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博,ID:星光下的丑小白,文责自负。
需求很重要。因为它是个体行动的直接原因。个体产生了哪些需求,并选择践行哪种需求,决定了个体的人生。同样的,人类决定激发哪些需求,践行哪些需求也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因此,需求从来不仅仅是刺激经济的工具,它从来都是一个个体和族群需要正视的、有关命运的、最重要的选择。
一、需求
通常认为,需求源自个体内在,是内在本有意念被外界激发而出的产物。但我们的意识本身就是内外部信号交融的产物。我们的需求在长期来看,无法脱离外界信号对自身的渗透影响。但在具体某个时点,我们的需求却既有可能来自于外界信号的直接刺激,也可能出自内在精神世界长期酝酿的爆发。
二、人类需求的演变
(一)人类需求由简单到复杂
最初,需求很简单,人渴了需要喝水,饿了需要吃饭。人类需要的简单而直接。
慢慢地,需求开始变得复杂。人们想要做的事却被另一些不想要做的事覆盖,想要的东西要用另一些不想要的东西交换和替代,并且这种想要和不想要之间的界限也渐渐模糊。人们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混淆和替代模式,甚至开始主动将那些自己不想要的事物和行为也称为需求,只因为他们有可能换来自己想要的事物。
再后来,人类开始人为利用需求,并对需求进行篡改,比如伪造需求、掩盖需求、扭曲需求。当然在众多篡改需求的行为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刺激个体,诱导其生成冗余需求。人类开始利用自身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漏洞,人为制造信号,刺激诱导需求,半迫使半引诱,让个体认为自己真的需要某些东西,即便个体原本并不想如此,即便个体实际并不需要。这种扭曲、诱导需求的状态几乎成为了整个族群的常态。它逐渐覆盖了个体大部分的日常所需。
这就是人类需求的演变过程。
(二)自身内在需求和外部赋予、诱导的需求
还原人的真实需求,我们实际都清楚,即便都被称作需求,但我们发自真心想要的,和我们被外界强加的、或被外界利用生理和心理机制诱导激发的需求,终究不同。
前者始发源于内在,无论是我们的躯体本身还是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需求切实存在。因此,内在动力更强;
后者,又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我们本身没有这种需求,但是出于某种潜在的交换意识,我们为了实现自身的其他需求,而产生了某种我们本质上并不必要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大多是外界的人、事、物赋予的。
第二种是,外界信号堆积产生的效果。这些外界信号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利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来诱导刺激个体产生冗余欲求。所谓冗余欲求,就是在通常的情况下,个体本不会产生该需求,甚至也不可能产生该需求。但由于信号的渗透,让个体对自身躯体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了认知偏转,使得个体产生了不必要的附加需求。
表现在躯体上,个体会因为自身享受美食的欲望而购买远超出自身所需的食物,会因为对自身躯体的不了解购买实际对自身躯体毫无用处的东西。在心理上,表现为,信号的渗透引导个体修改安全感边界、催动好奇心,激发原本不会产生的欲念,甚至偏转个体生命实现的规划等等。这些实际都是扭曲性改变,它们转换了我们需求的本质,即对自身躯体和内在的实际有用性。
审视当前社会,我们会发现,人类实际是先用信号扭曲个体的心理边界和心理预期,再用物质填补这些被调整后的空白。但物质的替代无法满足内在精神的需求。因为我们实际上需要的并非物质的填补,而是精神上的满足。以物质填补精神,无法实现真正的满足,只会让人陷入持续追逐状态。这种行为,在个体层面,使人变成欲望的怪物和奴隶,在族群层面,摧毁我们族群未来真正应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站在世界和自然角度,我们在无端破坏和耗损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种行为都是既愚蠢又无效的,只是人类的自我伤害。
如果从作用上看,我们自身发自真心想要的需求,在得到满足时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内在的快乐和躯体上的物质满足;而外界强加的需求对我们来说,只是任务和工作,无法让我们内心真正开心起来。至于那些外界利用我们躯体和意识的机制漏洞写入信号,刺激诱导产生的需求,大多数只能让我们内心获得暂时的满足,很快又会被遗忘。而这些需求对我们躯体的真实影响实际也很难评价和衡量,很多时候甚至是过量和有害的。无论是哪种,这类外部施予的需求实际很难真正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实现我们对内在需求真正的满足。
因为这种区别,为了方便讨论,我将在下文将人自发产生的需求称为“自身内在需求”(以下简称“内在需求”),而将外界利用生理、心理机制诱导产生的需求或者直接强加给个体的需求称为“外部赋予、诱导的需求”(以下简称“外部需求”)。
请注意,这种划分仅仅是出于便于讨论的目的。事实上,内在需求也往往是过往内外部信号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根本上,内在需求也无法摆脱外部信号的渗透影响。但站在具体时点上,个体总会有自身的意愿和倾向,有真实需要和冗余需求的区分。以此来划分和讨论,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需求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
三、自身内在需求
(一)自身内在需求
为了便于讨论,在此我将在某个时点,人类自发产生的需求称为“自身内在需求”(以下简称:“内在需求”)。人类精神和躯体的大部分原始需求都属于该类需求。
(二)天然的内在需求产生机制
1、根本:一切的需求都始于精神世界的立足点
在前文中,我们谈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内容包含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的每个层次又包含了诸多不同的理念、人、事、物。这些大大小小的具体“点”,成为了个体生命中内在精神的立足点。人通过它们确立了精神上的自我,也因为对它们的维护和追求产生了需求。
如果一个生命在内在精神世界,失去了所有的立足点。他就会发现,所有的好坏、善恶都变得没有意义,进而他就会开始质疑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无意义感也就随之而来。与此相应的,人会失去内在精神需求。
这些精神的立足点可以是各种精神理念,可以是自我,可以是族群,可以是他人,甚至可以被凝聚到某个事物上。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亦可能单独存在于个体的内心。
个体更看重哪个立足点,往往就意味着个体在哪方面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
2、精神世界的四层次必然引发各自天然的基质需求
在前文,我们提及,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主体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只要存在,就天然会延伸出某些需求,或者至少是需求的基础,在这里我称之为“基质需求”。
(1)本真引发了个体回归纯粹、真实、自由的基质需求
本真是我们最原初、最纯粹的意识源头。它在我们意识深处深藏,很多时候并不真实体现出来。但它会引发个体回归真实自我的渴望,引发个体希望纯粹、真实又自由活着的渴望。这些渴望就是本真的基质需求。
(2)精神内核的存在引发我们捍卫和实现精神内核的基质需求
精神内核是支撑个体生存的内在核心动力,是剥离一切后等同于自我,或即使超越生命,自我仍然想要维护的信念诉求。因此,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时间点上,存在精神内核,必然会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或者捍卫我们自身的精神内核,使之落地并能稳固存在。
由精神内核延伸产生的需求可能是能够立刻行动落地的,也可能是飘忽不定,等待其他信号片段与之融合,并进一步激发的。换句话说,精神内核必然会延伸出基质需求,但是我们却未必能意识到它明确的展现形式。它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与合适的信号相链接,才能够形成明确、具体的需求。
