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参加了一个读书观影小组,答应每月按时完成一篇文章,三个月了,似乎没有按时完成过。长假阴霾,想补一下作业了。而当我一心一意地坐在电脑前,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发现几乎快要丧失了大篇幅书写点儿什么的能力。
与十年前相比,阅读已经成为了无所不在的事情,并且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书本,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融入到了我们的手机、电脑、PDA中……而我们每个人,都从一个单纯的阅读者,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阅读,也无时无刻不在写作的人,那些铺天盖地的微信、微博……“速食阅读和写作”使每个人失去了追寻古老、优美的文字,也失去了理解那些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的耐心。
还有买书,也不再如以前“逛”书店那般满怀希望,希望能够不期然找到那略带墨香、泛黄纸张的心仪——就在刚刚,京东的快递小哥又准时的送来了2本书,让我不禁怀念起书店来。
书店贩卖的是书籍,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记载。通过这样的方式,人类摆脱了时间的局限,实现了与前人心灵上的沟通、智慧的延续。书店收容着出版时日极不一致的各色书籍,呈现出极丰硕极细致的各自时间层次,最像时间大河的一条街,更像人类智识思维的完整化石层排列在书架当中。置身书店你所感受到的不是书本的罗列,而是优质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生活。
幸福没有放诸四海的标准。但研究幸福学许久心理学专家陆洛教授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定义,她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正面力量,是一种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越来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充斥着生存压力与家庭压力,幸福成为遥远的感觉。一杯咖啡,一个悠闲的空间,一顿用心品尝的料理,都会成为“幸福”。
曾经有这样一群读书人,在中国千年传统的教育下成长,又远渡至欧洲,深陷至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而不可拔,更将中西贯穿于一身,将游走文化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他们学成回国后,作为中国20世纪文化推广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读书、写书、创办“使人民觉醒”的杂志,介绍西方理论,他们举办学术聚会,醉心于文学之间,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各类书店。收藏涵盖各种语言的书籍。
时间过了近一个世纪达到了今天,这些大师级的前辈们所倾情的那些文字,指引着我们脚步跟随。当手捧一本《东京梦华录》抑或是《追忆似水年华》靠坐在沙发上,恍然间时光与空间都凝固在了前辈的书房内,我们与曾抚慰过前辈大师心灵的书籍同在。时间,只有在打断时、在颠簸之中,在参差错开的间隙里,才彰显着它丰硕的变化层次。“你真美好,请你驻留”——歌德说,当你情不自禁讲出这话,便是魔鬼梅菲斯特现身要拿走你灵魂的时刻了。因为,我们再回不去那个舒适没摩擦力的整体大节奏里了。
可能正因为这样子,在眼前变动不居的喧哗万事万物之中,总想找到某个东西是驻留的、不会变化的。通常这种时候人的第一感选择总是爱情,一种正常时候我们晓得像箭矢般飞逝最快的东西。“但爱情同时黏贴着个狡狯的神话,总是和黄金、和钻石、和星空诸如此类惰性坚硬而且闪闪发亮的东西联在一起。我们要自己跟着相信,在它狂乱善变的外表下一定因此戏剧性的包藏了一个最坚实不动的核心,像台风那样。爱情终究不会是真正的答案,它的真正功能其实只是安慰,处理的是我们的孤独。”庄子比喻说这样的感受,是野马如尘埃。
于是,所值得珍视和认真捍卫的是:相信美好、相信知识、相信经验,相信进步是人类认真使用脑子的可能结果,时间则是必要的代价。激情和狂暴不足以让美好的结果更快呈现,只会徒然带来伤害和步伐的偏斜踉跄。而给人带来坚毅和沉稳的,现在看去读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忆进入了那段读书的时光。总是这样,“一棵老树砍倒了,我们才发现它的存在;一家咖啡馆关门了,我们才开始回想和它相处的时光;一条美丽的胡同拆掉了,我们才开始为它写诗写小说、找过去不经意拍到的老照片,甚至真的画出它来。”
终究我还是没有写出点什么。
读书的时光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