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写作遇到瓶颈,思维有点迟钝和混乱,不知道自己想写点什么?读书也变得奢侈,放在包里的书一天很难翻上几页,公众号也连续两周没有更新,坚持一件事是很难的,当初豪情满怀的的热情,在慢慢的工作,生活中被磨掉了,更多的时候,是给自己找借口。一旦停下来,就很难捡起来,拿起手机被碎片化的知识淹没。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接下来写作的动力。很多更多是写给自己,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一旦停止了输出就给自己找一个退出的理由,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自娱自乐而已。
今天难得有三个小时关机的时间,在飞机上可以安静地看看书,对我来说真是难得的享受。今天带在身边的书是已经买了很久的《王明阳一切心法》。作者是熊逸。因为近期在听他的音频和得到专栏的节目,对他的思想更加感兴趣。尤其是熊逸的佛学50讲,对于佛学的认知开启了新的时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森体力行的前期转发的文章。
熊逸的书看起来有点烧脑,读起来并不轻松,甚至发现自己确实比较愚钝,三个小时仅仅看了一个序章,熊逸的文字和思想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自己的理解力不够,仅仅记住两下面两条,一是做什么事信心很重要,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首先自己要相信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信心。二是为了摆脱焦虑,我们总会赋予世界秩序和意义。然而世界正在变得日趋复杂,有太多事情发生纯粹是无意义并且随机的,应对现在这个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概率思维”。
如今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每天都会出现无数的新鲜事物我们不能理解,太多随机发生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千头万绪胶着在一起的因果理不出秩序,我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很多事情“我不知道”,而不是将世界整理成我们最乐于接受的模样,然后欺骗自己说,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多元化的世界总会使我们无所适从,我们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坦然的接受一个充斥着不确定性的世界。
1 信心是重要的,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
自信,从来都是积极人生以及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一块基石,而无论你自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虔诚的宗教信徒之所以总是被普通人更容易挨过各种生活难关,在大样本统计数据上的自杀率也明显比普通人低,归根结底就是这个道理,至于他们所信仰的神究竟是《旧约》中的上帝、《新约》中的耶稣、印度的佛陀、藏传佛教中的大日如来还是民间传说里的八仙,反而—至少在上述意义上讲意义并不那么要紧。
书中提到了一个心灵鸡汤性质的故事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位喇嘛途经一座偏僻的山村,远远地看到一间破败的茅屋,四周大放光明。喇嘛心中惊异,知道这里一定住着得道高人,于是改变了原有的行程,特地到茅屋拜访。茅屋的主人是一位独居的老婆婆,年轻时学诵六字大明咒,天天虔诚念诵,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喇嘛了解到,这位老婆婆的全部修行只是持之以恒念诵这一句六字大明咒,此外无他,可惜,她的文化程度不高,竟然将“唵嘛呢叭咪吽”的最后一个字认成了“牛”。喇嘛好心的纠正了老婆婆的发音,然后才放心的告辞了。数月之后,喇嘛故地重游,再看那茅屋的方向,先前的赫赫光明竟然消失不见了。喇嘛大惊失色,恍悟是自己的一句话使老婆婆三十余年的笃信生出了裂痕,当下急中生智,找到老婆婆说:“我之前只是试探你的诚心,其实你原先的读音半点不差。”于是,当喇嘛再次告辞上路,回望那座茅屋的时候,先前的光明果然重现。
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倘若在宗教体系之外加以解读,将茅屋的光明理解为人生的幸福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感与信心和确定性的程度是是高度相关的,与信心和确定性的内容却关联不大。
2 为了摆脱焦虑,我们总会赋予世界秩序和意义
从老婆婆和喇嘛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分析出宗教生活的两个基本特质:意义化和秩序化。
其实呢,与其说它们是宗教的属性,不如说是人的天性。可以说,宗教性就是人的一种天性。
因为人天生就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意义和秩序的追求。倘若一件事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缺乏秩序的,我们那脆弱的心灵便总会生出许多不安和焦灼。这当然是一种很不舒适的状态,于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安心,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将事物意义化和秩序化,而在意义化和秩序化的过程之中,再荒谬的做法也聊胜于无。
你看,一位老婆婆换取一张进入天国的门票,就是诵读六字大明咒的意义所在,或者她所相信的“意义”所在,以仪式的态度,以持之以恒的方式,如同机械一般在数十年中不断重复着诵读的过程,这是一种极其稳定的秩序化的行为。哪怕其内容无比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