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7日这一天,有幸得以加入在本市的第二个读书会。参加之前稍有忐忑,遇见之初颇为欣喜感动,随即下定决心好好追随。
这是一个有关人文素养的读书会。加入之前,很惭愧地说,我在人文素养方面的阅读少得可怜。也许可以用“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较少”这样的借口来狡辩,但其实就算有大把课余时间,过去的我也不太想将其花在阅读人文素养类书籍方面。或觉得这类阅读普遍艰深晦涩,难以理解故敬而远之;或浅薄地认为这类内容似乎都关乎常识而不觉有必要深究;或认为法治、民主等话题离我较远,即使钻研深入,似乎也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不愿研读。
的确,人文素养类阅读可能会探讨人与自然、他人和自己如何相处,以及人生的意义等话题,或许是人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很多人都可以就此侃侃而谈,有些主题则更贴近常识。可是在自己思考不清楚、或者不知道思考的是否合理的情况下,阅读前人智慧才能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检验、扩充、重整、升华。
而那些艰深晦涩、看似离日常生活较远的知识,在一片太平之时或许不会出现在生活里,而一旦个人生活被卷入类似话题中,很可能会因缺乏平时的人文素养培养,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产生不恰当的反应,以致身心受损。
况且,丰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助于形成完善、稳定的人格。
如同书中序言所说: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精神的追求,而精神的追求,说到底,就是对生命、人生“意义”的寻求。而这样的意义寻求,不可能自发的产生,而必须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进行意义的引导,完成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的精神蜕变。
不做这类阅读,也不见得就会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思考这类问题,成为一个乐呵呵的呆萌,在生活平静之时也可乐得安宁,不妨碍他人(但一旦遇到挫折或困境,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困惑);并且人们也可以通过常识、生活经验、日常的思考和观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人文素养。但只有辅以阅读前人经典,方能加快培养进程,时刻反省校准培养方向,否则,很可能因自我认知不足及学习对象不当而难成系统,甚至偏离正轨,形成偏颇、不恰当的三观。
总结来说,阅读是掌握人文知识的最快速、最可靠的途径。
同时,老师在书中也说,
“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
学以致用,方能知行合一。阅读与实践相辅相成,互相增进。
周六是读书会的第一次活动,除了介绍作者的生平,也由某位老师做了导读,而这位老师正是我在公司的一位领导。相比叫“领导”,我更喜欢称其为“老师”,因佩服其情怀和才华,也不希望给读书会活动带来太多官僚气息。社群的姐妹们在群里转发了活动宣传稿,读到这位老师的名字就觉眼前一亮。因不在同一部门,平时几乎没有交集。只因某次跨部门会议,给他发过邮件,在会议上瞥见一眼,只觉其气质儒雅,但也没有任何交流。此次来读书会,方知他是读书会的创始人之一,对建设组织、传播作者思想、宣传人文素养的工作很是上心,将其视为事业,在公司的工作反而只是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在场也不乏其他事业较为成功的企业家,平日喜好读书,而且是喜欢做有深度的阅读,而非讲求时效性的工具化阅读,令人感动。
我们社群的一众姐妹在读书会初次亮相,也给大叔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欣赏我们对读书和社群活动的热情,希望我们常来读书会做深度阅读,培养自身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去影响他人,尤其是下一代,还逗趣到“妈妈强,则国强”,其实我们姐妹们也是这样想的:)
2015.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