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九章解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上一章,道德经讲了大道崩废,终至国家昏乱。从反面阐明了,如果不以道治理天下,就会招致天下大乱。如果天下已经无道,应该怎么挽回呢?这便是本章要阐明的道理。
因为天下失道,人们以言称信,以信起伪,以伪起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子给出的方案是:统统绝而弃之。
而后世并没有遵循老子的教诲。他们选择了和老子相反的一个解决方案:把这些大伪巧诈的学说,捏合混并在了一起。以为这样,就不会再有纷争,天下复归于道,就会再次恢复秩序。而事实上呢,汉儒捏合了各家学说,却招致后来的纬谶大兴,妖妄不绝,也直接导致了汉朝的灭亡。宋儒用理学捏合了当时的主要几家学说,沦为纸上的口头学问,丧失了经世致用的职能,也最终导致了国家灭亡。而明朝大兴的陆王心学,也捏合了当时的几家学说,试图一统天下学问,结果呢,比理学的危害更大。理学只是亡国之学,而心学,不仅亡国,还亡人。宋朝灭亡,臣民气节不亡。明朝灭亡,臣佞民乱,气节扫地。这都是因为,天下失道,伪诈并起,当时的圣贤们,虽然初衷是为了匡扶正道,但是他们的解决方案,一开始方向就彻底反了。没有遵循老子的教诲:绝而弃之。
到了清朝,那就更乱套了。一贯道,九宫道,白莲教。这些都是毫无章法无视文典的一锅乱炖。 佞妄一词已不足以道其乱,而是妖横。伪诈并举,捏而合之,这是一条只会让国家更加昏乱的路。
道德经一书中,圣人,主要有两种指谓。一个是指得道之人,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另一种是指,无道之人,行伪诈之智的圣人。本句中的圣,是后一种。
智,太阳在下面炙烤着知识,知识炽盛而生智。这些知识存储在了哪里呢,在人的心里。炽盛的知识,堆砌在心里,越多越多,看上去是那么的丰富,这就是慧。慧这个字,很形象,上面两个丰,中间一只手,下面一颗心,心里存储的知识已经过于丰富了,还嫌不够,还有用一只手,不停的往心里装东西。
而道德经的主张呢,是心里什么都不装。提倡让人虚心实腹。更进一步,让人心善渊,把心沉入很深很深的源潭里,这样就想装东西,也无心可装了。
绝圣,把那些推行大伪巧诈之说的人和他们的学说,都禁绝掉。这样,百姓才能做到虚其心,把之前装的满满当当的那些戕害自身的伪巧之智,都摒弃掉。没有人再蛊惑他们的心智,百姓们的心里,也就会像恢复到从前那样,清澈如潭渊之水。
社会上,大家都不在想那些胡说八道的伪巧之说,心里也摒弃了那些过当的知识。他们重新恢复了纯净的身心。自然而然的,百姓也恢复了淳朴的生活方式,甘其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怡然自得,无忧无虑。此谓,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上一句,是禁绝伪诈之人蒙惑百姓,他们会教百姓怎么思考。伪诈一起,则以人灭天。百姓失其天,则丧其天性,不复淳朴。伪诈四起,则百姓簇拥纷争,无有终时,天下蝇营狗苟,终至崩溃。百姓本来与天为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甘其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们从来不会用过当的知识和伪诈来戕害自身。
本句,则是接着上一句,禁绝伪诈之人,教百姓怎么做人。以仁义立教,在道德经看来,这是以言灭教。
难道百姓之前,不会做人吗。他们从未与天割裂过,他们按照自己的天性来做人。一个淳朴的人,心地清澈如泉水的人,怎么可能会不与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呢。
而以言灭教之后,无论做什么,都是“你应该如何如何”,按照这样人为制定的行为准则来行事,则百姓不再淳朴清澈,他们孝顺父母,好像是做给社会看的,只是为了符合这样的准则,他们慈爱孩子,好像也是为了做给社会看的,为了遵循这样的人为的社会规则: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有了人为的评价体系,则人们的行为,为了能够符合评价体系,就会人为的去伪装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刷好评,刷排行榜。
难道没有这些人为制定的社会准则,百姓不知道赡养他们的父母吗,不知道养育自己的孩子吗。
