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何让一本书内化为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输出,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教授他人、作报告演讲、写读书笔记、实践运用等等,为了让书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不辜负自己付出的时间,我就先试着写一写读书笔记。
正好今天上午刚看了艾瑞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第一章,那就针对第一章的内容以及我的理解、感悟与思考写第一篇吧。在切入主题前,先说一下关于我的阅读的题外话。可以说,在真正地接触心理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还不错,原因在于上学时期,语文老师经常拿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而且语文成绩无论是较班内其他同学还是对于自己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是遥遥邻先,这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直到接触心理学之后,买了一些较专业的书籍,才知道自己读起来怎么这样困难。后来加入了熊猫书院,发现不只是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读起来困难,阅读其他领域书籍的时候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时常出现的状况便是浅尝辄止,书没翻到一半就搁置起来。连读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何输出,如何让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一度失去阅读的兴趣,但是又想到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因为阅读困难就放弃读书,放弃知识,后来我就挑一些简单易读、趣味性强、贴近自身的书籍来读,比如哲学简史,读起来就毫不费力。再有就是,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书籍或者自己在哪些方面遇到了问题,能够提供解决办法或者帮助自己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书来读,慢慢也就开始读懂了。那些专业性较强的书拿起来、放下、再拿起来、再放下,经过几次反复,也能读懂了。
而这部《逃避自由》一书,正是我按照自己的兴趣,顺藤摸瓜淘到的一本书。看了大概的内容主旨以及作者简介,感觉比较合胃口,又在豆瓣读书看了下书评,反映还不错,就拿在了手里。在这里提一下,为何要看豆瓣书评,有时候我会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力,经常是凭一己之见做出选择和决定,而且书拿在手里,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尽信书”。经常,当作者的观点明显跟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候,不去想为何不同,而是强迫自己接受作者的观点,这样就没有做到批判性地进行阅读,成了所谓的“书呆子”。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我看书之前会将这本书的主旨、作者背景、哪个流派、别人的评价等等都弄清楚,然后做出选择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为何选择艾瑞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这两位大家的理论也是我接触最多,有所了解的,想来应该易于接受。《逃避自由》一书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因为只是读了第一章,所以对于整部书的介绍就一笔带过。
作者在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加入法西斯,宁愿屈从、臣服、杀戮也不愿意追求自由?这个问题贯穿整个第一章,我也是以此为中心进行思考。这里,不妨直接把作者的结论说出来,哪些社会群体中存在的强烈破坏或虐待冲动之类的现象,便是对不合理的、有害于人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动态适应。为什么这样说,作者给出了理由,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诠释、说明、对比,得出社会环境不仅具有压抑功能,还具有创造功能,怎样理解呢?作者认为人的需求有最基本的生物化需求,比如饥、渴、睡,这些需求是每个人必须得以满足才能生存下去的,而另一些需求,比如引发人性差异的那些冲动、爱恨、贪求权利、渴望、臣服、沉溺与恐惧等等,这些需求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进化的产物。
其实在读一遍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作者的逻辑脉络,读着读着就觉得跑题了,作者究竟在说什么啊?提出了问题怎么还没解答就进入下一个问题了呢?这让我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叫《学会提问》,当然也只看到了一半。在决定是否接受或者不接受作者的观点前,先问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论题和结论?第二,什么是理由?第三,哪些词或词组意思不明确?第四,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问完这四个问题,你便明白作者在说什么,逻辑脉络是什么,具不具有说服力了。
写到这的时候,准备写一些文章中具体的子句带给自己的感悟,比如作者说欲同法西斯作斗争就必须了解它,良好的愿望并无裨益。让我想到,想要摆脱痛苦和恐惧心理,就必须了解让我痛苦和恐惧的事是什么,面对他,心灵鸡汤并没有用。比如作者提到,受压迫的人为了自由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政权,而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权,又对反抗进行无情压迫,破坏他们追求自由的权利,成为自由的敌人。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升职及团队管理的问题。
但是当我要展开的时候,却觉得我理解的太有限,很多感悟一瞬即逝,不值一提,真要拿到纸面上来是那么困难,再写就显得刻意失真了,失去了读书笔记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思维的限制,时常会对一个观念较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条道走到黑,需要时不时给自己敲敲钟,往回拉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