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什么?
永澄老师给出来的定义是: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能力!
我个人的初始理解,从字面上看,解释为“自己内心认同并身体力行的纪律规范”。
首先,它是一个纪律规范,它是一种你成长路上的保障,它对应的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和他人对你的期待,所以,我感觉它应该是一个针对目标的行动保障。如果没有自律的保障,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诱惑或干扰因素的影响,偏离了轨道。
其次,自律是一个在过程中时时自我的感知,在面对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看电影或吃美食,小我很容易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头脑的控制权,一旦小我决定要看电影或吃美食,并为这种行为找好借口之后,自律就发挥不了作用了。所以,我们最好在失去头脑的控制权之前,就要让自律意识发挥监督的作用,指挥头脑的下一步行动,按工具表的要求,填写现实情况、自己的目标和责任,以及自己的承诺,并开始正确的行动。
最后,自律是一个问题发生后的反省。没有人有绝对的时刻自律,所以在问题发生之后,我们可以反省整个自我思维的过程,通过TMBRT模型,找到触发问题行为的潜在动机,通过分析目标、责任等长期利益,找到这种问题短期行为的害处,并建立正向的IFTHEN机制,从而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
我自己的定义是:自律是一种在面对短期享受和长期利益之间选择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并正确做出行为选择的能力。
所有的不自律都是因为在长期利益、责任与短期享受之间选择了眼前的享受的行为。
为什么会选择短期享受?
1,没有责任感和目标感的人,因为没有责任和目标,就无所谓正确和错误;
2,没有看清眼前的行为与长期利益的矛盾关系,存在自我欺骗和侥幸心理。
3,逃避现实,没有全面地理解和接受现实
4,知晓了以上3点道理,但是没有经过刻意训练,在自己头脑里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清晰深刻的改变机制。
所以我应该怎么做呢?
1,继续探索和梳理自己的目标、愿景、标准、责任
2,保持时刻的自我感知,在出现问题之前、之中和之后,对问题的行为和触发动机进行分析,找到与自我目标、愿景、标准、责任的不符合之处。
3,填表、建立改变机制
4,持续训练,直到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