(3)意识中的“我”和对自身生命实现的认定引发生存和发展的基质需求
①意识中的“我”引发的天然需求:存续
当意识中的“我”出现时,这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一个主体,而主体的出现天然就意味着,我们必然会产生一种维护自我存续的需求。这是一切的基础。
同时,从自我意识产生开始,我们对生存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躯体本身,而是囊括了意识中的“我”对生存产生的需求。这意味着所谓的生存需求已经不再是“躯体需要什么”,而是意识的“我”认为自身存续需要什么。由此,我们的需求衍生出了诸多变种,并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广泛,甚至有时越来越脱离自身的真正需求。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文提及的、伴随着自我意识产生的“自我意识框架”和“评判和约束框架”。它们在给与我们屏障,使意识中的“我”获得安全感的同时,要求我们将更多附加产物纳入到自身存续的管理范围内。
这种安全区的构建,固然让我们在情绪情感上更加安然舒适,但也意味着:如果外界信号能够影响这两个框架,那么就足以通过调整我们对自身范围和行为的认知,干扰我们的需求范围,祸乱我们的真实需求,影响“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导致我们偏离自身的真实。
②对自我生命实现的认定引发的天然需求:发展
当意识中产生了一个“我”,我必然会因为与自身和世界的接触,产生了与原始混沌状态不同的期盼或追求。而由这种期盼或追求,“我”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变化,或者说轨迹。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实现。
生命实现的出现意味着我们产生了想要的事物,或者想要的人生,那么与之相伴的即是我们“发展”的需求。
(4)其他念头可能产生某些不确定的内外部基质需求
除了上述这三个层次天然存在的需求外,我们偶然间产生的某些念头也可能会引发某些不确定的内外部需求。
3、基质需求需要素材完成具现化的过程,才能被激发
需求需要从基质的模糊、概括、抽象状态转变为明确、具体、有可操作对象的状态,它才可能成熟,进而落实成为行动。这就使得基质需求必然有个具现化的过程,即:从原始的模糊状态,发展凝聚成能够落实成具体行动的明确需求。
比如:如果某人产生了渴望成功的愿望,他需要去明确何为成功,在哪个领域成功,达成什么程度才算是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不断运用信息去填补空白区域。这样,信息就成为了基质需求具现化过程的素材。但它们的进入既可能给与了基质需求更好的落实方向,也可能篡改了基质需求的初衷,使得我们所做的大量行动,名为对自身需求的满足,实为对自身真实需求的背离。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巨大量级的信息总是能占据绝对优势。它们更可能被融合进个体的需求中,即便它与个体的真实需求无关。同时,在具体化需求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因为连续的关联,偏离我们原本的真实方向。我们关联信息的层次越多,我们就越可能扭曲原本需求,背离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实质。
但无论是完善还是背离,我们的需求的形成始终离不开这些素材。
(1)不同来源信号对基质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
基质需求需要素材,而信号就是提供素材的主要途径。而信号的获取来源及其状态也必然会对我们基质需求造成影响。
① 躯体信号更侧重于提示需求存在,很难作为素材用来完善基质需求
我们躯体的信号大部分在底层就已经被处置完成,只有少部分会在意识中显现。这些信号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提醒我们关注,比如:我们感觉自己饿了,或者某一部位的不适。但它们很少能够作为具体的信号素材
② 外界信号渗透意识,成为了基质需求最主要的素材
外界信号常常是基质需求最主要的素材。它们对需求的形成影响最大。
一方面,它们占据了我们日常接收信号的大部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数量和内容的优势使得它们天然就更适合成为素材。另一方面,它们的显现程度更高。外部信号一旦被五感接收,往往能够直接进入我们的意识,提起我们的关注;但反观我们已有的意识内部,往往是混沌的。大量的信号裹挟在一起,有时能够显现在显意识层面,更多时候则只能停留在潜意识。一个更明显,一个则更隐晦。显然,近期输入的外部信号更容易被我们利用作为素材。
(2)信息在个体意识和潜意识中构建关联,并被培育
我们会对进入我们意识的信息进行拆分、在不同信息之间构建关联,将它们凝聚和汇总,乃至进行更多处理。如果这一过程中,某个信息与我们的基质需求相关联,它就可能成为基质需求具现化的素材,也就可能成为我们落地需求的展现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可以是自身有意地培育,也可能在无意中、在潜意识层面,就已经完成了发酵。
①进入我们意识的信号本身已经携带了与我们基质需求相关联的完整要素
有些信号自己就涵盖了一个需求完整的要素,它们甚至不需要我们再进行关联,就已经在输入端构建了这种联系。我们日常中所见的诸多购买信号都是此类。但大多数时候,信号形成需求尚不完整。信号中只提供了部分要素,需要补全信息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需求。也正因此,这种信息需要与其他信号关联,完成信号之间的整合构建。这种融合实际上是完整需求培育的过程。
比如一个“A饮料,清爽的感觉”这个信息,他本身只是一个普通信号,并不构成一个完整需求。但如果某人在之后某个时点感到寂寞,嘴里没有味道,想要寻求某种刺激源,他可能会联想到之前的这一信号,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将A饮料和清爽联系在了一起。当我们试图寻找刺激源时,我们会通过联想去感知各种味道,进而关联到不同的东西,我们才会产生去购买饮料的念头。
②信息间关联的构建可以由我们的意识主导完成
我们在前文曾经提及,我们能够通过主动关联实现信息与信息的连接,从而将不同的信息关联在一起。我们每一次的感受、思考,每一次的情绪情感激发实际都是在构建这种关联。通过这种关联的构建,我们实现了信息的线性和网状结构。并且我们越回想,越思考,它们彼此的连接就越紧密。这样,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将我们获取的信息通过不同路径的信息关联,与基质需求关联在一起。尽管我们自身并未意识到我们实际是在培育需求。但我们很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构建了需求。
这种关联可以是信息直接与基质需求相关联,比如将饮料直接关联到喝水的生存需求;也可以是通过信息的二重或者多种连接传递到基质需求,比如前文提到的,将A饮料与清爽的感觉相关联,使得人们在烦闷和燥郁时,通过对清爽的渴望链接到对A饮料的需求。这样,我们实际就将渴望内心压力得到释放的需求转换为了对某种饮料的需求。事实上,当这种连接建立时,我们的需求本身是发生了扭曲的。我们渴望的实际是达成对内心的释放,保持内心和外在的一致。但我们提供的需求满足方案是通过唤起躯体和感官的快乐压制内心的渴望。这是对根本需求的背离和扭曲。
事实上,这是现代社会大多数需求构建的现状。我们总是在错误而扭曲的关联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根本上希望达成的真实需求。因而我们的内心常感到寂寞、痛苦、压抑、麻木,似乎被困住了。这些感受实际也是需求被扭曲的真实反映。
③信息间的关联也可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自发进行
当外界信号进入到个体意识中,实际上个体已经完成了信息接收。在这个过程中,即便个体产生了对抗意识,甚至对抗情绪,有意或下意识拒绝该信息,该信息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个体意识,渗透影响个体认知和选择。
信号携带的信息会弥散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并在潜意识中至少留存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如果个体接收到类似的信息,原本相关的某些信息就又会被重复提起,导致该信息和原本信息同时被强化。而即使不做处理,它们也会在潜意识的弥散状态下与不同的信息构建关联,并且有时甚至不会被我们觉察到。较为典型的就是很多人在睡梦前或睡梦中出现的零碎不相关意识活动。这种机制使得我们在潜意识很难控制信号运行,只能任由它们与我们接收到的其他信号潜移默化的关联和融合在一起。
