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整理了行装,目的地是印度北方的一个比较有有名的城市——斋普尔,这里被称为粉红之城,也是一个热点旅游城市,印度旅游 角,其中一个就是它,从新德里开车去斋普尔行程大约5个小时左右,司机是印度人英文也不是很好,欣怡的英文语法上稍微复杂点,他就听不懂了,一路风尘噗噗开出新德里,在路边一个小店门口停下,办理电话卡。
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店,接待我们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儿,皮肤挺白,应该是婆罗门,老头儿一脸笑容招呼着门口簇拥的一拨人说的语言应该是印地语这些本土语言,一点也不着急,慢慢弄,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老头儿还笑呵呵地叮嘱我们从他这里购买的充电器一年保修。拆开包装试了试确定充电器是可以充进去电的,这才把东西递给我,充电器花了大约一百多卢比。
这里地处旧德里,马路上各种摩托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也没有看到网上疯传的开挂阿三一台摩托车坐了五六个人,出于好奇我还特地观察了一下,着实没有见到过,比较多的就是一家三口骑一辆摩托车。
路过的行人皮肤黝黑,他们看到会投来好奇的目光,而我也对他们感到好奇。彼此相互打量着,眼神触碰的时候会相互微笑示意一下。一些印度人即使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之下脖子上也会批一条长长的围巾,而女性大多身材偏胖,穿着颜色鲜艳的纱丽,眉心一颗红点显得既不做作,但也不随意。
汽车发动,一路向斋普尔驶去,原计划到了斋普尔再去品尝印度美食,但是由于早上办理电话卡,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午饭注定得在途中解决了!
一个日本网友说在中国出差要防毒,在印度出差要防细菌,其实作为一张长着退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这个倒是没有怎么在意,并且对印度的首餐是充满期待的。
汽车出了德里,视野广阔,黑溜溜的马路就像姑娘的两条大长辫儿一样甩到看不到尽头的远方,公路两边视野广阔,露面比较平坦,车辆也比较少,有点像新疆北部的公路。一眼无边,视野广阔,给人一种想把油门踩到底冲出马路加速、刹车、漂移好好撒个野的冲动。
牛大爷在马路边上成群结队地散步,据说只有背上有隆起的白色母牛才是印度人口中所说的“神牛”,当神牛从你家门口路过的时候就说明今天绝 逼会有好运。我们在路边看到的牛和在城市里看到的略显不同,牛的犄角很大,看起来相当威猛~
我下意识地问了问司机,你的皮鞋是什么皮革的?他告诉我们是人造革的PU,也有一些人的皮鞋是用骆驼皮做的。
聊起牛我们还聊到了关于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分歧,在穆斯林聚居区域是可以吃到牛肉的,但是吃不到猪肉,穆斯林在印度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找地方吃牛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个不同的宗教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信仰的不同肯定会有冲突发生。
一个在印度从商多年的朋友之前跟我说起过,在印度有这么一座塔叫库杜布高塔,合金铸造,差不多一千年的历史一直都没有被锈蚀,在冶金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奇怪的是穆斯林的建筑上面雕刻有印度教的文字,一个说法是在宗教战争时期,穆斯林与印度教发生战争,最后穆斯林获胜,然后直接把印度教的神庙拆了······用拆下来的碎片铸造了这座铁塔,当然只是道听途说,具体怎么回事,还是希望能够机会一探究竟,要是对印度的神灵有什么大不敬,那还是要好好想想你们家墙头有几片瓦可以拆~~~
一群羊咩咩横穿马路,欣怡高兴地拍起了照片~现在的城市的90后可能从小就没有机会见到成群的牛羊吧···对于新疆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不足为奇,不知为何想起我忧桑的童年,记得那是小学3年级,学校组织集体出游,在一个叫西公园的地方进去看动物,除了一只拴在木桩上的瘦猴和一个没有老虎的老虎坑,剩下的就是鸡、鸭、鸽、猪、狗、牛、马、羊、···这就是大西北90年代一个三四线小城市公园里面“动物角”的真实写照···
一路看到过好几次这样的牧羊人,头包着头巾、一袭长衫,黝黑的皮肤,留着浓密的八字胡赶着羊群,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裹,看起来应该是干粮,装束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头巾的颜色不同,大多颜色比较鲜艳,不巧我拍了个黄颜色。牧羊者浓厚的八字胡和黝黑的皮肤,满脸的皱纹,满眼的悠闲,或许养羊、放牧就是他的人生,这篇广袤的土地就是他的世界,
大夏天头上包着这个头巾热也就算了,我比较关心的是要是万一很痒的话怎么办···印度四处都是包着头巾的印度人,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取下头巾来抓痒!
在大西部的公路上驰聘,停在了一个公路边的小餐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没有什么人,按照西部片的情节走,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这样的人物假设应该发生点什么才对···遗憾的是然并卵,没任何事情发生。
人生中的第一口印度餐,就交待在了这里!
