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78,5-5-2,滕文公章句5-2》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乙未日,腊月十一,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一.直道、直言。
夷子第一次求见,孟子托病婉拒。又有一天,夷子再次托徐辟帮忙引见。
孟子对徐辟说,夷子再来求见,他的心意确实是诚恳的,这次我可以接见他。但是,儒家之道和其他学说不同,"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孟子这里提出儒者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直道、直言。也就是不绕弯子、直说了。
可是,他分明先是婉拒、后则直言,并不是一开始就直言啊,这不是行为和言语矛盾吗?这不是前面做的和后面说的矛盾吗?
看似矛盾的只是表面,实质的内在逻辑上并不矛盾。儒家的直道直言,这个原则适用范围是成人世界,而且针对的对象还要不超过五伦范围,也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和朋友。既使在这个范围之内,又有进一步的把握,比如说处理君臣关系的时候,孟子说"非大人无以格君子之非",意思是说,只有大丈夫才能做纠正君主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理不是空洞的说教。道理之为道理,只有有具体的作了人格背书的道理,才是具有示范作用力的可以执行的道理。这说明,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直言,也不是对任何人想直道就有资格直道的。中国人的直道只在社会伦理的范畴之中适用。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导。
有人觉得做人就该有啥说啥,不该区分对象,不该区分远近亲疏,应该秉承一贯不变的原则,一视同仁,对所有人都用一个原则对待,这样才是"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这也是墨翟学说的核心所在。那么,是这样吗?这也正是简单粗鄙的现代人的毛病。用一个死的道理用到所有的对象身上,这样看起来既简单又"真诚",可这是用来对待物理的、无机世界的"定理"思维,用同样的思维处理人文的、活生生的有机世界,就变得毫无道理。这种所谓的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道德的规定性",也就是口口声声的那些个原则实际上是徒有其表的,也就是说,听上去头头是道,但实际上的内容却是空的。所以,我们听起来觉得"好有道理"的这个原则、那个原则、一大堆原则来原则去的,其实根本没有具体的内容,也就没有实际生活中的操作性,只能放在口头上说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只能活在表面上,而不能深入到活生生的生命的世界。
当夷子第二次求见时,孟子采取直道直言的态度,这已经是一种意味了。
孟子决定指引一下夷子,所以他说:"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杨伯峻先生译为:"不说直话,真理表现不出,我姑且说说直话吧。",在这里,杨先生把"道"译为"真理",比译为"道理"好,但是不如"正理"显出孟子的精神,或者译为"天理"也能部分反映孟子的意味。杨先生此译虽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局限,但已尽现高明。
二.双关语与原著。
"我且直之",既有"我姑且说说直话吧"的意思,又有"尽言以规正他吧"这样的意思。一经用现在的白话翻译,只能在这两种意味中硬生生地剥离掉其中一个,所以说,如果只阅读经过翻译的白话文,免不了损失这种双关的意味。我是从读不懂文言文,用一年时间日课,可以脱离译文直接阅读文言文。一年,可以做到。这就好比阅读西哲著作,读原著好呢?还是读翻译的著作好呢?同样的中国字,文言文和白话文竟有如此差异,就可以想象中文和英文以及德文之间的差异究竟要大到什么程度了。先花四年时间拿下英语,也是每天一小时。目标是阅读原著。
这都是中间的客栈。终点是原著也丢掉,即王弼所言的"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直接进入意识世界,听那弦外之音,无声之言。
三."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孟子说,我听说夷子是墨家的信徒,墨家办理丧葬,以节俭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薄葬来改革天下,自然是认为不薄葬是不为贵的;但是,他自己埋葬他的父母却相当丰厚,那便是拿他所轻贱所否定的东西对待他的父母亲了。
四.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夷子学于墨子,固然是他的心有所遮蔽不明,而他的做法反映出他的不忍之心,又是他的心有所明亮的表现,所以,孟子以其有所明处入手点拨夷子,希望他自己反归本心,自己有所了悟所学之非。
这话透彻。
事实上,我们是不能"说服"任何人的。我们说什么都没用,唯一有用的只有当事人自己的行动和当事人自己的体悟。"人能弘道,道不弘人",世上所有的真理就在这儿,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关键在于当事人自己是不是立志求道,当事人自己有没有行动,当事人自己悟到些什么没有。指路可以,路要靠自己抬脚起步,终点要靠自己走到。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