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这是豆瓣上对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一句高赞评论。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如果没有悲伤的经历,它看起来会有些寡淡无味,反之,如果恰巧有人经历过伤痛,我又担心它会让人陷入过度而又一时无法自拔的悲戚里。
它不是一个情绪化的电影,但它绝对是一个情绪饱满的电影。是的,它有点儿丧。
主角李和许多男人都一样,都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普通人。他们没那么多星辰大海的理想,甚至连影视剧里的生死情仇都没有,他们可能只想陪着孩子出海钓钓鱼,累的时候窝在妻子怀里撒撒娇,了不起和朋友打打球,吹吹牛皮。
戏剧的转折在于一场大火,三个孩子葬身火海,妻子离他而去,最让人无法谅解的是,那场大火是因为自己喝醉酒后的疏忽造成的。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坎儿。
所以在警察局的那一场戏,特别细腻。李只是平静地讲述火灾的始末,在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似乎连自责都看不出来,就是有那么一口气在那顶着,不上不下。警察对这样的状况都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生怕会触碰到伤痛的临界点。可就在转身出门准备离开的一刹那,失魂落魄的李,冷不丁突然抢下警察的配枪,准备饮弹自杀。
前后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李内心的挣扎和天人交战,在此处全抖落出来。男主的举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他在警察局拔枪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他甚至没有犹豫地扣动扳机,死得透透的。
虽然最后被拦了下来,可他也选择格式化了所有的幸福记忆,一点点封闭。
人们总喜欢听传奇,期待如类似肖申克式的救赎,但在李这里并没有,连救赎二字都显得苍白,仅剩的只有一个中年男人的颓丧,平静得可怕。
扫雪,清理垃圾,修水管,通马桶,他每天的工作枯燥又单调,没有任何悲喜。有人爱上他,也有人投诉他,但他似乎都不怎么在意,他只是孤独地在人间走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是脱离了灵魂的躯壳,也像是一个机器人。
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沉默着看生活的种种姿态,拿着微薄的薪水,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是不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艰难,这些都没有人愿意去了解。
透过大量的白描式的镜头,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人物的痛苦,这种痛苦比放声大哭一场来得更加压抑,更加百爪挠心。
我一直觉得,影片应该会有个情绪的临界点,会爆发出来,可是没有。导演偏偏就要堵住这个出口,隐忍又克制。
我们总说,时间是最好的灵药。的确没错,但在某种情况下,有时候只会是让人对药物本身产生依赖。
我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阿泽,压力、情绪的积累引起的失眠和头痛,让他不得不一直依赖于安眠药的作用。直到和德善在一起后,他才慢慢戒掉了安眠药。
可是啊,我们有时候就只是在时间这个枷锁里,封存了那些炙热的情意和苦痛。一直逃啊逃,逃到自己的小角落里,拒绝了全世界。却没想到,只是对遗忘和逃避本身上了瘾。
一旦打开一个缺口,所有的东西就又会汹涌而至。
那场毫无前兆的大火;停车后突然找不到的车子;帕特里克面对冰箱里冰冻的食物莫名的精神崩溃;一直压抑的李在几杯酒后突然爆发的情绪……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戏剧化和荒诞。单调乏味的生活里,隐藏着不易察觉但最真实的情绪和琐碎。
想来,能哭出声来,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
《海边的曼彻斯特》把伤痛讲得很克制,隐忍,两条线蒙太奇式的交叉,像极了现实与梦境,而李就在其中,不断挣扎,自我逃亡。
大量的空镜头,尤其是海景镜头与李所处的心境构成强烈呼应。风雪中的码头,停港的小船,飞翔的海鸟。大海,开阔、自由;李,封闭、逃避,沉浸在自己的创伤之里,就像他在波士顿的房子,阴暗、潮湿,只有一个狭小的窗户,三个孩子的照片,可能是他唯一的珍贵物品。
你很难想象那么一个人可以冷静地面对哥哥的死亡,冷静地处理生前身后事,几近麻木的状态,没有感情,没有悲喜。可是在哥哥的遗嘱里,看到他希望李搬回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李再一次想逃避。
“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就是一个地名,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小镇,原名“曼彻斯特”,1989年,为与英国的曼彻斯特区分开,小镇更名为“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
李为什么抗拒回到这里呢?
