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年前就是罗辑思维的粉丝,自然也是得到的拥趸,在得到的27个订阅栏目里我订了15个。尽管这么多的栏目,让平常工作繁忙的我,不能够一一细看,有些甚至不能听一遍,但我还是觉得每个栏目都是非常值得听读的,只是食多不化。在这些众多的栏目里,感到各位老师们非常的认真、用心,把自己的真家伙都拿出来了,除了订阅量过十万的F4(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李笑来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刘润五分钟商学院)外,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吴伯凡老师的日知录,宁向东老师的清华管理学,王煜全的科技知识前哨都是每篇必听的,包括已经结束的雪枫音乐会和樊登读书,遗憾的是反复读研的很少,一字一句逐一精读的更少,那么多精彩的留言看的不多,自己留言更少,这也是我要改变的,留言是更深入的学习。目前想订还未订的是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张潇雨的商业经济经典案例,真是多的看不过来,也到了必须用方法进行取舍的时候了。
昨天,2017年8月10日,得到上的万维钢精英日课结束了,最后一课的题目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又是平淡中精彩的一课。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很期待9月18日的精英日课第二季。刚好马上要交作业了,我就把这一年听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一些感想,把印象最深的几篇文章的感受与007的战友们分享一下。其实万老师的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有极大的价值,都值得我认真阅读,反复听。万老师的精英日课介绍了西方世界最新的认知科学领域里的书籍,涉及面非常广大,从宇宙宏观世界的暗物质暗能量到原子、质子的微观世界,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波恩的量子纠缠,从人文学课无为、意会、反脆弱到行为学课的巨人的力量、决断,从影响人衰老的细胞染色体端粒到影响我们个体行为的巅峰表现…无不挑战我的常识和认知,给我心灵巨大的震撼,他也用最新的认知颠覆了他自己引以为豪的“用理科生思维解释世界”的单纯与自信,这也同样摧毁了我这个理科生固有的简单观念。按照«巨人的工具»高手训练手册1中所列的“对哪些文章感兴趣,有价值,值得反复阅读或者聆听”的标准,就是不要听从大脑的判断,而是听从身体的判断,身体的反应,那就是你看了或听了后:1、不由自主地笑了;2、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3、肾上腺素激增。根据这三条标准,能在我身体产生反应的万老师介绍的文章真的不少,最让我有反应的是:日课218的宇宙的视角;日课178的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日课154高手修炼手册2:指挥官的派头;«巅峰表现»的完结篇: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当然精英日课绝不止以上这几篇,但这几篇确实让我收获费浅,顿感视野和胸襟豁然开阔,大脑和身体装备陡增,甚至信心满满。
首先最令我感激的是«宇宙的视角»的结尾,在六十亿公里外的旅行者航天器的照相机镜头下,我们居住的地球宛如一粒白芝麻,那么渺小那么不起眼,那颗小小的亮点,在万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抒情下,我第一次为广袤无垠的宇宙和我们正在居住的地球而感动,莫名的感激之情像电流传遍全身,让我情不自禁的满眼泪水,我为自己的反应感到吃惊,在看留言时发现与我同感的还有不少,甚感幸慰。
成日课178的大事者怎样才能不纠结,告诉我们决断的三种方法在具体实践中非常有用:1、设立反对派。让它专门给你提意见,找漏洞、找茬,防止“确认偏误”式的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法,这一点在企业决策中尤为重要。2、从远处旁观或者用旁观者思维。具体做法是10/10/10法则,我们分别用10分钟、10个月、10年三个时间尺度在远距离去考虑一个问题,你会大吃一惊的发现自己,短期情绪的影响是多么的严重。也可以用旁观者思维的方式,把决策者的角色换着是他人,你来帮他做决断会怎样,结果与你自己去做大相径庭的。3、考虑价值观。做事做决断的时候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初衷和初心,看看我们已经随波逐流多远了,这时问一问自己,我们出发时的目标与现在是否偏离了很远?以上三种方式我都有机会试了试,感到特别有帮助,在我的工作例会上也分享给了我的属下伙伴们,一一分解我的体会。
日课154指挥官的派头,给我的震撼也是巨大的。首先是:自律带来自由。这很颠覆以往的概念,我们常将自由当作自在不受约束,当作任意和随意,当作有多项选择。真正的自由是一种自主的能力,一种自主选择流程的权利,一种在固定刻板的自律下获得的多样性。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给自己定下的几个固定要求分别是:1、每天25个俯卧撑,开合跳100个,深蹲50个;2、半小时的英语流利说,半小时的看书;3、每天回家陪老妈走路,走路时不分心,不听手机任何内容。其次是:极端的所有权--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事情我负责。这是团队领导人必须拥有的绝对控制力,控制一切,为结果负责。这一条我也让属下好好理解并严格执行,对结果的极端负责是自己的最有价值的品牌。第三是:谦卑。要求领导人要不时地评估自己,用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旁观自己,时常跳出自己的身体,去观察自己,问自己:我是不是生气了,态度不好?我是不是感情用事了?我是不是太骄傲了?这一点太有用了。很多年前在看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小说«理智之年»时,书中主人马跌就经常会感到有另一个我在旁边看着自己,让他不能全心的做事,甚至做爱也不能专心。这个小说的情节我早已忘记,但这种体验的场面感一直影响着我,不过小说内容反映更多是生活的沉闷与龌鹾。但万老师介绍的谦卑是不同的,是积极的自我控制。我现在经常提醒自己在遇到问题、需要用情绪时,会有另一个我站在旁边看着我,你又激动了吧?你又不礼貌了吧?你说话那么大的声音干吗?你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了吧?要冷静,要想方法,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这样的旁观者告诫,会让我即刻警觉起来:别任性,别放肆,想办法,同理心!
最后的完结篇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也是充满了能量和理想主义情结,理性的驱动,科学的妄想,自我的超越让我感到荷马史诗般壮观与辉煌。我还是喜欢文章里引用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不知道在我还算年富力强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幸运,发现自己的使命?期待着,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