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老公一早带大宝去华师上课,我在家带小宝。我和老公提早约好,上午等大宝下课后,我坐地铁过去华师与他们汇合,一起去旧家(就在华师附近)验收一下墙面油漆,然后去附近的建材市场选橱柜厂家,落实橱柜换新的工作。
大宝9点50下课,我也差不多到了地铁华师站,然后一路走进华师。
走到西区操场时,老公来电,说他们已下课,正在华师饭堂给大宝买面包吃,让我往饭堂走去,他们的车停在饭堂东侧。
差不多到了饭堂,老公又来电问在哪里。
我说我在饭堂外面,我想顺便买点水果(就在饭堂的西侧,搬去新家后买水果不顺路没那么方便)。
老公直接在电话中吼,买什么水果,你在哪里,我没有看到你呀。
正在饭堂外的我,继续朝他刚才说的饭堂东侧走去,一边忍住饭堂外面正在清理下水道散发出的臭味,也不耐烦地说,我还没到饭堂,才走到对面的草坪,我也没有看到你呀。
老公继续大声说,你别走了,我开车在转圈,没有看到你。。。。
然后,几秒后,才远远发现,老公开着车过来。
我有点赌气地坐上了车的副驾位置。上了车,老公顾着开车,没出声。我也不太爽快,没理老公。
扭头看了一下坐在第二排的大宝,我故作镇定、强挤欢笑,叫了他一声,然后没话找话说:小毅,今天上课听不听得懂呀?
大宝顾着看窗外,没有回应我。
我有点恼火,严肃地说:小毅,妈妈跟你说话,你不回应我,下次你跟我说话,我也不回应你哟。
大宝马上说:听得懂。
过了一会,老公出声,现在去哪?
我继续忍住内心的不爽和憋屈,故作平静地说:咱们先去旧房子,验收一下油漆工,顺便付钱,然后就去附近的建材市场选一下橱柜公司,让他们尽快上面量尺。
。。。。。
多么熟悉的场景呀。
场景人物:我、老公、孩子。
场景起因:老公因为疲累困饿、压力大等各种我无感的原因,在跟我的对话中显示出了不耐烦,或是对我的行为进行指责批判。
场景过程:我耳朵一竖、身体一紧、脑子立马升级为戒备模式,准准地接过老公的情绪棒,跳进“对方在批评我责备我”的坑里,然后内心的委屈、愤怒,各种情绪争先登场,在内心打斗一番。
这个时候,脑子里还清醒的看到有孩子在场。于是,慌乱中将内心各种委屈各种愤怒的情绪打包按住,不让他们冒出头,然后,要么极力控制自己的语调,转入解释模式,要么沉默一阵子,转入没话找话说的讨好模式。
这个场景,困扰我太多年了。一直以来,我给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希望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之间不和睦,所以在孩子面前,面对老公的不良情绪,我会尽量地忍让、委曲求全。
最近,通过老师说的父母之间相处模式的相关主题,我开始去觉察这个场景,为什么我会这么在意在孩子面前与老公的冲突,有孩子在场时,我会伪装自己,避免冲突,没有孩子在场时,我却会理直气壮得“反击”,宣泄自己的委屈和愤怒?难道仅仅是为了孩子不受影响么?
记得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很渴望这样的情景,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哥哥,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敞开心胸、轻松聊天。
然而我的爸爸妈妈,可以算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就算没有冲突,也鲜少共同话题。我所渴求的家庭氛围,在我家基本见不到。
高中之前,小小的我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和事佬,爸爸妈妈有冲突时,必定有我的及时出现。
上了高中,懂事点了,每次去同学家,就会超级羡慕同学家的爸爸妈妈,能坐下来,好好聊天。
现在外出工作了,我发现自己有时会害怕甚至回避回爸爸妈妈家,生怕自己深藏的心愿在现实面前,屡屡被彻底粉碎。
终于,我从应对老公的冲突模式中,看到了作为孩子的自己,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爸爸妈妈和睦相处、好好聊天的深深渴求。同时我又将自己的渴求投诉到我的孩子身上,让自己扮演我内在小孩渴求的父母的样子。
感谢这个觉察,让我终于有些释然了。这个场景里,没有老公、没有孩子,就只有我。
接下来要修炼的,就是在每次冲突之前,先知先觉,不重复掉入这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