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因为无意中读到了一篇短文。
短文很短,不妨照搬如下:
古代某日,长安城天降大雪,寒冷至极,一个吃饱了饭出来消食的文人见雪花飘飘,诗兴大发,脱口道:“大雪纷纷落地。”刚念了一句,恰逢有个升迁的官员经过听到了,感念皇恩浩荡,一拱手接口道:“正是皇家瑞气。” 旁边一个卖棉衣棉裤发了大财的商人心花怒放,也凑了一句:“再下三年何妨?” 一语激怒了路边一冻饿欲死的乞丐,哆哆嗦嗦地大骂:“放你娘的狗屁!”
读此文,仿佛看一出独幕话剧,四个演员,每人一句台词。
同样的场景或者说同样的天气,四个不同身份的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天降大雪,消食的文人无衣食之忧,且风雅,自然岁月静好,见啥都是美景,便做诗:“大雪纷纷落地。”倘若他与另人文人同行,那人少不得就连声赞叹“好诗”,说不定还要唱和。接下来升迁的官员和发了大财的商人纷纷赞美天气。路边上,一个快要因冻饿而死的乞丐不大识字,对“纷纷落地”和“皇家瑞气”并没有不同意见,但“再下三年”直白易懂,这一听,怒了,且破口大骂:“放你娘的屁!”
文人是否风雅,官员如何颂圣,与乞丐毫无相干,但“再下三年”却太恶毒,这可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远,那是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那角度还会变化,否则便不会有“此一时、彼一时”之说。
设若升迁的官员的“皇家瑞气”在先,吃饱了饭的文人恰好“高考”落第,肯定会在心里腹诽:“瑞气个屁,晦气!”
又设若一卖棉衣棉裤的商人,看见一个卖炭翁在风雪中瑟瑟发抖,这哥们还算善良,上前一步,同情地叹道:“要是跟夏天一样热就好啦。”而那卖炭翁正“心忧炭贱愿天寒”,当下勃然大怒:“放你娘的屁!”
有时候感到特别困惑,人与人之间,哪怕极其细微的差别,也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距离。以写文章为例,你明明说的是东,有人看到的偏偏是西;你肯定了甲,便一定是在否定乙。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谓“断章取义”,所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谓“拿起半截就开跑”,恐怕不见得都是出于恶意,不在一个频道而已。
短文来源:《思想者书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