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完成了单位交办的一系列应收账款清欠,新案4起,旧案1起,备诉2起,漂亮、高效调解结案2起!工作及个人成长收获颇丰,特记文自律:
一、主动承担责任:
不管是何原因导致欠款,证据材料是否齐全有利,告诉自己:既然移交到法务,那就拿下它!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攻坚。其他环节的未尽全力或对方单位的极不配合,相反应该催生自己的动力:这不正考验我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嘛!
人生而有惰性,面对自己利益事务尚且偷懒,何况公家?但哪怕敷衍了事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组成我们自己有限生命的点滴金贵光阴。
让每分每秒无悔于一辈子。
二、延迟满足:
有的人连轴转,有的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刷完手机、追过剧可能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我埋头苦逼一份一份整理有用的材料,把不相干的剔除,好容易厘清思路抬头,虽然疲倦,但心情却很舒畅!补正一个证据,找出一条疑点,受到一丝启发,莫名的喜感。然后觉得再大的任务都是可控的,早准备,早计划,我的几次连续出差和夹杂其他零碎事务的处置并未出现大的冲突,这种先苦后甜的掌控感越来越上瘾。
三、高锚定达成最佳结果:
每次谈判前,我有一个甚至高于期望值的起始点,比如:欠款本金和诉讼费除外,到底要求对方承担多少违约金、可接受的付款方案之类,不仅心中有数,还得不断暗示自己务必咬住哪一个节骨眼,坚持到底,只要我不退让一定是可以争取到哪些利益的。
从半虚实的层面、从年初老板既定最后通碟的高度,甚至从大而空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角度,传达给对方一个我方已无路可退、袒露底线的深刻印象,一来明确告知困难、二来消除万不得已、才上法院的不友好、三来为利益最大化赢得基础空间。
四、忍让与克制:
任何时候,严谨、谦逊都是待人接物的要紧点,尤其是得理要饶人。
怎么样让自己的不卑不亢为对方所接受,消除原告硬邦邦的立场,增强过程中的弹性和灵活度,还真是不好把握的事。
感觉自己今年正气更足,但咄咄之态有所收敛,话要说到,却不能一直僵持,调缓和可商量多了。
或许,阅历积累的正是打太极的才干吧。
下次笑容再灿烂点就更美啦。
五、爱自己,爱他人:
一直遇到几个部门合作的难题:
1.财务会计更换频繁,没人算违约金,结算和已付款凭证也是迟迟不能提供。
2.办公条件不给力,繁多复印、盖章等需送写字楼。
3.多为外地法院,差旅、时间成本更大,案件之间调解、开庭、执行等对接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
4.合同约定的其他影响结算的证据要安全部门和分公司搜集,来回耽误。
我的应对是:
1.自己一笔笔对账,自己兼财务,算好违约金只让财务审核盖章;利用调解优先、举证期限先立案再补资料。
2.多任务并行,理材料时分类和标记更用心,哪张要复印几份、哪种要先补全、哪张盖章+法人签名不能少门儿清,利用其他碎片化往来总部的时间或者无需返工一次性请求他人协助顺带就搞定本来要专门跑几趟的工作。
现在想来,我居然能做到随走随取要两边传递的每份案卷,没有错漏混淆,真是脑子越用越灵清呢!
3.提前一周了解当地有无特殊手续、路线规划详细到地图查询截图、滴滴预约等。除了执行一案申请书条目修正及赶一年有效期连跑2次之外,都很精准。
4.有个案子只花了一天时间完成资料准备、盖章、立案全流程,创纪录了。
五、独立自主:
之前也习惯于左请示右汇报,但我今年突然冲破这种理所应当的定势,以自己入职十余年的资历和厚实的道德责任感决定,拿出相信领导会答应的方案或结果,尽量不打扰上司,自己拍板!
比如:基于信任和开庭期限,先撤诉;调解协议我方先盖章并主动送达;因法官计算误差零头诉讼费让步等。
这样,不仅成就感爆棚,还显得自己更懂规矩了。
结语:
似乎,反思追问经验,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倒还符合最近《少有人走的路》这个心智成熟课程的,岂不幸哉?
这也许就是总结回顾的意义吧:一些好的一直在做的东西更要持续下去。
几近完人和全才的王阳明大师曾这样教诲弟子: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上文大意是:平叛剿匪这种具体任务其实还是容易的,关键是引申更深一层,要破除诱发百姓造反之心的根源,更要求人人注重自我提升与修炼。一旦降服了最大劲敌——自己和不安分之心,战胜外敌自不在话下。)
当我们不再害怕眼前被动承受的糟糕的一切,如果有一种勇气迎上去,就会丢开原本耸耸肩无能为力的巨大困扰,把注意力转向“我还能做什么?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当我们以更高的山为参照,才发现攻克一座高地只不过是个“合适偏高”的目标罢了。
这不正是高效能人士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吗?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建议去拥抱“不确定性”,如果扪心自问,你很确定根本无法继续或胜任你的工作,那就离开它;你认为也许可以再试试,那就抓紧做了再说。而对于尽人事、听天命的未知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欣然接受。
首先,你知道这是个问题,并将其视为问题本身,就是跨出开始连接这一问题或其所指向对象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就不再那么难了。
换一个视角,跟自己深入对话,端详诸如工作、生活当中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讨厌、不讨厌的人、事、物,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决定以己悲或者不以物喜。
它所留给我的思考,不会是我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的枯燥过程,而仅仅是“如果……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