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赶在清明放假人多为患之前出去踏青,借着周末闲暇,夫妻二人自驾游去了一趟安康,看了两日黄灿灿的油菜花,品尝了素有“小江南”之称的陕南风味小吃,提前感受了早春的煦暖。导致周一上班,整个人还有点昏昏欲睡困意难消。寻春之行的舟车劳顿让我几日没去父母家里,周三下午一下班,没有像平日那样直接开车回家,而是特意走路去了父母家。饭后陪父母闲聊了一会儿,就和母亲一起下楼散步。临出门,问母亲路线怎么走,往什么方向去,母亲说,出了小区大门朝南走吧,这样也能顺路送你回家一段路,你看天也不早了。
路上散步的人三三两两,母女两偶尔遇见熟人,简单打声招呼,脚下的步子倒也不慢。春分节气刚过,夜色来的早,走到县城的一处小广场时,我扭头对母亲说,“妈,你回去吧。你往北走,我往南走,咱们各回各家。”母亲应了声说好。我继续往前走,过了转盘十字,走上马路边人行道上,约莫走出有100多米的距离了,蓦地,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我想再多看母亲一眼。驻足回首,却发现母亲还站在刚才和我分手的地方一动也不动,脸朝向我离开的方向。已是华灯初上,母亲的身影映在微暗的夜幕上有些模糊,远远望去是那么小,那么矮,身边的行人、驶过的汽车从她面前不时经过,隔断了她的视线,可她还是固执的注视着我,捕捉着我渐渐模糊的背影。一瞬间,我的眼眶有些发烫,因为我的背上,落满了母亲的眼神,落满了母亲对女儿依依不舍和牵挂。想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彼时,我便是那追不上的离人。人到中年的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女儿也出落成大姑娘,长得比我还高出了大半头。可在母亲的眼里,我依旧是那个绕在膝下撒娇哭泣的小丫头,还是那个让她疼不够爱不够的心肝宝贝。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令作者怀念让世人唏嘘的是父亲的背影,而我却把背影留给母亲,留给了这个世界上最爱我和我最爱的人!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慈母一样,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抚养我成人,给予我她能给予的所有。不仅是我,我的女儿母亲也是疼爱有加。记得我刚入职不久,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那时,孩子刚满一岁,需要人照料,家里、单位忙的我焦头烂额。从老家找来的小保姆疏忽大意,加之没有经验,孩子趁她不注意爬到一人多高的衣柜上玩耍,结果手没扶稳,直接从柜子上跌下来,导致左手手腕处骨折。母亲知道后,心疼的直掉眼泪,和父亲赶到家里,二话不说,把还打着石膏挎着绷带的外孙女带回自己家,悉心照料,就这样一直把女儿带到三岁上幼儿园。后来母亲告诉我,帮我带孩子的近两年时间里,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特别是初期女儿受伤的那三个多月里,白天晚上,她和父亲更是寸步不离外孙女,生怕再磕着、碰着孩子的伤处,造成二次伤害。从女儿5岁上学前班,直到女儿转至西安上学,中间的5年多时间,女儿每天都是在母亲家吃午饭、睡午眠。女儿长大后,每逢寒暑假去奶奶家里,母亲总会塞给女儿三五百零花钱。母亲一边给孩子手里塞钱手一边说,奶奶年纪大了,不会给你买,也不知道该给你买啥,给你钱,你自己去买你喜欢的东西。
母亲的确老了,年过七旬的母亲,身体已是大不如前,冠心病、高血压之类的老年病让母亲整日与药为伴,用母亲的话来讲,就是饭可以不吃,药不能不吃。可即便如此,母亲在任何时候心里记挂的永远都是家人,哪怕是在自己发病身体极为痛苦的情况下。老公很喜欢吃母亲做的饭,说饭菜里有妈妈的味道,我明白这个“妈妈”指的是他自己的母亲。老公特别爱喝母亲熬的稀饭,称赞这碗稀饭即便是在外边的高档酒楼也喝不到。得到女婿如此盛赞,母亲为我们做起饭来就更加用心认真了,往往说好次日早上去父母家吃饭,头天晚上母亲就会专门打电话问我,明早想吃什么菜。但有一次,母亲心脏病发作,可她还硬是强撑着把饭做好,因为再过一会儿,女儿女婿就要回来吃饭了。看着一桌摆放好的饭菜,再回头望着斜靠着床头母亲因为心脏病发作痛苦的面容,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怜惜和不忍,哪里还能品得出菜味的咸淡。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给予了我全部的母爱,还把这份爱播洒到我身边,因为她明白他们是我爱的人,爱他们就是加倍的爱我。