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以武犯禁。
规则,从来就是约束别人的,制定规则的人从来不在乎规则,哪怕违反了它,也会轻描淡写的掩盖过去。
想要全面理解一部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小说,对于大部分的中国读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不过小说所要表达的内涵,不会受到时空的隔阂;小说蕴藏的情感,不会受到国别或文化的不同而变质。
第一次读到约翰欧文的作品,前面半本的描写往往会让初读者生不堪卒读之感,但只要好好读完这本书,还是会有很多惊喜在等着你。回顾全书,更像是一本中国武侠小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者对善的表现形式和讨论内容都不尽相同。
先简单叙述一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跨度很长,从一战到二战都有涉及。长松子(拉奇医生)一生颠沛后寻得一处庄园,唤作圣云山庄,长松子乃一代名医,不过暗地里也有人称他为杀人名医。这长松子因年少时一念之差错失救人良机而耿耿于怀,一生不近女色,沉迷乙醚。长松子为人乐善好施,在圣云山庄之中收养诸多孤儿,如有良善人家,则为其一一择之,荷马就是其中一名孤儿。因缘际会,荷马学会了长松子的医术绝技,继而成人,不愿困居山庄。一日荷马于山庄之中结识华力坎蒂两位少年才俊,后得以跟随至观海果园继续探寻人生意义,以解心头困惑。而后,华力报国,荷马坎蒂情愫即开,诞下男婴。长松子因吸入过量乙醚亡故,荷马华力坎蒂心结释然,荷马重回山庄继承衣钵,英雄归来,华力坎蒂重归于好,算是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约翰·欧文,美国文坛响当当的人物,被文学大家冯尼古特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欧文行文大气流畅,布局开阔深远,无一处闲笔,时间跨度往往很大,犹如史诗一般。约翰欧文的作品对社会问题多有直接的反映,乐衷于探讨各种社会现实,《苹果酒屋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主要讨论了美国社会普遍关心的堕胎问题。在美国,堕胎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生命权,更是代表政治正确的立场。
关于堕胎:1973年的罗诉韦德案引爆全美民众大讨论,影响可等同于美国内战。1973年 1月2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后以7比2的表决,确认妇女决定是否继续怀孕的权利受到宪法上个人自主权和隐私权规定的保护,这等于承认美国堕胎的合法化。
拉奇医生行事不卑不亢,有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处事态度。 生命不该因为法律或道德的约束,而选择拒绝或迎接的态度。生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荷马在孤儿院一天天的长大,和拉奇医生可以用相依为命来形容。荷马成长的同时也让拉奇医生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生而不养或是先天堕胎,都是对生命的伤害。既然承担了这份责任,就不管是上帝的工作还是魔鬼的工作,都必须尽心尽力。
荷马成长的阵痛,是伴随着富兹史东的离去同时进行的。给一个孤儿痛苦的童年和少年记忆,不如直接让他成年,拉奇医生就是这么做的,指导荷马开始学习医学课程。 荷马在每晚的阅读过程中,也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模糊认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发育,荷马已不再是从前单纯的小孩子了,自我意识的渐渐觉醒,就在与女生部还有周围其他人的接触中缓慢萌发。 枯燥乏味的孤儿院生活压抑着孩子们的内心,狄更斯的小说给了他们每个黑夜的力量。 荷马抛弃了童年的自己,大声地跟史东告别,立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坎蒂与华力的登场,恰似一阵清风袭来,这两个人物的出现应该会给荷马带来另一段意想不到的经历和磨炼。韦尔伯拉奇与奥莉芙华辛顿似乎是同一种人,两个人的想法在某一层面上有着非常相似的契合。华力与荷马的相遇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究竟是命中注定的贵人还是万劫不复的一生克星呢?作者看似不经意的一笔荡开,必有其深意与安排,让人按捺不住想要探寻究竟。 荷马还是离开了圣克劳兹孤儿院,离开了所有人,韦尔伯拉奇医生,安琪拉爱德娜护士,美洛妮,孤儿院的孩子再也听不到荷马每晚阅读的声音。爱与被爱,终要放手,万般不舍,仍要前行。
苹果酒屋的规则,虽然常年张贴在墙上,但是工人们却没有一个人认字能看懂。工头罗斯虽然能看懂,但是他没点破说破,用自己内心的一套标准约束着工人们的行为。罗斯虽然对女儿有不堪行为,但他能恪守自己的规则,以死销罪,盗亦有道,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立体饱满,令人读之唏嘘。另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美洛妮,她自小就拥有独立人格,行为乖张却不失赤子之心。为寻找离开孤儿院的荷马,吃尽苦头,美洛妮身上有着坚强、勇敢、忍耐等诸多美好品质,同时也伴随着冷酷、偏执,作者将其刻画为一位不同寻常的女性,应该也是十分喜爱这个角色。如果说荷马等人代表的是美好的理想,那么美洛妮、罗斯代表的则是残酷的现实。
规则的怪诞之处就在于似乎界限分明,又似乎含混不清。规则被墨守成规者维护,又被离经叛道者打破。规则因为时间而变化,因为空间而不同。规则不是教条的,英雄懂得权衡变通。相信您如果读了《苹果酒屋的规则》,应该也会对规则有一番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