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小队做产品的速度是第一流的,比如:
5月:携程周末App发布,生辰心愿单系统发布,蝉游记与蝉游攻略App合并
6月:蝉游记网站大改版
7月:生辰私信系统发布,“一万小时训练”玩票App研发完成(因故未提交)
8月:携程周末App大改版,投入下一款新产品研发
半年轮流战5款产品。
3RD/2PM/1UI。
最近又有一位Ruby程序员加入,产品团队扩张到7个人。除了PM之外,其他人都不加班(喷子醒目),如果我要求加班会引发暴动的……大意是“三年了,你还有脸跟我们画饼?”
总结蝉小队高效率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集成」。职能高度集成。
1、后端的Ruby程序员兼后台开发(我家产品的后台相当复杂),兼后台产品设计,兼整个研发进度管理,有时候还去帮把手做iOS客户端开发。
2、iOS程序员兼Web前端与H5开发。
3、Android程序员经常跑去支援忙不过来的iOS开发,甚至独立开发iOS新产品。
4、UI设计师除了5款产品的UI,还得应付运营需求的网页设计,推广需求的广告设计。
5、PM兼CEO,对需求的决策链条极短,我能说服UI/RD/运营就立刻拍板。
6、PM兼QA,两个PM轮流测,测完再集体测一轮。
7、PM,也就是我来主持运营和内容框架的设计,所以内容运营和产品融合得极好,后台完美支持编辑工作,主动优化操作效率,尤其是运营相关的产品设计有前瞻性,有全局观。
8、因为我管整个团队,自然不存在内部扯皮,我会积极帮助运营同事实现需求,也能说服他们放弃性价比不高的想法。
以上,创业团队全部做到并不难。但我身体力行了三年,团队扩张到50-100人,产品线拉长到5个项目甚至更多,还能保持敏捷,这挺不容易的。关键是我喜欢做一线的工作,不喜欢做管理;另外,也因为我做的产品都不温不火哈哈哈哈,没做大,当然没必要扩产品团队。
囧。
如果你认真分析过这八点,就会发现发如此高的集成度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最近携程问我,为什么蝉小队的研发效率特别高?我blabla讲了一堆。但是大公司出于人员流动的安全性考虑,必然设置冗余岗位,增加协作成本。出于产品安全性考虑,必然实施严谨而繁琐的QA流程。更可怕的是跨部门协调带来巨大的时间浪费……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大公司提升研发效率,最佳途径是“砍需求”。只要从根源上减少研发工作量,效率自然就大大增加了。
这个理论,讲出来我自己都不信。
首先,大公司出高薪并不能吸引来强有力的产品经理。产品獒基本处于有价无市这么一个状态,大部分都创业去了,受不了大公司的官僚气。
其次,就算有足够好的产品獒,在大公司内部也很难像我一样掌握实权,成为产品天狗。上面婆婆太多,身边需求方太多,大部分精力用于(该死的)“协调”而不是创造。
最后,出于(该死的)安全性考虑,大公司必然配置多个产品经理,稀释人员流动风险。人多需求多,需求多出错多,何况本来就招不到几个靠谱的产品经理……
所以我的结论是,大公司没法提升研发效率。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