我们看了菜单,这里竟然有中国菜!而且中国菜的价格稍微要贵一点的,我们点了两个菜两个汤,还有米饭~一个是中国菜:宫保鸡丁 一个是时蔬 一个是番茄什么玩意儿汤的 还有一个是蔬菜汤,然后一边焦急地等待一边坐着打量着店里的装饰吹着牛,墙面上悬挂着印度传统的湿婆神哈奴曼神等印度教众神的挂画,用淡雅的黄色相框装饰悬挂,店里面的装修比较简单,卫生还行,和中国西北部的回民餐厅有点相似,但是没有空调,只有风扇桌椅也是比较简单的,金属腿的桌椅,卫生其实还过得去。
之前我们地此次行程的计划就是:绝不过渡节省、也不过度奢华,保持出去旅行的正常支出就可以了,穷游什么的感觉真的没有那样的必要,也绝对不提倡,一些花费之所以需要花费的确是因为它的确有这样的消费价值。
催了很多次,终于在我们点单后的50分钟上菜了!要是在国内,50分钟等一餐饭是什么概念?印度人死脑经,一定要等到所有的菜全做好了才会一次性给你端上来,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美食是最让我提的起神的事情~
上面那碗叫做番茄什么汤来着···下面这碗白色的汤就是我的蔬菜汤了!观感上面其实挺失望的,2009年第一次喝了某人煮的大补汤以后,感觉这碗暗黑汤料完全都不叫个事儿,即使汤里面飘着半干不干的胡萝卜渣,还有即可豌豆,白色的沫沫也漂的不少,还漂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泡泡!,吹了一口气竟然没有吹破?这泡泡是要有多坚强···
做一下详细的测评吧:
我的这碗蔬菜汤,闻起来有浓香的奶油味,应该是放过奶油,汤里面有有豌豆、玉米、胡萝卜渣、入口奶油味道比较浓郁,白胡椒放的比较多,有点辣口,口感有点像奶油蘑菇汤,轻轻地戳破了漂在上面的泡泡一边吹一边搅动,这个应该是最后一道做好的,所以很烫,后面喝了几口,感觉咸味有点重,微甜,可能是蔬菜干的甜味,坐车坐了一上午嘴巴有点涩,一口气喝完了,总体来说口味比较猎奇一些,应该有一些我没有吃过的香料。
想起北京方便面的佐料包的味道,有点相似,河南风味(北京方便面为河南产),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上超市买一包回来感觉感觉。
第二道的菜名是:宫保鸡丁。
刚端上来以为上错了菜,再三确认的确是宫保鸡丁,我才开始细细端详起来···
一直以为是隔壁锅里的糖醋里脊过来老宫家串门儿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大勺舀进了盘子里,主要材料有洋葱、青椒、鸡肉,佐料味道也是重~糖醋里脊的料都在锅里了,番茄酱味道浓郁。洋葱和青椒炒的有点过了,软趴趴的,鸡肉外酥里嫩···
这一道糖醋里脊风味的宫保鸡丁给个满分~有点“故乡的感觉”,真心不像是印度人做的菜肴。
正宗印度餐:时蔬
这种手法更像是“烩菜”是惨不忍睹的一道菜,一些辅料和蔬菜已经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了,上面覆盖的一层白色的是印度的奶制品,材料有青椒、奶酪(印度奶酪的观感和口感都与祖国的老豆腐相似,第一口吃下去还真以为是豆腐,口感比较粗糙,和奶酪完全不同,但是稍过一会儿嘴巴里面就奶香四溢,印度的奶制品真的很不错)、西红柿和土豆惨相十足,不过这两样百搭绝配越惨才越好吃,形状保存完好的就是花菜了,煮的也很软。
值得着重一提的就是“咖喱味”欣怡告诉我说他们的咖喱和我们在国内吃的完全不一样,我猛瓦了一勺放进嘴里,各种菜的味道夹着淡淡的奶香在嘴里溢开,除了材料本来的味道,还可以吃出来里面是放了茴香、孜然、香茅、薄荷(不确定),还有一些不知名香料~还好是咸的,不是甜的。
印度的大米比较长,是很长~而且很干,没有粘性,饭做出来是一粒一粒的口感与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截然不同,这道时蔬天生就是为了这盘米饭而存在的。
时蔬和米饭混在一起吃,棒的不要不要的~
印度人待人很热情,很少见到臭脸,也很难看到他们满面愁容的时候。
直到我们吃完饭,也没见司机的踪影,进门以前司机把我们送到餐馆门口示意叫我们进去,自己却没有进来,开始以为司机不和我们一起进来吃饭是嫌弃我们吃牛肉不洁,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中国人在印度如果按照印度的种姓阶层制度来划分,那么我们应该是刹帝利阶级,仅次于婆罗门,在印度也算是“比较有身份的人”如果他和我们共餐、可能会受到其他印度人的冷眼,具体是个什么逻辑也搞不明白,也可能是和司机的雇佣关系,我们又是歪果仁,可能会让他不自在?
印度版口香糖
网上有人对这个东西深恶痛绝,在这里我要为它正名。
在吃完饭以后印度人会拿上来一个小碗,里面就装着这玩意儿,我们父辈逢年过节做卤肉的时候都会放——小茴香!
是的,是干的小茴香,毫不犹豫一小勺入口,有点甜、很重的小茴香的味道和薄荷味掺杂在一起,我平时牙口不好,这东西竟然不塞牙缝~吃完以后口腔很清爽,有刚刷过牙的感觉,咖喱味一扫而光,后来成了每餐必备,从餐馆到酒店处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