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两个空间维度,一个是业主思考的局部盆景式打造,这种考虑主要是局部的地理空间形态(四面环山)和项目的物理性空间较为狭小。第二个空间维度是将百里杜鹃和雨冲新开发的景区进行关联性考虑,将其作为这些景区的一分子进行思考。
其次作为后期营运的目标市场进行考虑,这个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是后期是否具备占领目标市场的潜力,而不仅是现在卖出去。那么目标市场是什么?这牵涉到市场定位的问题。根据沟通和现实市场的实际情况,目标市场显然是外地客人。当然要兼顾出钱的业主自我休闲的需求。
综合这两个因素,实际上就归纳为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的定位问题,由此再引申为项目的风格取向和具体如何打造的具体问题。
就定位的问题,从后期营销推广的角度,显然必须借势百里杜鹃景区;从文化审美意向的角度,整个贵州在全国最大的名片还是原生态;从市场比较性优势的角度,如果要从唯美或精致性出发,或者从游客到贵州的期望值这方面,这个项目可能无法或很难从这个角度上脱颖而出。因为要比盆景式园林景观,有太多的项目可以将它比下去。无论是设计还是资金。
那么怎么办?如果把百里杜鹃的花海印象及马上打造的万亩桃园作为一个大的背景,结合外地游客到达贵州这个地方的期望值来看,在花海里撒个野会怎样呢?把在花海里撒野作为后期营销传播的主诉求,是否可以作为这个项目的核心要点呢?围绕着撒野这个人文感受出发,再来考虑我们的建设项目是否对目标市场的靶向性会更强呢?同时也形成与关联性景区的差异化和互补。
如果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就应该可以在这个关键词“野”上面做文章。野风、野居、野味、野趣...
首先从环境上,就要减少人工打造的痕迹。同时又要给人以撒野的空间和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和彻底放松的氛围。比如,构建山底狭长的环形状水带,保留现在的露营平台,围绕圆形水景搭建一个年轻人嗨皮的平台。这个只需要一圈白色的帐篷,和中间那个圆形的水景,如果再把环形水带上加以彝族的火把形状的灯饰或一些旗帜,就可以营造出带有民族风情的大part场景。这是动态的撒野。这里面后期也可以开展歌舞节庆射箭等各种活动。
然后山上,考虑投资人本身的需求,可以把木屋建的规整些,但是仍然可以运用大玻璃窗,大的通透性布局包括整面墙,尽可能让一些树长在屋里或露台,这样就可以有一个噱头,叫中国唯一的一个长出来的树屋群或木屋群。当然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一定在树上建房子的那种树屋。这是居住环境上的野,叫野居。
然后蔬菜就以野菜为主,餐饮也以野味为主,做法也以柴火及当地包括民族的传统做法为主,充分体现原生态吃野味的概念和感觉。当然还可以收一些野果。
公共空间的文化装饰上,可以直接借鉴老猎户的办法,只是内容换成当地的文化内容就可以了。比如文化墙、岩石涂鸦,反映当地原住民的一些地域风情的装饰画等等。这样就可以打造出有历史地域文化特色的野味氛围,此为野风。
至于野趣,建议可以结合野菜采摘、野林捕猎游戏扮演、局部的山地自行车挑战等予以设计。包括现有的篮球操场和健身器具,稍加装饰,就可以搞个野外健身运动会活动。等等。
综合来考虑,就是建议以野字为核心,建设和开展相关运营活动。经营上与周边景区联动,包括组织与油杉河景区、百里杜鹃景区千年银杏等进入旅行社旅游套餐系列,捆绑推行。这个甲方是有这个资源的。建设上,木屋间的公共通道,结合健身步道一起考虑,就不用分摊到业主头上,甲方可以走文体和乡村旅游的资金渠道。现在可以不提,先规划,后面那些人会有办法的,都懂。
另外:现在树林里的野果有八月瓜、桑果,现在院子里的照片上的那个叫玉米桑,果子吃不得,下雨后树皮会长香菇。
还有就是,据查黔西北整体偏冷,可以考虑火塘结合烤什么吃的这些,地方的这种野味也更丰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