而这些关联,即便是在我们潜意识中建立的,同样可能在某些时候汇聚成为我们的需求。
4、需求的激发
(1)需求激发的达成条件
需求激发需要完成两个条件:
①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呈现
很多时候,需求实际已经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关注到它们。比如:废寝忘食忙于工作的人,他们的躯体需求实际早已被反馈到他们的意识中。但他们的意识因为过于关注于其他领域,无法显现这些已经存在的需求。因而需求虽然存在却被隐形。
事实上,隐形的需求中,躯体需求只是少数,精神需求实际占据主要位置。因为躯体需求会通过神经信号直接传递给个体,但精神需求并不会。它们大多会被深沉地压抑。偶尔会转换成情绪,但我们也很难从根本上了解这些情绪背后到底潜藏着我们何种真实诉求。由此,大量的精神需求便被隐形化了。
但除却少数简单的下意识活动,通常情况下,需求被激发、被执行,先决条件就是需要被个体认识到。因此,需求从隐形状态走到显现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②需求具现化程度被个体接纳
虽然都被称作需求。但需求和需求的具现化程度可以截然不同。比如:“我想喝某款饮料”的需求,和“我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的明确程度就截然不同。前者可以轻易地落实到具体的物体上,而后者,我们需要去挖掘,什么样的人才是个体认可的“成功的人”。而这个具现化的过程往往是极其复杂的,甚至可能是多变的。因为它可以是指某方面的成功,也可以是综合指个体认为的成功,可以是结果的成功,也可以是过程的成功。这一切都取决于个体自身。因此,当个体需要将某个需求落实时,他必然会考虑需求的具现化程度。如果一个需求本身都不够明晰,无法被个体接纳,那么个体就不可能真的认可这一需求。
因此,个体的接纳实际也是需求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2)需求激发的过程
需求的激发过程可以是非常快速就完成的,也可能是个漫长的关联和融合过程。而这既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完整程度,也取决于此前植入信息的关联程度。后者常常是信息激发需求的关键。
①内在的自我激发
有时,信息逐渐在内心中关联完整,很可能引发我们的内在自我激发。这些自我激发的需求往往链接着我们的实质。他们要么与我们躯体的根本需求密切相关,要么与我们的本真和精神内核紧密相连。
我们对躯体的需求相对敏感。比如我们感觉到自己饿了,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食物补充。
但我们对内心的需求往往并不敏感。我们的本真虽是真实的、纯粹的,但某种程度上也是混沌的。我们的精神内核也同样会融入到诸多具体的事务、观念之中。甚至连我们自身的特质和倾向也是如此。它们经常潜藏在各种念头之中,无法被我们轻易获知。比起外界直接的信号,内在的信号总是含糊不清,需要我们自己探寻、归纳和揭示。如果我们一味的顺从外部信号,而忽略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我们就会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无法辨识自己内在需求,只能在他人的牵引下前行,去做他人希望我们完成的事情,去实现他人的需求。这实际是种悲哀。只有直面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挖掘,我们才能发现并认同真实的自我,了解我们发自内在的需求。而这,是让我们真正获得精神快乐的唯一方法。
某些时候,我们的需求需要通过自我发掘才能够被识别。发掘的过程实际就是在构建关联。我们发掘得越多,我们就越了解自己,我们内在激发的基础就越牢固。这种挖掘和探索,在经过量变的累积,会逐渐发生质变的突破。经过对内在自我的感受、思考,我们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内心,最终在某个点实现这种内在激发。
内在激发不仅是需求的激发方式,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更是我们正视自己内在需求的必经之路。
②外部信号,在初期起到提起个体关注作用,激发已经具有完整关联的需求;而在关联基础不完善时,信息会融入意识和潜意识中进行关联补充,等待需求培育
我们接收到的外部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它携带的信息片段勾连起我们的记忆系统,使我们自动关联到某个已经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信息,进而提起我们的关注。这是信息进入到意识中引发的第一个影响。比如:我们听到“某某饮料很好喝”这句话时,这个信息中的“饮料”、“喝”都在勾连我们的记忆,不仅让我们调阅关于饮料的记忆,也会引发我们的意识关注,提醒我们摄入水份的基质需求。也因此,很多时候,外部信号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影响我们的需求往往是基于这种机制。
更多时候,信号,尤其是外界信号无法实现这种快速激发,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意识底层留存的信息并不充分,我们没有形成与之相关的关联基础,或我们评估了自己的基质需求,认为并不需要,切断了这种关联。此时的关联就无法成立。而这些信号就会遗留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在漫长时间中逐渐渗透我们来完成植入。它们需要时间来关联其他信息,完成他们的底层构建。无论是我们偶尔想起这些信号携带的信息,让这些信息与新的事物相关联;还是它们自身在潜意识中与某些其他信息形成串联,在我们的意识底层进行构建直至形成近乎完整的需求要素,这些都是需求培育的过程。而一旦需求要素齐备,被我们自身接纳,需求就可能会被激发。
在这种需求激发的过程中,需求本身的要素是否齐备异常重要。有时,外部信号携带的信息如果足够完整,甚至可能实现直接激发。这在现代社会相当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冲动消费。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现代社会传递的需求信号大多自身就涵盖了一个需求完整的要素。商家希望让顾客尽可能地获悉他希望对方了解的内容,因而总是努力关联所有重要信息,将一个已经基本构建完整的需求推送到个体眼前。从刺激个体基质需求,引发个体的好奇、焦虑或者追求更加美好事物的愿望开始,到具体产品的功效、能力,再到物美价廉的信号传递。商家往往通过这些措施,将目标本身、对目标的作用效果和执行过程的简单易行叠加到一起。通过这三大块信号的完整贯穿,实现对个体需求的直接激发。即便这种激发实际针对的是个体的冗余需求或者扭曲了个体的基质需求。但因为它完整,不需要个体过多的思考,且简单易行,就可能在频繁的信号进攻下诱导个体产生冗余需求,进而购买。因此,这些已经构建好关联、需求要素完整的信号,往往能对个体直接产生效果。
但客观来说,我们个体最真实的需求,信号大多是不完整的。通常这些真实需求都是粗略的、只包含部分要素的,需要补全信息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需求。但如果我们在补全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关联,我们就很可能歪曲了我们内在的真实所需,最终落得个得非所愿的结果。
5、需求的完善和强化
需求被激发后,我们虽然知晓了自身存在的这一需求。但我们却未必去执行。我们可能因为资源的有限、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自身对需求的迷茫,而犹豫不决。因而即便需求被激发,明确被个体了解,它仍然可能会仅仅停留在个体的意识中,无法被执行。
在这个状态下,有些需求有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和摒弃,而有些则可能被不断完善和强化,生长得越来越强大,我们对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理性一些,我们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这一需求的理解。明确自己需要的来源和核心是什么;明确我们希望将它落实到什么样的具体事物上;明确我们需求的强度、紧迫度又是如何;以及这一需求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是否与我们的内在精神相连;明确它对我们内在精神和躯体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对需求的完善和强化。
