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初始,很是崇拜这种境界,加上我稍有功利的性格,读书便很杂,喜欢贪多,也一直拿此句来安慰自己。近来,幸得好友指点,有所感触,说与大家。
“好”读书之大学时光
小时候的我,不是甚爱读书,除了家里书少之外,动画片的吸引力也更大。真正算起来,读书时间多起来的时候得是2007年的大学开始,而也只是在去年每天有了自己固定的读书时间。每谈起读书,总会自然联想起大学教学楼墙上培根的读书名言,许是那一串排比句更显全面,深得我功利之心,而大学的我读书便可用“贪多”来总结,那时喜欢到图书馆一次性借够上限,除了辅导书外,便多是西方的励志和管理类书籍,那些书总能及时变成读书笔记再变成一碗碗鸡汤,使得每次读完便自觉提升不少。现在回想,偏颇地读了那么多快餐式和功用性的人生战术指导书籍,虽也偶有佳作,但连通那一本本笔记都成了造就自己没有思想和主见的罪魁祸首。
初工作之四年玄幻
大学毕业后,时间成本和社会压力变大了,连读快餐书的闲心也没有了,工作头两年办理的首都图书馆的借书卡也只用了两次便给退了。不知何时,染上了玄幻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废寝忘食,最后还是身体抗议严重才有所收敛,就这样浑浑噩噩渡过了四年光景,一晃便过持续了四年之久,现在回想起,怕只能想起几个作者的名字,这段当算年少轻狂误入歧途吧。
生命第一个书柜之2015年
2015年,我成家了,许是家教甚严和责任心的缘由,小说便成了短时消遣品,媳妇也专门为我买了一个小书柜,她买来好多书,渐渐地接触到一些不错的书,像《去远方发现自己》、《活着》、《追风筝的人》、《目送》等,而现在已经坚持近2个月没再读玄幻小说了,算是彻底和玄幻世界告别了。现在回想起,不否认那种类似喝碳酸饮料的快感让人沉迷,但确实会导致身体疲惫和精神缺钙。
生命第一本好书之2016年
2016年,通过一篇《闲谈新媒体背景下的纸质书籍阅读方式》认识到不少爱读书的朋友,而NaturaXin推荐了一本心理医生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初读便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属启迪我开始探寻生命和自我的第一本书,后来又读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和娜塔莎的《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体会更深,领悟到“重活一次,用读书来调心”的个中真义。
生命第一次读书会之2017
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和几位同事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读书会,虽然每次时间不长、形式也不多样,但每每都颇受启发,对读书和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读书会主旋律便是“国学和传统”,这也是自己受教最多之处,第一次读书会彷佛重回初中时“学而时习之”的论语课堂,那辗转15年读书周转后再读论语,那耳熟能详的一句句经典新解,使得读书这件事一下子便得通达了,为我打开一扇做学问的门,《论语》、《道德经》原著的微言大义和经典注解的深刻有趣,让我第一次领略到经典的魅力。在一次交流会上,有幸我们谈到读书这件事,从“读书明理、明德致用、正人正己”读书的意义讲起,谈到建立学识和思想体系应是读书的第一要务,而建立体系国学经典可为第一位应读之书,读经典时应广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要讲究“信而好古、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由古及今”。诚然,对于国学本身社会上还有争议,况且读国学经典来建立体系也不是唯一的修行之道,甚至修行连读书本身都可以不要,不同的人定有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和道路,重要的是明理明德致用合一这个目标的正确性,实现的过程总是充满特色的,这里便也只是我的体会,若有异议权当牢骚来看。
再回头看“好读书,不求甚解,”,倒觉得应是陶渊明通古博今,学识体系乃至人生大道得已大成之后的读书状态了,对世事人生都已看透,更何况读书本身,那应该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第三重境界了。而我,走在刚找到自己如何读书的路上,幸得好书和好友作伴,当志存高远,学而不厌,许也应有所得,从会读书再走到好读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