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的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我也曾痛苦过,当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成长的获得感,那是多么痛心的事!但恰恰是这五年的经历让自己变得更深刻一些,格外珍惜眼下的工作。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让自己进步最大的秘诀,就是上公开课,把每节课当成公开课去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写教育笔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想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晨读时间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语文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讲成语典故和寓言故事;晚上,还要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教育文献。
当读书写作成了生活,课堂成了生活,这里自然承载着人生的追求与梦想。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种人生,追求卓越也是一种人生。追求成功,并不是要迎合普遍认同的“成功规则”,或迎合某种当下时髦的理念,演译别人,而是要实现自己有“丰富的一种想法”。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不是要看他开始学历的高低,而是他是否有蓬勃向上的求知欲。学历虽不高,但只要通过广泛阅读,就能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久而久之就行成赋予身心的智慧。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晨读时间,我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语文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讲成语典故和寓言故事。晚上,还要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教育文献。写了几本个人专著,主编、参编多部著作。这期间我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成了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