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二十年
树欲静
——红桃皇后说,在这里想保持在同一个地方不移动,就得不停地奔跑。要是想去其他的地方,那就得以加倍的速度奔跑。
忙完手头事情之后,终于可以有空整理一下中秋之前读过的池田信夫的这本书。
1985年09月的广场协定中,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五国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下调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结果日元从之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涨到1美元兑150日元。一般认为,这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
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出口情况严重恶化,尤其是钢铁、造船等“重厚长大型企业”失去了传统优势,竞争力急剧下降,这使得日本在战后建立的“出口立国”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危机中,全球都不景气,但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日本受害极大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除了出口产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赢利较大的产业,非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企业也都是靠着和出口产业沾边赚钱一些零头小利。
日本一直出口过剩,最大的原因在于储蓄率长期超过投资额。由于世界宏观经济的失衡状况逐渐得到缓解,过去那种内需不足,出口来补的结构已经坍塌了。
潜在增长率可细分为三个因素: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生产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创新。熊彼特是将“创新”一词导入经济学的第一人。他将创新定义为连接发明和产品的中间过程。创新从原因上看大致分为两方面,资本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日本人一向以勤勉著称,但是生产率低下,这让人难以置信。但是生产率不仅与技术创新有关,还要看生产要素的再分配能否灵活适应环境变化。如果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占的权重较小,而生产率低的部门占的权重较大,那么前者上升的生产率会被后者下降的生产率抵消,从而使解决整体的平均生产率不会变化甚至下降。
在80年代让部分美媒都开始怀疑其是否会买下全世界的日本,却没能赶上20世界8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美国在90年代凭借IT产业使得经济重新复活。
大家都说80年代是日本的黄金时代,但是现在看来,日本企业的成功不过是20世纪传统产业结构创造的最后辉煌。而与此同时的美国,经济结构进入到调整期,所有的“IT革命”其实就是经济结构调整之后的结果。
由于大部分人认为美国摆脱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新政,所以无论是90年代的日本内阁还是08年之后的奥巴马政府,都试图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解决金融危机问题。而池田信夫实际上并不认为财政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泡沫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宿命。仅靠中央银行的力量是不可能预防的。泡沫经济的危害在于泡沫的急速崩横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泡沫急剧崩攒。日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做好事后应对措施。
21世纪的金融危机后,美国也向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注入巨额资本。
提及政策参考时总是会把日本的金融危机作为先例加以援引。在2008年金融峰会上,中川昭一财务相(时任)也对欧美宣称"资本注入非常重要",但池田信夫认为,其实日本的资本注入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成功。
20世纪90年代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就这一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
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认为这是经济周期(短期)的问题,
只要日本银行大胆地放宽金融,日本就可以摆脱困境。另一派则是结构改革派,这派观点认为生产力的长期低下带来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所以实施金融、财政等宏观政策不会有明显效果,应该通过规制改革来提高生产力。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想法认为,生产力原本已经在慢慢地下降了,但是80年代后半期资产价格受泡沫影响, GDP开始猛涨。而泡沫崩清后价格、生产活动一起跌到谷底, GDP也一下子滑落到潜在水平以下,出现了需求缺口。
中国当下的发展情况和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日本有相似之处,他山之石,或许可以攻玉。
(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于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10月0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