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大学的时候,我问我闺蜜小誊,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没有半点迟疑,“当然是我妈啊”。
“为什么啊?”我问道。
“因为我妈懂得吃大亏,还会化敌为友”小誊的表情就像QQ表情里面那个戴着黑色墨镜迷之一笑的表情。
她反问我,那你呢?
“我奶奶”,“虽然没你妈有生意头脑,但她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少女心”。
▼▼▼
小时候便是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的,日子虽然没有现在过得舒服、方便,但却是最开心的时光。童心便是从那里开始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放了学去鸡院子里面捡热乎乎的鸡蛋;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在五谷丰登的时候下雷阵雨,家里就4个人,2个老的,2个小的,所幸隔壁的邻居每次都会来帮我们一起抢雷阵雨(在下雨前把晒出去的所有粮食收回仓内)。
可邻居也不是每次都善意满满的。小时候喜欢看电视,可我们家没有,我和妹妹就喜欢跑去隔壁邻居家看。一来二去多了,邻居家的爷爷开始厌烦了吧,终于在我们共同的院子里面筑起了一道“城墙”,还多了一道门,门里面是条看门小狼狗,别看它小,可会叫唤了,人还没靠近,它就开始打起小报告了。
渐渐地我们也有自知之明了,明白邻居家可能不欢迎我们。奶奶看我们很沮丧,就说:“电视啊,都是人演出来的,晚上叫你爷爷给你们演,保证比电视还精彩”。
那之后只要爷爷奶奶有空,他们都会给我们讲很多故事,大多都是川剧的一些桥段,什么穆桂英挂帅啊、薛仁贵啊、龙门二十四滩啊、哪吒剔骨割肉啊等等,包括一些神话鬼怪之类的。爷爷讲得很生动形象,高兴的时候还会唱上两段,只要这个时候奶奶看爷爷的眼神就是满满的崇拜和粉红色爱心。
即使家里并不富有,但内心从未贫穷。记得小学学完一篇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文章后,我奶奶告诉我说,她听她的奶奶讲,如果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偷偷地潜伏在葡萄架下就能听见这对情侣的对话,还问我想听吗?我当然想,到不是听情侣的对话,而是能听见神仙说话,那不是一件很牛逼又刺激的事?我使劲点头,但事实证明,那天跑到我们后院的葡萄架下面坐着,除了天上的星星,一身的蚊子包,那就是田里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我很失望,奶奶却对我说:可能是我们家的葡萄架太小了。
现在我长大了,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了解了唯物思想,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虚构的,是假的!但我非常感激奶奶陪我“胡闹”,让我从小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叫“希望和美好”的种子,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无趣、呆板、现实、残酷,比如没钱买电视,我们可以听爷爷讲故事,还可以提问,非常有趣;比如奶奶知道我学了那篇课文,陪我去葡萄架偷听,而非去抨击反对它,这个举动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的内心会变得美好。
苦中作乐,不乐也乐。就像谢丽尔《向前一步》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当你很生气的时候,你假装不生气,1个小时后你会想“我刚刚为什么会生气”。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我暗示”。朗达.拜恩的《秘密》一书中其实就是不断的自我暗示,使得在逆境的人逐步走向顺境。
▼▼▼
奶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那么温和。爷爷是30年代出生的人,大专文凭,空军招募的时候由于体检不合格被刷了下来,后面娶了小他16岁的奶奶。奶奶虽然年纪比爷爷小,但是比爷爷成熟多了。爷爷一直在念书,从来没有做过农活,结婚后全靠奶奶一个人指挥,奶奶做得忙不过来,又没人帮忙的时候就会对爷爷一腔怒火,“你说你读书有什么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你!”有时候爷爷会闷声不吭,有时候气急了也会还奶奶一嘴:“谁像你,小学三年级都没毕业”。
后来爷爷在生产队谋了打米的工作,按理来说那时候家里应该不会缺米,毕竟你天天帮别人打米,捡也得捡点回来吧。事实却不是这样,爷爷是个特别刚正不阿的人,利己损公的事情绝对不会干。可是吧,你不干,自然有人干,然后就把这锅往爷爷身上甩。那时候还是实行的公分制,还没有按劳分配。
生产队负责人说:“你今天要么把米交出来,要么就扣你5个公分”。当时是凭公分分粮,这不是往死路上逼吗?爷爷拒不承认。那些人看从我爷爷这里问不出什么,就所有人都跑到我们家去闹,一群男人把我奶奶围住,不准她走。当时我奶奶背上还背着我三爸,男人们的质问声,孩子的哭声交杂在一起,奶奶瞬间就崩溃得哭了出来,那时候的奶奶才20出头。一边辩解一边抹泪,可那群人一点都不肯放过我们。奶奶见没有办法,干脆豁了出去,嚎啕大哭,并指责那个陷害爷爷的人不要脸,其他人虽然没有立刻就相信,但多少开始怀疑那个人了,后面还把背上的三爸扔给其中一个人说用来抵公分,甩下一句:“逼死我们,你们有什么好处?”就走了,抱孩子那个人赶紧把三爸还给我奶奶,就带着人走了,听奶奶说,后来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
现在奶奶老了,可心理年龄感觉比我还年轻,特别爱看偶像剧,她的偶像就是赵丽颖。她并不知道她喜欢的人的真名,只知道薛杉杉、花千骨。每次回家,奶奶都在看《杉杉来了》。我问她,“你翻来覆去就看这个,不腻吗?还没看够?”奶奶这时候就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不好意思的说:“我喜欢那个封腾,长得很帅,很有霸气,就是不爱笑。你不知道,他喜欢薛杉杉得很,还给她包了个鱼塘。”我心里默默明了,原来是鱼塘。小时候奶奶可是对生产队的鱼塘眼红得很啊。
经历了世界的冷暖调、黑白色之后,奶奶依然喜欢“粉色”,那种美好而轻柔的颜色,直到今天她依然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少女心,快乐自己也温暖别人。
把坚忍的一面都藏在了柔软的粉红色下面。
这就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的奶奶。
最后,希望奶奶长命百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