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竭尽所能的为母亲做着女儿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因为我觉得我怎么做都无以为报,怎么做都不为过,做的再多都不够。凌晨两点,央视《朗读者》节目里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的视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罢不由得热泪长流,难以自抑。感动之余,心里更多的是庆幸和欣慰,因为我还有母亲陪在身边,母亲还在用她的慈爱温暖着我。我还能和母亲面对面拉家常,还能吃到母亲为我做的菜卷,还能挽着母亲的胳膊一起散步。可偶尔转念想到,这些事情每做一次便会少一次时,心就觉得沉甸甸的无法呼吸。
母亲在,人生尚有归处。我为自己今生能作母亲的女儿而满足,我想对母亲说,如果来生遇见,我希望您做我的女儿,让我能够像您爱我一样去爱您!
2017年4月5日书
后续
这篇文章写了已经好几年了,从没想过给别人看,因为这是一直以来放在心底想对母亲说的话,只是用文字记录下来。前几日,女儿陪我去看了春节贺岁片《你好,李焕英》,本以为一个喜剧演员自导自演的戏就是一部时长略久的小品,不想影片短短数日票房就飙升到20亿,有人预测可能最终会突破《战狼2》。 不是电影拍的有多精彩多震撼,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戳中了中国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位母亲都是上帝派到人世间护佑孩子的天使。这部电影是贾玲为了怀念她意外离世的母亲李焕英而创作出来的,她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这部电影上。在拍那场医院和母亲告别戏时,贾玲一握住母亲的手就开始落泪,那段戏拍完,执行导演喊停后,贾玲一直哭了好久好久。观影结束,让我又记起了这篇文章,想起了我的李焕英。
《百年孤独》里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席子。”即使所有人都要我们直面成年世界里的现实和残酷,但父母依旧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港湾。不管我们多大,在母亲眼里,我们只是个做事毛毛躁躁的孩子。可我们终将长大,当我们长大了。他们却变回了小孩子。过去作业完不成,她说我笨,现在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我一遍遍的教她;过去考试答题总是忘东忘西,她说我是小马虎,现在她经常头上顶着老花镜满屋子找眼镜;从前把我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带我上山下乡,现在走路都摇摇摆摆,出门买回菜就说累。
越长大,和母亲相处的细节越会不经意闪现在脑海中,那都是最宝贵的回忆。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但我们从未做好跟他们分别的准备。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可是对失去至亲的人来说恰恰相反。单位的一位要好的女同事前些天请了事假,原因是家中年迈的老母亲因病去世。待她销假上班后,我去看望了她,因为彼此共事多年,我们之间私交不错。谈到离世的母亲,她顿时悲伤的无法自抑,即便是在办公室顷刻间也泪如雨下。她说,自己清楚生老病死是人生平常事,谁都无法躲过,可是临到自己头上就是接受不了,感觉自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转念想到,这个世界上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再也看不到母亲的面容,泪水就喷涌而出。回首,检讨自己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加之忙于照顾高三备考的儿子,而忽略了对母亲的陪伴。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是心底最深的痛。
俗话说,抱起孩儿想起娘,只有在自己做了母亲的那一刻才知道,一直的一直就有一个人爱我胜过一切。只要健康快乐就行,这是李焕英说给女儿的,但又何尝不是天下的儿女说给自己的李焕英听啊!
2021年2月18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