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心学智慧,我觉得非《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莫属,这三大本读完,宛如陪同圣人一同游历了浩瀚的人生,并体味了其思想的成型过程,还能涉猎他的主要学说。
王阳明的思想成型,并非一条直路,他曾学过儒家大师朱熹的格物,但格的方式不对;也学过佛,学过道,打坐工夫很好;致力研究修辞学术,是一个有格调和哲思的诗人和大文豪;也研究兵法,非常擅长排兵布阵。最终他认定儒家学说,是发现佛家和道家的不足,并非否定佛家和道家。反而三家某些学说是相通的,只是最终的目的不同,所以方向也不一样。儒家学说的重要特点是:学优而仕,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一种责任,理想,一种高雅的品格在里面。
王阳明的理论形成是从悟出“心即理”(传承陆九渊的心学原理),而后提出“知行合一”,晚年时理论成熟,提出“致良知”。
这三个原理的主要思想是这样的:一“心即理”,认为一切是非与善恶的标准都是“心”的自我观照;二“知行合一”,肯定认识事物道理与运用事物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三“致良知”,强调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所以必须去除人性中的恶习,恢复本来的良知。
王阳明虽然性格比较超然,对很多事看的开,也非常聪明有才华,但他的人生并不平顺,经历了很多磨难,尤其是面对生死的威胁时,仍是一道关卡,最终他在龙场时悟道了,这其中的悟道,不等同于说,“道理我懂,但我做不到”。王阳明是真切明悟了,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所以他接下来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也可以说是“知行一体”。王阳明在给他的弟子徐爱解疑惑中说到,知和行是不分开的,牵一念便动全身 ,知和行是一一对应的,所谓的知而不行,是因为并没有真正的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徐爱问,为什么有人知道父母要尽孝,兄弟要和谐,但却不去做呢?这难道不说明了知跟行是两回事情吗?”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是因为知行被私欲(人欲)蒙蔽,而不是知行的本体。从本体上讲,知行是一致的;所谓知而不行,其实就是不知。然后,他再解说了知行怎么一体法,他举例说,你做一件事,肯定是知道了才去做,即行时即知,而知也是做了才是真正的知。即从有一个念头开始,便是行的开始,或者说引出了行为;而行为之所以产生,也是有这个念头。
所以王阳明最终提出“致良知”, 也是提出“知行合一”的动机,即是他的立言宗旨:因为有些人觉得,自己念头里有些恶意念头,觉得没有行动,便不去禁止,但他便是要让大家知道,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所以如果念头里有不善的,要彻底消除掉,即“彻底消除潜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这便是王阳明的本意。
细细想来,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确实才是真正的主旨,只有品行端正了,没有私心,那出来的“知行合一”才是好的知行。儒家提倡的仁爱,便也是此意。当看到王阳明说要去除恶念头时,我忽然想起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道理相似,但王阳明的更好。其实人确实会这样的,以为只是说说,只是想想,不会怎么样,确实7、80%的可能不会发生,但当真的有这一个机会出现时,这个恶很可能便真的会被实施了,也可能是小恶,也可能只是一点小私心,但恶小性质大,不利于修养品行的提升。正如王阳明所说,人的本性是无善无恶的,但很容易被欲望导致动私心,恶念,所以要“知善知恶是良知”,更要“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懂得良知,让本心去做事,才能成大事。
做大事者,品质很重要,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利他”,稻盛和夫都在《活法》中提出的,要信奉并贯彻做人做事的正确准则,比如公平、公正、正义、努力、勇气、博爱、谦虚、诚实等世间最珍贵的品质和价值观。我觉得王阳明提出去私欲,是一语中的,去私欲,知善恶,是做人的根本。过于讲求得失,计较利益,可能失去的会更多。在我看来,这种高贵的品质如金子,会灼灼发光。
但并不是说做人便是要如何如何刚正不阿,当然,对于这种品质的人,我是十分尊敬的。只是人在世上,尤其是在官场上,如何为人其实应该是非常讲究的,需要的是大智慧。一年前我听罗振宇讲过一期曾国潘传记,有段事我记忆深刻。曾国潘天资一般,可以说比较笨,经过十二分努力才终于出头做官,他严格按照儒家理念为人处事,虽然怀着秉公为国的心,克服重重困难组建湘军,但因觉得自己品德高尚,老是站在道德致高点看别人,加上功绩显著,锋芒毕露,大臣们都不喜欢他,在官场上一再碰壁。最终以回家守孝三年为由回家乡,结果咸丰皇帝觉得没必要再重用他,不理会他说的问题和困难,批准了。
曾国潘傻眼了,他只是希望皇帝能重用他,结果看着他手下的人一个个都得到升迁,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中默默无闻,他曾一度焦燥不安,彻夜不眠,脾气极度暴躁,见谁骂谁,后来朋友推荐他看庄子的书,他开始静心反思,终有所悟,不再过于方刚,懂得以柔克刚,海纳百川。但并非说他抛弃了儒家道德规范,他的标准只是对自已,他只是不拿这个去要求别人,反而去体谅别人的难处,并且维护别人的利益。
王阳明也教诲他的弟子蔡希渊做人要“忠恕”。蔡希渊性格耿直方正,不随流俗,不为当政者喜欢,很快便辞官回家,当时,王阳明告诫他,辞官这件事,不要因为图一时痛快就不顾及其他,激怒别人,如果这样就是逼得别人不得不作小人。不能因为自己做了君子,让别人做了小人,即做人要留有余地。后来蔡希渊又出任另一个官职,仍被当政者所嫌,王阳明又训诫他,学会反思,别人对你蛮横无礼,则自己首先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礼貌,如果有礼貌,则要反思自己对人是否“忠”,这个忠,即是前面提到的“忠恕”。怎么来理解呢,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将孔子的仁道概括为“忠恕”二字。《说文》:“忠,敬也。尽心而忠。”最后蔡希渊反思自己,努力让自己做到“忠恕”。
就如同论语所说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相对比学问,人的品质更加重要,孝道,诚信,仁道是每一个生而伟大的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渗入到骨子里的行为准则,才是人们需要不断修炼的。所以学问不是胸前上的那朵佩花,是我们不断提升、磨炼,提升自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