感性一些,我们可能持续地经历或者回想某个与已知或未知需求相关的场景,或者与它们关联的痛苦事件,或是反复刻画需求达成的美好景象。这些都会让这些潜在的或者已经显现但被压抑的需求不断生长。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对需求的完善和强化。
但如果需求过于强烈,有时个体甚至无法抑制,进而演变为失控的情绪,跨越个体的理性,驱动个体做出某些令自己或他人震惊的行为。
(三)对需求的识别
需求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显意识,也存在于记忆,以及我们的潜意识中。
即使不被我们意识到,他仍然可能会融入我们的念头和行动中,变相让我们去实现这种需求。有时它甚至可能催动我们下意识地去想或做某些事,哪怕我们并不知道背后的真实原因。
1、需求的状态
按照需求被我们所认知的程度和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未被发现但潜藏在个体精神世界的需求
很多需求潜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难以被我们发现,但它们却可能融入了我们的念头之中,透过诸多反复出现的念头或极其类似的念头提醒我们注意。如果我们迟迟不能正视这些需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可能会逐渐变得压抑。这种对内在需求的压抑,可能促使我们在某个突然的触发点将其贯彻到行动中,去做出即使我们自己也难以置信的行为,或者也可能在某个时点酝酿成情绪失控,又或者让我们自身长期处于某种抑郁或焦躁状态,最终酿成精神上的疾病。事实上,很多抑郁症都是在这种对内在自我需求的忽略中形成的。
对自我内在的忽视,被外界信号灌输、诱导和碾压,缺乏审视自我的勇气,失去审视自我的能力,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步逐渐忽略了自己的内在需求,也逐渐忘记和失去了自己,要么丢掉自己的内心,要么连自己的躯体和内心一并丢弃。
(2)已被发现但具现化程度尚不完整的需求
这类需求往往是一些较为概念化的需求,或者虽然是具体需求,但还没有明确,需要我们融合更多的信息来将需求明晰化。比如:我们感觉到自己饿了,但是迷茫于自己该吃什么来填饱肚子。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需求实际就是已被发现但具现化程度尚不完整的需求。
(3)已激发的完整需求
这类需求即我们通俗所说的需求。它们较为完整,被我们明确地认知到,可落实为行动。但在这类需求中实际又包含了两类。一类是我们自身真实需求起主导作用的需求,另一类是外界信号起主导作用的需求。换句话说,后者虽然能够激发我们的某个需求点,但这个需求点并不一定就是我们自身真实想要的,或者说,可能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可被忽视的非重要激发点,甚至是冗余需求。
也因此,对需求的识别和判断过程并不是终止于此。因为我们实际上总是在选择,选择自己要去满足哪个需求。由此,我们就需要去了解甚至理解这些需求,判断主导这些需求的到底是我们自身,还是外界某些信号。也因此,实际上,还存在第四种需求状态,即:那些被激发且被不同程度理解的完整需求。
(4)已激发且被不同程度被理解的完整需求
① 个体对需求的理解度不同,可能导致个体落实的方向不同,最终影响个体的满足度
事实上,看似相同的需求背后可能有着诸多不同的原因,而我们对需求的理解也可以是不同深度的。我们知道自身存在某种需求,但却未必会完全理解它。
但实际上,我们理解需求的程度不同,我们的行动就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意识到某个因素是我们的根本需求,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寻求满足这种需求的方法,而不是一直围绕着这个需求衍生而来的次生需求做着相同或类似的事情。因为无论满足多少次生需求,只要不满足根本需求,我们的内在就始终无法真正满足。更不会被外界信号牵引,将我们真正想要的替换成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需要的事物。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产生了向朋友讲述某个事件的诉说需求,在我们的显意识中,我们对这一需求的理解可以只停留在我们需要与朋友分享这个事件,是我们的表达欲和沟通需求在作用;也可以深入到,我们的深层次需求是希望增进与对方的感情,是出于获得情感支持的需求;而在更深一层次,比如在我们的潜意识,也可能实际是为了填补我们内在的某种缺失,比如填补我们的不安全感,或者是希望从这种支持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虽然社交和增进情感并无什么不妥。但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安全感缺失造成的,很可能我们并不一定真的能从这种情感网中获得真正的满足,反而可能会因为这种对情感的寻求而让自己陷入依附或者屈从状态。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并妥善处理导致自身产生不安全感的原因,而非寻求情感依赖。不仅我们自身的根本需求没有满足,我们自身又将自己困死于自身构建的陷阱之中。不仅对情感是如此,对物质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某种内在需求缺失的真正原因没有根除,他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和情感,这种缺失状态仍会持续,他会持续陷入这种缺失导致的困境之中,形成一种替代性满足的惯性,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随着个体对内在需求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对需求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需求本身,也涵盖了需求背后的种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不限于:需求信号的外在来源、需求的内在原始激发点、需求客观上实际服务的层次、需求本身的内外信号影响程度,即:需求中有多大程度是受到外部渗透影响的,又有多大程度是内在自我真正渴望的,两者的程度对比等等。
②对需求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A.需求信号的外在来源
由于外部需求信号对个体的影响直接且明显,如果要深入理解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就需要密切关注我们接收到的外部信号是从何而来的,它是在何时何地,由哪个层次的系统传递给我们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信号要素又是在何时传递给我们的,因为这些信号要素往往是后来接收的外部信号的底层接纳基础。
B.需求的内在原始激发点
理解需求背后的基质需求,是躯体的还是精神的,是源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普通一念还是与本真、精神内核,乃至与自我意识及其衍生框架紧密相关;明确基质需求是通过与我们精神世界中哪个原始激发点融合形成,又是通过哪些信息片段关联逐渐凝聚成需求;以及,我们的基质需求与构成它要素的信息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是只有这个具体需求才能满足我们的基质需求,还是我们其实还有诸多选项,只是我们受信号和各种因素影响,选择了该具体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C.需求客观上实际服务的层次
需求客观上实际服务的层次,即:最终我们因这些需求而采取的行动在主观和客观上将服务于哪些系统。当然,有时,某个行动只服务于某一个层次,而有时,它们却可能在客观上同时满足不同层次主体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因为这种复合性,使得很多时候,信号的来源与该信号真正服务的主体未必相同。比如:有时,面向族群发布的信号是服务整个族群的,但有时却未必,反而可能是服务某单一个体的。
D.需求本身的内外信号影响程度
