你不要总是给我讲虚的东西,好吗?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指导。告诉我,把哪里调一下可能会更好。
今天,谈的自然不是,他这种方式的好坏。其实,你得适应上司不是。好吧,言归正传。什么是写作的节奏。其实,就是描写、数字、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背景材料交叉运用。不要总是一个种类的贯穿全文。
这是我有一次参加每日人物线下沙龙的时候学到的。但具体运用的如何,又另当别论了。而且,在某些新闻中,这种节奏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消息里运用的就相对简单。但是,如果在特稿里,这几乎是王道吧。
然而,《巴黎烧了吗?》这本书里虽然描写和数字分开都运用到了极致。但是节奏上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读的时候,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上个故事还没有弄清楚,下一个又来了。
我曾经为它辩解,也许,人家就是跟拍电影似的,把那段岁月里的一个个场景展现给我们看呢!但作为读者,感官确实没有那么好。这便是我少了一颗星的理由吧。
当然,看一本书,看的时候容易,去看它的技巧容易,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总说读书是有用的,熏一熏也是好事。如果把它吸收了,甚至运用了,那便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