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国史
中山国先民白狄鲜虞,是游牧民族狄的一支,他们从今陕西西北部先是迁至山西盂县、昔阳一带,后来来到河北正定、新乐一带,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中山国,此后都城曾经三迁。建国历史曲折,出现了七位国君,文公,武公,桓公,成公,中山王 厝,妾雌,中山王 尚。中山国士人骁勇善战,勇猛精进,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夹在燕、赵、齐诸强之间的“山中之国”,在鼎盛时期便有战车九千乘的军事力量。历史上中山及其前身鲜虞几次被灭,都是亡而不灭,至公元前296年,中山被赵武灵王的铁骑所灭,从此退出战国的历史舞台。史籍对其记载不多,其传奇故事令人遐想,中国史学界巨人郭沫若先生倾心于其精美的彝器,称其为“艺术王国”。直到1974年冬季,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公社(今平山县三汲乡),几位农民在土丘取土时,无意中的发现,才使迷雾重重的神秘古国绚丽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介绍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设在博物馆二楼,分上下两个展厅,前者以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为主题展示相应功能的青铜器、玉器及陶器文物;后者以文物质地分青铜、陶器、玉器三部分,其中青铜器按照功能分食器、酒器、水器、屏风小帐构件、日用杂器、灯具、乐器、器具构件再次分类。两个展厅都以铜山字形器为醒目的标志,考古学家研究认定此器是中山国的象征,是中山国的国徽。山字形器是专属于国王的仪仗礼器,国王出巡或打仗时放在战车上,既表明了国王身份,又显示出了国王不可侵犯的气势,似汉字“山”,为中山国特有器物。展厅内部有机灯光弥补自然光的不足,展柜设置通过独立了灯光设施代替自然的光照,尝试营造厚重古拙的历史氛围;争取将每个文物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文化单位。
走进展厅陈设
由博物院二楼入口进去,观众可以从墙上的说明牌(馆内展厅均可见,并非此展馆特有)上简单了解中山国的建国历史、国都及地理位置,疆域分布等历史信息(内容分中英文),当然这些说明牌上的内容会与展厅里的文物相呼应,安排相对合理,起到讲明缘由,补充细节等作用。对于参馆的观众,此历史信息的获取直接,同时作为辅助信息容易被忽视。展厅布局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文物会有单独的展柜,立于较中心的位置;次之的会以类存放于同一展柜,设于主要文物的周围。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中山王厝铜方壶,蟠烛纹铜瓶是三件展于靠近入口的青铜器,前两件出土于中山王厝之墓,器型庄重华美,值得注意的是两器上镌刻的铭文,除补充了中山国的历史空白外,其文辞典雅优美,笔划刚劲洗炼,是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为了将器上所刻内容便于观众识读,利用LED灯清晰地呈现原本器物上的铭文,下面对应附有释文。蟠烛纹铜瓿造型精美,纹饰富丽,却出土于平民墓,是中山国鼎盛的见证,也是其衰亡的征兆。王厝被认为是最有作为的国君,在位期间,国力达到鼎盛,举国上下盛行奢靡之风,但十六年后中山便被赵国铁骑踏平,其中原因可以猜测一二。
在中山国经济、文化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较多的砖石瓦类文物,有瓦当和管状陶器,通过展厅中陈列的对当时城址的复原模型,周围环有树木和湖水,这说明中山国从原先的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他们的城拥有相应排的水设施。基于中山国的游牧民族的历史,馆藏对征战内容陈列较多,除中山国各类兵器外,还有复原的中山王圆形军长和马车。在这些陈列展品上,我们可以看出虽是征战用具却不失华美:金蹲铜戈,戈是古代的钩杀兵器,蹲为戈柄下端的金属套。蹲上装饰两条银龙,龙眼用蓝琉璃镶嵌。两条龙双翼双角镶嵌白银,花纹细如毫发。由此器出土于王陵,根据“向死而生”的观念和精美的工艺,此器物是为了体现王的权威和彰显国力的强盛,专门制造用于陪葬。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拥有足够的文物且制作精美,独具自由浪漫的艺术风格。河北博物院副院长李建丽曾指出古中山国的器物不逊色于奇幻诡异的楚国器物:“中山国出土器物的工艺装饰丰富多彩,几乎囊括了战国时期所有的装饰技法,如鎏金、错金银、镶红铜、填漆、浮雕、细线雕、镂空,这些装饰手法。”此外上面提到的中山国的记载稀缺但神秘传奇的历史,都可以成为主题来做展厅设计。对于中山国文物展厅,不管从工艺美术还是历史故事做陈列,都有较高的趣味性。另外,博物馆藏品的呈现效果也是值得思考的,除了艺术的表现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像本馆《燕赵悲歌》中就有运用多媒体动画再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