当我们审视这一需求时,我们还需要辨识这种需求更多是来自于外界的信号渗透影响,还是我们自己内在的真正诉求,即:是外部更占主导,还是我们的内在需求更占主导,以及相互之间的融合度,比如: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在激发点,判断他对自我内在的重要程度;或者观察我们需求中包含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在多大程度上是外部提供给我们信号时本身已经构建完成并植入的;亦或者观察我们的内在激发点是否实际关联了众多其他的选项,并且其中有些甚至比这一项更为重要,只不过这个更近期、重复频率更高、植入程度更深,诸如此类等等。
通过对来源、服务层次和与内在融合程度的了解,我们能对这个需求加强认识,辨识到我们到底在多大的层面上被外界信号诱导,而这种被诱导的程度又有多深,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实现了外在与我们内在融合,真正被我们接受的。这种识别能让我们自己更加掌握主动权,看到我们真正的自己,不至于在这个信息爆炸和到处充满诱导信息的世界中被他人操控,成为他人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和附庸。
对需求进行审视,了解需求背后的原因,是在为我们的选择打下基础。即使我们作为个体,难以避免会被外界信号引导甚至操控,但我们拥有了主体意识,也就自然拥有了自由意志,拥有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去除这种外界影响的权利和选择。
2、对不同状态需求的识别和完善
(1) 对未被发现的潜藏需求的识别
很多时候,我们内在有着某些未被发现的潜藏需求。这些潜藏需求中有些可能并不重要,但有些则关联着我们的本真和精神内核,关联着我们真正想去做的事情。对它们的压抑会直接导致我们内在的痛苦。这种情况下,这些未被发现的潜藏需求就变得异常重要。
①对自身的正视是个体识别内心需求的前提
正视自己内心是个体识别需求的前提。
正如前文阐述的那样,我们的意识中存在着诸多自我欺骗、自我拒绝以及蔓延到方方面面的自我幻想和猜测。这些部分都是我们正确识别需求的阻碍。他们的存在既掩藏了我们内在自己的真实需求,同时也反应了个体内在某种希望内心平衡的需求及我们的各种美好期盼。
因此穿透这些形形色色的自我欺骗、拒绝和幻想,直面那个让自我感到更踏实的内在世界,我们往往能够发掘更深刻的自我,找到我们自身内在的需求,并发现这些需求的真实来源。
②对潜在需求的识别过程
对需求的识别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察觉自身状态和念头是我们识别需求的第一步。通过察觉自身状态和念头,我们可以识别我们躯体和念头是否存在异常状态,是否包含某些特殊的诉求需要我们关注。
B.观察、感受和思考自身状态或念头背后潜藏的诉求,判断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需求。
C.如果我们在观察、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还有更深层次的需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层层剥离和整理,寻找这些潜藏诉求的根源需求,并判断这些根源需求是否与我们的本真和精神内核密切相关;
D.当我们明确这些直接需求和根源需求后,我们可以寻找并建立需求的具现化途径,并将其落实为可能达成的计划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阻碍,可能需要我们为之主动收集各种信息来补全具现化路径。
(2) 对已被发现但具现化程度尚不完整的需求进行完善
对那些我们已经发现该需求,但需求的具现化程度不完善的需求,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其补全。在补全的过程中,各种信息都将成为这一过程的素材。
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时时审视,我们的补全是否偏离了核心的初始需求,尤其是对那些初始就很复杂的需求来说。判断是否偏离核心需求是完善过程的关键。
(3) 对完整需求进行识别和判断
对那些已经非常完整的需求,我们需要识别的是它到底是否是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它在多大层面是我们内在真实需求的激发,又有多少层面是外在需求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这一需求及其产生原因、背景的理解越深入,我们就越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否真正的需要它。而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到底又是什么。
对需求进行识别是非常重要的。识别需求能帮助我们发现内在自我,也帮助我们排除异常的外界干扰,对我们能自主的控制自己的人生异常关键。丧失了需求识别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们会逐渐失去自我的主导地位,成为满足他人需求的工具。
(四)需求的层次性
需求是具有层次性的。这种层次性是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同系统嵌套后的产物,必然也就包含了各种不同层次系统的需求。
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我们虽然看似是一个生命整体,但是我们也是无数个更细小系统的聚合体,比如细胞层面的系统,脏器层面的系统,循环层面的系统,并且我们也身处于更大系统中,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比如我们是族群的组成部分,是地球生态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身处这种不同系统的嵌套之中,时刻接收着各个系统的信号,我们产生的需求实际也是在响应这些不同系统的信号,也许我们只将其看做我们自身的需求,但它们实际在服务不同层次的系统。这就是需求的层次性。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已经吃饱了,但是我们仍然会因为食物太美味了,忍不住再多吃一点。这实际上满足的并不是我们个体整体层面的需求,而是在满足局部脏器层面的需求,即:只是在满足大脑追求愉悦的需求。我们只是习惯性地将其当做自身整体的需求,但实际它只是我们的局部需求。
再比如,我们中的一些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实际当然也有活下去的需求,但他们却选择了去满足更大系统的需求:族群的需求。并且完全是出自他们的真心。因为在他们心中,在那个时空当下,他们的信念和对祖国的热爱支撑他们如此行动,它们将祖国和人民的需求视为自身的需求,为了让更多与他们一样的生命能够活下去,他们选择了去实现群体的需求。对于他自身而言,他在践行他精神内核的需求,而对于他的族群而言,这样的存在才是让族群能够存续的关键。
实际上,需求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个多层次叠加的复合体。它可以同时容纳多个系统和层次的需求,包含多个动机。他的层次性也远不是简单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认为,首先要满足低层级需求,而后才会去满足高层次需求。满足哪个需求从来都是个体的选择。而人选择了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就相当于选择了,他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五)两种对个体影响较大的需求层次划分
人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对需求进行划分。但在这诸多的划分方式中,有两种对个体的影响较大,一种是按照服务对象所属层级进行划分;另一种是按照需求对个体内心重要程度进行划分。
“按照服务对象所属层级”进行划分,实际是指:我们要满足的需求实际归属的层级。比如“为中国崛起而读书”,虽然是个体自身的内在需求,但它服务的对象是族群。因此,它既是个体内在精神的凝聚,它也是个体认定的整个族群的需求。个体和族群的需求在这个目标中融为一体。
“按照需求对个体内心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则是指:需求对个体内在精神的重要程度。比如:我们内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通常来说,会比我们晚上吃米饭还是吃面条的需求,对内心世界的影响更为重大。
1、按照服务对象所属层级进行划分的需求
(1)按照服务对象所属层级进行划分的需求
按照服务对象所属层级进行划分,需求分为个体的局部需求、整体需求、族群需求乃至更高层次的世界需求。