这个小镇只住了五千多人,可能遍地都是叫得出名字的人,同时,这里也是曾经的伤心致地,他大概是怕慌不择路的时候,逃都无法逃,所有的过往都无所遁形。
你说李脆弱吗?丧的确算不上是个好词,但在我的意识里,它不等同于脆弱。深重和无力感,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无法体会的,除非我们置身其中,否则你不至于会随意定论一个人为脆弱。
李偶遇前妻兰迪是一个意外,兰迪已重新结婚生子。两人还未开口,就都已哽咽到语无伦次。
兰迪泣不成声,她说着她多后悔当初对李说的那些恶毒的话,她说她知道彼此的心都碎了,她说她不希望看着他再在这人世间游游荡荡,她说,她爱他。
影片没有刻意描述兰迪在那场大火之后的状态,但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么多年过去,兰迪也改变了,她不再是过去那个脾气差的女人了,再度为人妻为人母的她,也更加懂得珍惜和宽容了。
两个人走到最后,不是不爱了,只是,回不去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年的那场大火。李之所以选择不开暖气,是因为怕妻子鼻子干头痛,而给壁炉生火,是发现孩子们太冷,甚至出门买东西前还加了两大块柴火,想让屋里更暖一点。
其实啊,所有的缘由,我们早已洞悉,又怎么会怪那个深情又有爱的男人。只是在情绪崩溃的那一刹那,需要一个宣泄口,而因此忽略了人生的意外给命运开了一个荒诞的玩笑。
我们对爱的人说过的狠话还没有收回,我们因为某些事情想说的道歉还没有开口,有些错误却永远没有机会弥补。
人生中的种种遗憾实在太多了。
当前妻哭着对李道歉,对他告白“我们能不能就吃顿饭?”,他强忍着情绪,哽咽着失语,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清。他最终做的,是去酒吧找人打了一架。
就像在悲伤的海底待久了,透不过气的时候,偶尔会浮出水面,深呼吸几口。
影片一直压抑着情绪,但又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真实感。男主近似周杰伦式含糊不清的声音,像是颓丧到连说话都懒得张嘴,就这么嘟嘟囔囔地过去了。
又譬如,男主在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几次情绪突起,收拾收拾着房间,突然一拳打碎玻璃,看到流血了赶紧去冲洗,然而下一秒,电话响了,又无奈地去接。
是的,我想你一定能感受到,现实生活所带来的种种沉闷和琐碎,总会给人一种无法具象化的真实感。
但真实的是,真正的悲伤都是不动声色的,隔绝了人间烟火,屏蔽了喜怒哀乐。
所以看到最后,直到李说出“I can’t beat it”那一句的时候,猝不及防,让人止不住地泪崩。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也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而这部片子最打动人的地方,也就是在于它并不圆满的结尾。
李依旧选择回到波士顿,但他说准备换一个多个客房的地方,想着侄子有可能会去看他,以及结尾与侄子坐在船头钓鱼的场景,是全片透露的一丝阳光。
就像寒冬过去,春天会来一样。看似没有石破天惊的进展,可是,多少有了一些慰藉。
我见过不少绝望的人,绝望的事。
我也听过太多鸡汤,从一个人、一段爱情、一段往事中,走出来,忘记了,就好了。人嘛,总得想办法自愈。
但是啊,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善良又温柔,敏感又多情。有些人有时候走不出去,就真的是走不出去。忘不掉,走不出,也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也好,那就这么放着,不和解,但也不悲怆。
等春天来的时候,就冒出头来,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