禁绝这些人为的社会行为准则,让百姓摒弃它们,这样百姓就能恢复自己的淳朴天性,亲爱自己的家人,则自然能发自内心的油然而生。这才是最纯净的亲情,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伪装出来的亲情。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技巧出,则生难得之货。重之私利,则人以贿盗为事。
禁绝这些奇巧之技,让百姓摒弃过当的私利之心。这样也就不会整个社会以贿盗为天职。
百姓在物用与趣味上,一切取之自然,用之自然,追求和欣赏朴素的自然美,他们想陶冶自己的情操,看看大自然就已经足够陶醉了。
而奇巧之技一生,则百姓被从自然朴素之大美中抛了出来,去追求时尚,赶时髦,而时尚呢,是个没有尽头的事情,今天和昨天的不一样,明天和今天的也不一样,后天和明天的更不一样,追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追逐啊追逐,追不到的就偷,偷不到的就抢,抢不到的就行贿。永远停不下来。
追到最后呢,不仅没有追出来什么个究竟,反倒丧失了他们的天然的生存坏境:环境被破坏,人与自然界相隔离。人的本性,也彻底的不再淳朴。
等恍然悔悟的时候,山也秃了,水也黑了,空气也脏了,人也都变得险恶了。
人们还能回归自然吗,人的本性,还能回归淳朴吗。
道德经认为,可以的,只要百姓可以放弃追逐就行了。如何让百姓放弃追逐呢,道德经给君王的方案是:绝弃那些可追逐之物,让人们重新和自然融为一体。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此三者,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以为文,是说,用这三个说法,来表达让天下复归于道的道理。
不足,似乎还没有表达的很透彻。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者,用来表达让天下复归于道的大道理,似乎还有点不尽然。因为它们只是从反面来阐述的,应该禁绝那些不合乎道理的事。而没有说,合乎道理的行为,应该怎么做。
那合乎道理的做法是什么呢。见下句。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所以,如果要说的更妥帖些的话,合乎道理的做法应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素,说文注,白緻繒也。指白色的密织的布帛。
朴,同樸,说文注,木素也。指未被加工过的原木。
什么是朴素呢,就是说,一个人,他的本性没有被后天人为的思想熏染过,也没有被后天的技巧雕凿加工过。
见素抱朴,回归自己的自然本性为见素,抱一而不散,为抱朴。
少私寡欲,抱一不离,与天为一,复何私之有。不离其宗,不失性于俗,复何欲之有。
绝学无忧,但合天道,即绝弃人言。任伪诈四起,百姓嗤之以鼻,侧之以目,不为伪诈所蒙惑,亦不为佞妄所煽动。他们过着怡然自得的快乐日子,从来不用理睬这种无聊的伪诈巧智,所以,就可以一直无忧无虑的,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下去。
自此,天下复归于道。
后世,对本章的误解误读很多。认为老子又在宣扬愚民思想了。为了不至于让人认为老子在宣扬愚民思想,煞费苦心的各种穿凿附会,把此章解读的支离破碎,流散无穷。这是根本上,对老子之道的误解,老人认为,人为的学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人为的学问,都是以人灭天。大家各说各话,终至纷争不救。
而后世之人,则无法领会老子的见素抱朴思想,他们沉湎于人为的学问里面,为“百家争鸣百家齐放”而感到陶醉。继而又幻想,殊途同归,百家归一。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对老子思想,最深重的误解。有道无径,有径无道,又怎么可能殊途同归呢,殊途已是杂径害道了,道已失,何所归?
唯有绝而弃之,才是真正的复归于道。天下继而可行不言之教。百姓才能复归于朴,得自然之乐,天下才能复归于太平。
最后,再说一遍,老子对伪诈害道的态度,不是藏污纳垢包而容之,而是绝而弃之。
附:《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至道学宫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
https://mp.weixin.qq.com/s/9s7nQt-lmqdsydusb4S2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