个体的局部需求,通常是指:我们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我们身体和精神的某小一部分,而非整体。我们对这一需求的满足虽然会对我们自身整体造成影响,但它的根本出发点和收益点都不是服务于自身整体,有时甚至还可能损害我们自身整体。比如:我们前文提到过的被美味引诱过量饮食的例子,实际上就是在满足我们个体的局部需求。我们为了大脑的欢愉而选择伤害自身的消化系统和躯体整体。同理,还有我们为了形体的美感过度健身等。这种行为实际是为了外在标签或感官享受而牺牲自身整体健康。实际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大量行为都是在满足我们的局部需求,尤其是大脑感官层面的需求。
整体需求,通常是指:以我们自身整体为出发点的需求。我们对这类需求的满足是着眼于我们的躯体和精神的整体利益,而非局部某个脏器的利益,或者某个自身所属物,比如我们某些外在标签的利益。
族群需求,通常是指:以族群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需求。无论它是我们精神内核的延伸,促使我们产生了该需求,还是我们内心将我们的自我实现需求与族群需求相融合。当我们产生了与之相关的需求并如此行动了,那我们实际就是在服务于族群,是为族群整体利益而奋斗。
这里需要注意:这个需求需要是我们自发产生的自主意愿,而非由社会和更高层次系统强加于我们的。如果我们没有产生这种需求,而是由外界强加于我们的,那就不是自身需求,不再我们自身内在需求讨论的范畴之列。
更高层次的世界需求,通常是指:以更大、更高层次的系统,比如世界整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需求。当然,每个个体对系统所在的层次理解不同,作用层面不同,需求也不同。
(2)主观性、客观性及其之间的差异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所有的划分都是主观认知层面的,而非客观层面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行为在客观层面是否与我们主观认定的一致,我们只能通过信息无限缩小这种认知差异。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主观和客观认知差异的例子:某个人在自己积蓄和周围支持足够支撑他生存的状态下,为了赚取更多钱,长期投入到一个重复工作中。他实际很清楚,长期的重复性工作会导致他的身体受损。但他的认知告诉他:不工作就可能会出现生存困境。因此在他看来从事这份工作赚更多钱是他自身的整体需求。但实际上,他的积蓄和周围支持是足以支持他生存的,但躯体损伤却是不可逆转的。很可能,他用后来赚取的钱去治疗躯体,也无法改变这种损伤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客观上他满足的只是族群中另外一些个体的需求,而非他自己整体的需求,即使他自身认为是为了自身的整体利益而努力。很多时候人们用躯体损伤来换取钱财,并且还为自己还能有份工作而庆幸。但实际大量的工作被投入到冗余需求的制造和满足上,无端消耗个体自身和族群储备资源。这实际是种时代的悲哀。
2、按照需求对个体内心的重要程度划分
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一些需求是由我们的本真、精神内核或者意识中的“我”视为核心的某些意念衍生而来。它们对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非常重要,因此我将之称为“核心需求”。而另一些需求则相对不重要,他们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外界信号和诸多内在普通意念的混合体,对我们的生命起到支持性作用,我称之为“普通支持性需求”。
因此,按照对内在的影响程度,需求大致可分为“核心需求”和“非核心需求”(即:普通支持性需求)两种。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的划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某些情况下,有一些非常普通的“非核心需求”可能会突然上升为“核心需求”,或者相反。并且,即便都是非核心需求,也有轻重缓急。
需求的层次性意味着,人从来不是被钉死的生命体,人是可以选择的生命体。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需求的选择来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四、外部需求
(一)外部需求
这里的外部需求,是“外界施予、诱导需求”的简称,实际是指:外界通过强迫或交换方式施加给个体的需求,或者利用人体生理、心理机制诱导,使个体产生的冗余需求。
这些需求往往并非个体自发、自愿产生。大多数时候,个体只是被信号诱导了,或者为了达成自己想要的需求对需求进行了转换。
(二)当前时代下外部需求的状态
1、分工使大多数人习惯了通过交换来达成自己的真正需求,即便这种交换并不总能促成需求的真正达成
现代社会,由于分工的精细化,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用交换来达成对自己真正需求的满足。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大部分实际上都是在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我们的需求是否能满足,则取决于我们交换的约定。有时,这些交换能带给我们需求的满足,而有时,即使交换完成,我们获得的也未必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因为有时,我们获得的是某种变相的等价物,而有时我们则是获取了替代需求的满足。至于这种替代是否真的能等同于个体内心中想要达成的需求,那就只有个体自己才清楚。
同时,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当这种交换出现,我们的行动状态就发生了转换。如果我们为了自身希望满足的需求而努力,我们的行动带给我们的感受和磨练都是与这一需求相符的。我们能在过程中感受到为了这一需求,我们实际付出的代价,也能相应地磨砺出自己的能力、部位,或者特质。但如果是替代而来的,那意味着我们既缺乏行动中的实际感受,缺乏对我们希望达成需求的实质性理解,我们也同样会缺乏自身淬炼。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能够通过交换达成需求,但也只是局部的达成,更具体的说只是显性结果上的达成,而非包含过程感受和隐性结果在内的全部达成。至于过程对我们自身的改变,我们是无法达成的。
但由于分工,这成为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典型状态。
2、外部需求信号占据了人们接收信号的大部分
现代社会,需求信号实际已经占据了人们接收信号的大部分,尤其是那些人为制造的需求信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族群其他个体和族群整体传递而来的需求信号。它们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渠道各种信号渠道,近乎碾压了自然环境中的自发产生的信号。
3、需求信号被设计得越来越贴合人体生理和心理机制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演变。在这种演变中,族群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由最初的合作一致对外,逐渐演变为彼此之间既合作又相互争夺。直至发展至今,这种合作又争夺的状态逐渐演变为合作是为了争夺。争夺利益成为了关系的核心和主体。我们的敌对对象已经演变成了自己的同类。
于是,专门针对我们自身,利用人体机制进行的各种掠夺手段层出不穷。我们也在这些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将手段提炼得越来越精纯,越来越贴近和契合人体的生理机制。外部需求的变化实际也是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
(1)利用人体生理机制:
在数量上,人为制造的外部需求信号越来越多,越来越占据信息传递的主体地位。在质量上,这些信息也变得更符合人体生理机制。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在对同类进行掠夺的过程中,最大化的占据个体意识,操控个体行为,收割利益。
我们都很清楚现代社会的风尚: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经济领域中倡导:刺激需求服务于经济。人们钻研、利用人体的生理机制,渗透彼此。从咖啡杯的颜色到广告的投放科学,近乎毫无顾忌的使用和诱导个体,甚至达成了一种秘而不宣的默契。他们向普通人隐瞒这些诱导手段,阻碍普通个体构建心理防线,鼓励他们不遗余力地按照外部需求诱导他们的那样去做。
这些外部需求越来越贴近个体生理机制包括不限于:
①外部需求信号更加凸显
各种商业信息显眼、醒目,有趣,在生理和心理上更吸引个体关注;
