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的电车于1891年开始投入运营,如今它依然是赫尔辛基城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每日乘坐电车的旅客超过二十万人次,它墨绿色的车厢早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在过去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里,电车上的乘客换了一批又一批,如果电车有记忆的话,也许它自己也数不清在这一百多年里见证了多少历史时刻,见证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相对于赫尔辛基这座城市的历史,相对于墨绿色的电车而言,我们太年轻,我们的足迹也太过匆匆,还来不及走近这座城市,来不及了解它的每个角落,每个站台的故事,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等到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这座城市的时候,发现记忆里的一切,早就移了位,不知道什么时候,街角的咖啡店变成了干洗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市中心Stockmann百货商店里的电器部已经倒闭;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曾经熟悉的,这座城市的骄傲,那家著名的手机通讯公司已经易主。在一切太快了的时候,再回到这座城市,所幸还有电车还保持着本来的面目,就像一个一直等在原地的老朋友,带给你属于这座城市的安全感。它依然可以带着你,在熙攘的都市背景下,找寻属于你的那个角落。
有的时候,我在想,赫尔辛基的电车会不会也有伍迪艾伦《午夜巴黎》镜头下的那辆老爷车的魔力,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回到一百年前的午夜赫尔辛基,回到一百年前的晨光、雨幕下,给我一个机会能够静静地打量这座我深爱的森林之城;能够让我在阿尔托这位杰出建筑师在这座城市留满印记前,打量它有着怎样的味道。一百年前,有什么样的人跟我一起出现在这绿色的电车里?相同的空间内,不同的时间里的他们有着怎样的装扮,又会谈论些什么?亦或是他们跟今天的芬兰人一样害羞,只是安静地看向窗外?他们眼中的窗外,又和现在我眼中的窗外有什么不同?那个时代的芬兰电车路线是否也跟现在的一样,会绕遍赫尔辛基的老街区?亦或是那个时代,老街区还不老,而是充满摩登味道的新兴地带?
我喜欢雨天在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前搭乘4路电车。当我对自己一成不变、生活密度过于稀薄的日子感到厌倦的时候,一场阴雨天的电车之行,会带来洗刷净我内心倦怠情绪的力量,内心的负能量总会跟着尘土一起,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每次都选择4路电车,是因为它能够带着我穿越这座城市450多年的历史,体味从现代到古老,从悠闲到繁忙,从静谧到生动的韵律。它的线路贯穿最时尚的现代楼群、赫尔辛基城最古老的建筑、悠闲的赫尔辛基大学咖啡馆(Think corner cafe) 、商场林立的最繁忙的市中心。上车时,我并未想过目的地是哪里,就只是想边听听雨声,边在一个舒适的空间内看看雨中的赫尔辛基,随着4路电车的经典路线感受这座古城在雨中的平和与温情。电车给了我一个合适的距离去观察,让我能够用一个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的姿态去欣赏熟悉的场景。只要一站的距离,4路电车就会将我带到白教堂广场,并将雨中白教堂的美与肃穆送给我。很多时候,我会在车上收获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什么都不用去想,就只是静静地注视雨中的教堂广场,看着广场上一朵朵雨伞下相依的情侣;看着雨中飞旋的海鸥;看着亚历山大大街上熟悉的餐馆亮起的霓虹灯,猜测这家食材格外新鲜的小餐馆会不会因雨天而影响生意;猜想着这座城市会不会正在发生文人笔下因为躲雨或者借伞而引发的浪漫桥段;看熟悉的街角是否依然有人边喝咖啡,边听着街头艺人拉奏出的《雨中奏鸣曲》;看着雨中的露天市场(market square),在色彩缤纷的彩色小棚子下,是否还有农民卖着自产自销的新鲜蓝莓,是否还有渔民卖着今天打捞上来的新鲜鲑鱼,是否还有专注工作的手工艺人……
每当我用这样的视角观察这座我熟悉的城市之时,我总会发现其实我对这座城市还不够了解,我对这座城市里的人也还不够了解。 身处他乡的孤独也不过来自于我的倦怠和麻木,来自于我不再用心去体会生活的味道,来自于我内心的疏离感,来自于我从未把自己当做一个赫尔辛基人。所幸的是,雨天电车之旅过后,我总会重新拾得认真生活的勇气和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的能力,以及做一个真正的、温和的生活在赫尔辛基的人的决心。
Tips (小贴士)
在赫尔辛基,只要持有一张单程票,就能随意转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甚至是前往芬兰堡的轮渡了。单程票可以从公交车司机、或是自动售票机购买。
www.hsl.fi是赫尔辛基大区内查询交通路线的网站。
赫尔辛基的电车可以到达大部分经典景点。小编推荐tram 2和tram 4两条线路。
电车的每扇门都可以上下车 (公交是前上后下)。
到站下车前,请提前按stop按钮。如果没人上下车的站,电车是不停的。
by Sa Haoxuan | 慕溪北欧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