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绘本之力》,书中河合隼雄就“绘本的可能性”这个话题提出了他独到的观察“日本过于强调对孩子的知识的灌输,认为谁能被更多、更早地填塞知识,谁就会赢,可是孩提时代并不是这样一种形态,而是情感的、感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绘本是适合孩子的非常好的艺术。”
从事绘本相关工作的我,发现有一类绘本特别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卖得也好)——知识性的绘本,这类绘本用漂亮的图片吸引孩子,希望孩子们能够收获多一点知识,这样的书有些的确讲得很精彩,但我发现比起知识性的绘本,孩子们其实更热衷于听父母们讲那些能让他们感到惊奇和快乐的一类绘本。
什么样的绘本是感性的,给孩子带来情感体验的呢?我想说一类比较少被提及的——白日梦绘本。
孩子是很容易迅速进入白日梦状态的。你只要告诉他,手中的木条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他就会拿起“宝剑”开始杀敌;你只要告诉她手中芭比即将出门演出,她说不定可以跟你聊上好久,关于芭比演出该穿什么......他们乐于进入白日梦的世界里,也乐于听大人讲白日梦,他们嘴巴张得大大地跟着情节,眼睛都不舍得眨,毫不犹豫相信那些不着边际的故事和神奇的冒险。
所以别管大人觉得“白日梦”有多么破绽百出、逻辑混乱,孩子总是能从中找到乐趣,并不厌其烦地要求你讲给他/她听(或者主动讲给大人听)。我也给糯米讲过的白日梦,是书里的白日梦。
比如《在森林里》。
这是一本在绘本界评价很高的作品,曾获得1954年凯迪克银奖。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拿着他的新喇叭,戴上纸帽子,走进森林。他遇到了正在梳头的狮子、正在洗澡的象宝宝、吃着蜂蜜和花生的大棕熊、教袋鼠宝宝跳高的袋鼠妈妈和爸爸、病弱的老鹤、跳上跳下的猴子和胆怯的小兔子,这些伙伴陆续加入了小男孩的森林之旅。他们一起做游戏,直到小男孩的爸爸把他带回家。
该怎么把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引向自然之中,带着他到更广袤的世界中感受自己微妙的存在,一直都是我的思考。这本书恰恰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故事之中,孩子可以“不经意”地参与到一场只在森林里才能举行的聚会,与动物们犹如真正的朋友之间平等地欢呼与游戏,这里没有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警惕与侵犯,在一个每个人(动物)都能自得其乐的森林里,一切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美妙的事,都在向孩子发出最亲切的召唤——喂,快来参加森林大狂欢吧!
《在森林里》用孩子的眼睛,去理解动物们的生活;用孩子的真诚,在森林里与动物们尽情游戏。我不敢说,孩子读过这本书后就会马上产生对森林的向往,但相信这本书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点点细微的触动,像微风拂过,给孩子留下一丝对大自然的期待。
“为什么狮子睡醒要梳头发?”、“为什么象宝宝洗澡还要擦身子?”、“还有为什么要穿鞋?”这些问题是糯米在听故事时等不及我讲完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那么显而易见(就像我们人要梳头、洗澡要擦身子一样啊),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了糯米不该问呀。但转念一想,如果从动物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现实的动物世界里,狮子是不必用梳子梳头的,而大象洗完澡后也没有毛巾擦的,更别提穿鞋子这样的事。从这段“与现实不符”的情节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根本就是小男孩的白日梦。
是的,只有在白日梦里,这一切不现实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在分不清“现实”与“幻想”之前,孩子喜欢这样的故事。
还比如《这是个秘密》。
“猫咪白天会花好多时间睡觉,那么他们夜里跑去干什么了呢?”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回答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老老实实地回答,“去抓老鼠呀!”或者干脆就像玛丽的妈妈那样回答“不知道。”这个答案真扫兴,孩子们肯定是这么觉得的。约翰·伯明翰(作者本人)一定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他索性顺藤摸瓜,带着孩子们去一探究竟。
“你为什么穿成这样?要去哪里?”当玛丽终于有机会向小猫马尔科姆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到的答案空前的漂亮。“我要去参加一个晚会,但我不能说在哪儿,因为这是个秘密。”小猫马尔科姆回答。为了更加接近答案,玛丽甚至毫不犹豫地跟着小猫马尔科姆踏上了深夜之旅,为“秘密”揭幕。
羞愧,是我在许多次阅读这本绘本后的读后感。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时候,因为忙于手头上的事,或者是人正烦躁,对孩子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会抱着“一定找出一个他不会再多问的回答“的心理,草草地敷衍他。这样的答案的确高效,但是孩子的”兴奋、好奇、感到还有问题想问“的好兴致也就这样被一瞬间浇灭了。
那一股本可以流淌在我与孩子之间的幸福感,本可以亲密无间携手走向未知的探险之旅的可能,就这样被我掐断,活生生的。也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本绘本,给予孩子和我予机会重新弥合关系,一起坐下来,一起追随更有趣的问题与答案,漫无目的地做白日梦。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曾经介绍过作者伯宁罕,这个可爱的老爷爷创作这本绘本的时候已经73岁了。可是他讲的故事,分明还是充满着孩子气呀,真是不可思议。
听完这个故事,糯米最兴奋的是发现了有“秘密”这种东西的存在,于是他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使用它。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妈妈,你有秘密吗?他把人尽皆知的小事都当成“秘密”分享给我,也希望我也能分享他点来劲的秘密。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用绘本触动孩子的心灵是最为重要的,即最重要的是能否给孩子带来愉悦和趣味。”因为获得了“秘密”,糯米很喜欢这本绘本。
这本绘本的画风给人一种随意和潦草的感受,画面中清晰可见未被覆盖的铅笔草稿、时有时无的填色、简单的动物表情和怪模怪样的众猫像......但再仔细琢磨,无论是人物(动物)的比例,故事的情节,语言和逻辑也都是合乎情理,所以只能理解为作者并非不用心经营,而是刻意为之,是作者自成一体的风格体现(看过《和甘伯伯去游河》就知道,约翰爷爷一早就是这么画画的)。
在森林深处,在夜晚最深处,这两个最容易激起幻想的世界里,孩子遇到了既存在却又不存在的动物们,遇到了自己想见到的人和事,这是孩子才会拥有的广阔世界,换句话说,是孩子才会有的白日梦。如果我们已经忘记了怎么编梦,那就坐下来,陪他们一起接近这些白日梦吧。
《在森林里》和《这是个秘密!》,就把他们送给爱做白日梦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