②外部需求信号关联完整、要素齐备,极易激发需求,即使是此前从未存在过的需求
大量的外部需求信号直接将不同的信息关联到了一起,几乎将某个需求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或者即使不完整,也极尽完整,只等我们内在某个激发点激发就可以架构完成,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需求构建,有效为我们的大脑节省了思考空间。但这种节省却使得我们的大脑越来越怠惰,使得我们人类越来越丧失存在的进化优势。
③高频率、高频次提高了外部需求信号的接受度
外部需求信号数量庞大,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并且还在无限的复制和重复。这使得我们的意识被这些信息全部塞满。我们的认知系统本身设定的就是:在不同信号相互印证下,认同几率会提升。这种重复信号使得个体在不断接收类似内容后,逐渐认同了这些信号,哪怕它们的底层逻辑非常荒谬。
④社会用实际行动和文化宣传鼓励冲动消费
他们甚至开始鼓动我们不需要仔细思考,用实际行动来冲动消费,并扭曲我们的认知,不用考虑什么自我真正的需求,不用考虑什么自我意识、内心诉求,只需要跟着它们走,一切我们想要的不想要的它们都会提供给我们。实际上它们催动的是一个不停被化学递质催动,去按照信号意志行动的行尸走肉。这是在顺应我们躯体,尤其是大脑被化学递质和激素刺激下的动物本能。
这样,人为制造的外部需求就越来越顺应个体的生理机制,让人几乎无法摆脱他们对个体意识的影响。
(2)利用心理机制的漏洞,人为调整自我意识边界,达到操控个体的目的:
人为制造的外部需求利用“我”的心理机制,为自己营造了更大的渗透空间。这种操作主要是通过对两个方面进行干预开展:
①干预个体意识中的所属物范围,增强它们对个体的影响
现代社会,外界信号一直在试图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框架,来操控个体。它们试图通过信号影响,将更多的所属物置于个体的自我领域之中,让个体认为它们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因此我们总是向这些附属物投以了远超正常水平的关注。即便这个所属物本身从来不应该成为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从始至终都是外界赋予的,且与我们的内在意识无关。而由于所属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我们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我们总是被催生着想要拥有更多,更多的车和房产,更特定的某种形象等等。即使实际上那些并非真实的我们自己。
外界信号同时还在强化这些附属物的作用,比如:标签的作用。诸多信号都在自发强化某些外在标签,唤起人们的追捧。有时,这些信号表现为电视剧中对某类身份的人的无脑追捧;有时,这些信号表现为广告语中下意识的肯定,比如明星效应。我们被包围在这些信号中,逐渐在它们的影响渗透下,下意识强化了所属物对我们的影响。
通过对所属物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加,作用的强化,外部信号有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间。它们有了更多能够影响甚至操控我们的人、事、物。通过对这些人、事、物的信号导向,我们就会被牵引着按照外界信号的目标行动。比如,我们担心孩子的成绩,那么补习班、营养品就有了存续空间,不管它实际上是否是冗余需求。
②干预个体意识中的边界,扩充边界范围,激化个体欲求
外界信号也在同时干预个体意识边界。它通过对我们不安全感、焦虑感、内心附属物空洞的营造,甚至是某些特定生命实现方式的营造,催生我们的欲求,鼓动我们的情绪,激发我们的冲动。由此,我们的边界反而成了外界信号利用我们的工具。
事实上,用这样的方式远比单纯利用我们的生理机制更有效。因为对意识边界的扩张,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体的行为倾向和行为选择,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便利外界信号的植入;而仅仅利用生理机制进行的信息植入,只能应用于具体信号。
4、大量的冗余需求被外部需求信号激活,碾压性地渗透甚至覆盖了自身内在需求
这个时代,外界信号,尤其是人为制造的外界信号充斥着我们的信号接收系统。这些信号背后实际都代表着信号发出者的需求。无论是族群的需求,还是其他个体的需求。而这些需求融入我们的意识,就意味着我们的意识会被渗透和影响。事实上,我们常常被这些信息影响,以致于我们将外部需求误以为是自身内在需求。即便是我们自身原本就具有相应的基质需求,这种融合也可能会带来方向上的偏转,使得个体偏离自身原本倾向;如果是冗余需求,那就可能直接给个体带来躯体和内心的损伤。但现实则是,大量的冗余需求在经济体系的鼓励下被要素完整的需求信号高效激活,使得个体经常主动或被动沉浸在冗余需求之中。
(1)外部需求信号的优势和内在需求信号的天然劣势
外部需求信号的优势:它们更加直接、明显,数量、种类都很繁多庞杂,方方面面覆盖我们的各种表层需求;他们传递的频率频次非常高,高到足以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他们中有大量人为构建的需求信号,这些外部需求自身的关联架构非常完整。
内在需求信号的天然劣势:内在需求信号天然的显现程度就参差不齐。那些与我们躯体相关的自身需求相对明显些,但那些与本真倾向和精神内核相关的内在需求往往需要我们费尽心力寻找才能被发现。不仅如此,自身内在需求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构建。我们需要将不同的信息关联才能完成这种构建。即使是我们最常见的、最容易识别的进食需求,我们也需要思考:我们要吃哪些东西,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这与诸多已经构建好完整关联,只等待我们决定和行动的外部需求信号截然相反。
(2)优劣势差异导致的结果
外部需求和自身内在需求这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意味着我们更容易关注到直接、明显、构建完整的外部需求信号,而不是隐晦、断裂、残缺的自身内在需求信号。
两者量级的差异使得我们的意识中总是被大量的外部需求信号填满。这些外部信号的堆积,又使得我们忙于应对外界信号,无暇审视自己内心,进一步压缩了对自身内在需求解读和构建的空间。不仅如此,当外部需求和自身内在需求混合着出现在我们的意识时,他们大多数时候并不会被标注为“外部”或“自身”,而是同样以信号或者信息的样子呈现,并混杂在一起。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外部需求,甚至是完全不必要或者过量的冗余需求,却将其视为自身内在需求而不自知。又或者,有时,外部需求信号也会通过种种偏离扭曲覆盖掉我们自身的内在需求,因为他们的路径更直观、更便捷,已经有了完整呈现。这对于对自身内在需求模糊不清,但又恐惧失败、厌恶探索的个体来说往往是种巨大的诱惑,因为他省去了个体的诸多麻烦。但实际上,很可能这些外部需求未必与个体的自身内在需求是一致的,他只是通过某种相近的特质迷惑了个体而已。
外部需求的渗透,甚至对自身内在需求的扭曲覆盖,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发严重。当我们还没有构建起互联网时,我们所接收的信号只限于我们周遭。即使人为制造的外部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接触的人、事、物的限制也还是会为我们自身留有一些空间。但当互联网时代开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来临,我们的空余时间被进一步挤压了,我们总是在从外部接收信息,甚至开始完全习惯了这种模式,我们逐渐变成了被动接收信号并被信号堆积所淹没的奴隶。这也就导致了大多数人在这些信息的海洋中被淹没,逐渐迷失了自己。
五、对需求进行选择
人身处环境之中,必然会受到制约。
即便个体同时拥有诸多需求,但由于种种限制,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落实成行动,其他的需求要么暂缓执行,沉积在心中,要么干脆放弃。
这意味着,个体必须做出选择,到底个体决定去满足哪一个或哪几个需求。
(一)选择是个体行为的源头
毫无疑问,对需求进行选择,决定自己要将哪个需求落实到行动,是所有行动的源头。
(二)影响个体需求选择的因素
影响个体需求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1、需求的显现程度
(1)需求的显现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选择
