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 海
一个喜欢坚持记录走心文字的人
一个信守在传递正能量路上的人
文 / 少年锦时丶楠海
2016年12月04日 周日
提及史蒂夫·乔布斯,也许大多数人对他的认识都停留在他一手将苹果公司发展到巅峰,带来了科技的新时代,改变了10亿多人的生活这层面上。然而这本书从乔布斯生平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家庭等方面深度剖析了这位推动了科技发展的重要大人物。作者花了几年的时间去采访和整理,对乔布斯作者也可谓对他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所以在这方面作者不仅专业敬业,也下足了功夫重新深透了一遍乔布斯的生活。这本书也力在让人们重新认识对乔布斯的了解,极力还原斯蒂夫·乔布斯最真实,最本真的内心一面。
本书描绘了一位多姿多彩的人物将与生俱来的激情与成熟的管理方式相结合,打造出史上最有价值、最受消费者追捧的公司,这本书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乔布斯的方式。
本书推翻了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说和陈词滥调,比如他是天才和混蛋的结合体,暴躁易怒、自私自利,怠慢朋友与家人。本书揭示了这位苹果联合创始人和CEO的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涯,并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如此轻狂傲慢、以至于被赶出苹果的年轻人能成为史上最高效、最具有远见的商业领袖,从而改变几十亿人的生活?
布伦特·施兰德和里克·特策利通过可靠的信息来源,甚至是独家渠道,还原了真实的史蒂夫,描绘他如何将自身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并与缺点作斗争。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源于最了解乔布斯的人,包括他的家人以及苹果、皮克斯和迪斯尼的高管团队成员,特别是蒂姆·库克、乔尼·艾维、埃迪·库埃、埃德·卡特穆尔、约翰·雷斯特和鲍勃·伊戈尔,他们愿意向作者敞开心扉,聊一聊他们心目中的史蒂夫。另外,布伦特与乔布斯的交情长达25年,对他进行了多次公开或非公开采访,并将采访素材写进了书里。布伦特和里克将乔布斯还原为真实存在的人,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详细阐释,而不仅仅是简单描述。本书还描绘了我们都曾经历过的技术变革以及乔布斯改变世界的过程。
布伦特和里克明确指出,乔布斯在苹果的成果不仅仅在于选择正确的产品,他变得更有耐心,对核心团队全权信任,让公司在循序渐进中稳步发展,而非寄希望于几件一鸣惊人的产品。
这本书是唯一两本正规乔布斯官方传记中的第二本。乔布斯第一本传记写的很失败,因为乔布斯他创办苹果做了一辈子的事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乔布斯对于出书成名标榜自己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但是在公众强烈要求下,他还是请了一个记者采访他,记者怎么采访问什么问题,乔布斯都很配合。但是这个记者毕竟思想不是一个企业家的高度,记者写的乔布斯传记总体是失败的,他写的传记和乔布斯如何改变世界关系不大,反而有点像乔布斯的生平流水账。因为像乔布斯这样的人,读者关心的是他的智慧野心才能,乔布斯传应该以乔布斯如何改变世界为中心去撰写。
而这个第二本传记写的我认为很成功,在国内外都赢得一致好评,这本书真正把重心放入乔布斯的才华,野心之上。向我们描述一个真实的集天才与疯狂于一体的乔布斯。书中没有避讳乔布斯的缺点,书中一开始就让读者接受乔布斯是优点缺点集于一身的矛盾集合体。
比如第二章的题目是:我不想成为一个商人。 一个纯粹的商人的生命价值和一个企业家是有很大差距的,商人只是单纯的买卖。而企业家却是创造价值。马云和马化腾的区别也是如此。
《成为乔布斯》一书中的乔布斯是“立体”的,没有脸谱化。或者应该表述为:乔布斯就是乔布斯,从来就没有脸谱化。那些喜欢把某个名人脸谱化的人,实际上更大的可能,就是对人物没有真正的了解,仅仅是道听途说而已。
...而如今,苹果仿佛正处于“危急时刻”公司发展停滞不前,没有新的产品,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库克只关注市场营销,不再像乔布斯领导着的具有创造性那般的团队所有秉承的经营理念,难以再创造行业里的奇迹。如若不是三星电池“爆炸门”的影响,苹果才得以有个喘息的机会。跃跃欲试的诺基亚、华为等品牌正在蓄势待发,争相抢得市场要分一杯羹。所有果粉都怀念起18年前,乔布斯带领团队重振苹果雄风,那样令人激动而又愈发流泪的锵锵征途,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
没有了乔布斯,感觉苹果就丢了灵魂,泯灭了生机,丧失了创造性。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那种美轮美奂的创造性思维,带着一干人马,不断创造着电子行业的奇迹。然而,永恒的标杆却永远的停留在了原地。剩下的我们只能缅怀,同时也希望,苹果能够再次焕发出本应属于她的光泽。
祝愿。
楠 言 之 隐
“记住自己即将死去”
记住时间有限,不要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从而走向平庸。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