需求的显现程度包括两方面:一是需求在个体意识中的显著程度,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我们的意识直观认识到;二是需求自身的清晰程度,我们要达成对这个需求的满足,这个需求本身的要素是否足够明确,路径是否足够清晰。
需求的显著与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看到它。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去满足那些我们可以察觉到的需求,而绝不是那些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的需求。那些潜藏着不被我们获知的需求,通常都只能累积到我们无法再扼制、冲出我们理智的时候,才会浮出水面,将他们自身融入到我们的行为中。
而当我们被诸多需求信号包围和浸染时,我们通常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确认需求的优先级。大多数个体都会选择优先满足那些更清晰、更具象化的需求,而那些模糊的需求,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还不够成熟,还需要等待和酝酿,因此通常会将其排列得比较靠后。
因此,这两条共同决定了我们是否会选择这个需求,也决定了需求被选择执行的先后顺序。
(2)影响需求显著与否的常见因素包括:
①感官传递来的外界信号先天就更直观,更能提起个体关注,这意味着外界传递而来的需求信号往往更明显。
②人为有意加工的需求信号往往更显著,更容易被个体关注。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为产生的需求信号本身关联完整,省去了接收者自己加工需求的过程,内容上更直观,更容易被关注、被接受,但也导致了人们构建内在需求能力的退化甚至丧失,正在逐渐失去自我内在构建的能力,成为外界需求信号的附庸。
这相当于在个体面前,摆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一种是个体内在的需求,他们神秘、潜藏,未知,需要个体耗时耗力进行寻找和构建,并且很可能实现难度很大,另一类需求直接、明了并且附带了种种标注为对个体有利的信号,甚至直接送到了个体的面前。正常的人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几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显然省时省力且成功率高。于是个体往往就是在这种往复而类似的选择面前,逐渐落入了他人和族群为个体构建的陷阱,逐渐偏离了自身,偏离了内在自我真正的需求。即便我们想要的并非如此,但我们已经习惯被投喂,不仅投喂认知、投喂思考方法、投喂需求、甚至可能被投喂利益,只需要我们按照外界对我们的要求执行。
③近期接收的需求信号往往比过往信号更显著。
人体的生理机制决定了近期接收的信号往往比过往信号更显著,也更容易被个体关注到。
④链接精神内核和内在个体真正诉求的需求信号往往需要个体层层剥离和探寻才能获知。
大多数念头背后都潜藏着某些需求。有时这些是关于躯体的,有时这些是关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有时我们产生了关于自我的念头,蕴含了我们的内在状态和诉求。偶尔,我们也可能产生某些看似与自身无关的念头,但在这些念头之中也包含着某些我们自身的期盼和标准,而这些期盼和标准实际也暗含着我们的某些需求。
但这些念头大多都是散乱的、零碎的,甚至是一闪而过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捕捉他们,或者即使捕捉到也无暇审视。要么,我们审视得不够深入;要么,我们审视过后就会将其遗忘掉,无法实现归纳整理。这些都使得我们很难发现藏在这些念头背后的诉求,也就使得我们对内在精神需求的找寻困难重重。它们就这样被淹没在大量复杂混乱的念头之中,套上了层层外衣,掩盖了他们的真实面目。甚至连我们的显意识有时也会参与对他们的隐藏。因为这些需求中偶尔会有一些并不符合我们显意识对自身的认定,或者违背了族群公认的标准,不被显意识所接纳的需求。我们对这些信号往往是极尽排斥,根本无法正视自身真实的一面,更不用提将其视为需求,加以考量。
内在需求的这种潜藏性使得我们连挖掘普通内在需求都面临着困难,更何况是那些链接着精神内核和内在自我的核心需求。它们往往需要我们花费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时间,反复地挖掘和探索自我的内在世界,才可能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⑤结论:
在大量更直观、更明显的外界信号面前,在诸多人为顺应人体生理和心理机制植入的需求信号面前,在已经被完美关联、形成完整需求要素的信号面前,我们内心深处模糊的、隐晦的且需要自身来逐步完成构建的内在真实需求就这样被碾压了。
而我们也在这种显与隐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失去了审视自己内心,找回自己真实需求的能力。
2、需求的重要程度
在诸多需求中,其中一些需求显然较另一些更加重要。那些与我们躯体存续紧密相关的需求是我们生命的基础;那些与我们本真和精神内核紧密相连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内在是否能安稳快乐。这些需求显然相较于一些普通的需求对个体来说更为重要。
虽然在个体的精神世界,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念头纷飞。但如果可以选择,人们总是更愿意优先满足那些重要的需求。甚至有时候,即使这些需要未必能完全被我们意识到,我们也会在潜意识的操控下向其倾斜。
3、需求的强烈程度
通常来说,需求越强烈,个体选中该需求的意愿就越强。
需求的强烈程度往往与以下几种情况相关:
(1)一个需求被反复感受和思考并被接纳的程度;
一个需求如果被反复感受、思考并被个体接纳和认可,那么这个需求在个体内部实际经历了强化过程,往往会比其他未经强化的需求更为强烈。
(2)与本真和精神内核关联的紧密程度;
与本真和精神内核关联紧密的需求往往是个体矢志不渝想要达成的,或者是希望维护的。因此它们往往比普通精神需求更为强烈。这些核心需求即使我们自身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却仍然可能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我们的行为或失控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它与其他普通需求不一样的地方。
(3)与躯体存续关联的密切程度;
我们躯体是我们存续的基础,那些与我们躯体密切相关的需求往往比其他需求要强烈得多。
(4)与情绪情感关联的深度;
当某个需求与情绪情感相互关联,他往往得到了我们躯体的各种化学递质或者种种内分泌激素的加强,因此会比其他需求体现得更加明显,尤其是与愤怒、悲伤等表现力更为激烈和冲动的情绪情感相关联时,需求本身的强烈程度也会被强化。
(5)与大脑激励系统相关联的深度;
一个需求如果与大脑激励系统相关联,个体往往更有冲动去再次满足它。甚至在某些时候引发成瘾机制,让我们不能自拔。比如:游戏瘾等。
(6)外部信号的强度、持续程度、及其布局与对个体的影响程度;
外部信号能够诱导我们产生需求。这些外部信号的强烈程度、频繁程度、持续程度,以及信号的布局,他对我们的关注的掠夺和对思路的引导程度等等,都决定了这些外部需求信号在我们意识中是否强烈。
4、内部需求的状态:不同需求的融合和对抗
个体的需求实际是多个不同系统的叠加。
这种叠加的状态意味着,表面看起来的某一个需求,它的背后可能是众多不同层次需求的融合;也意味着,我们的内部意识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甚至多个截然相反的需求,因为他们本就是来自不同部位、不同层次的需求,只不过当他们被压缩到同一个层面,这种对立性被凸显了出来。
前者,比如著名的袁隆平老先生,他研究水稻既是基于他本身的研究热忱,又同时基于希望能为国为民增进福祉的内在诉求。因此,这一需求既是他个体自性和倾向的体现,又是他精神内核的体现。同时,站在客观层面,这既是他自身的需求,又是族群的需求。这些需求同时合并于这一件事之中。
后者比如:个体可能会既因为已经饱腹了而不想再进食,又无法忍住美食的诱惑,希望再吃一点。此时,他自身局部的需求,比如大脑的需求和消化系统的需求产生了对立,而他大脑的局部需求与他自身整体的需求也发生了对立。
这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当个体考虑是否要满足某个需求时,如果同一个选择能够同时实现多个需求的达成,那么选择执行这个需求是非常合算的,因为他能够在多个层面和角度满足自己。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两个甚至多个截然不同的需求,选择其中一个就意味着要违背其他需求,那么我们选择其中某一个的意愿相对就不会那么强烈,那么无所顾忌,我们更可能会犹豫。
5、需求的迫切性
通常来说,需求越迫切,被个体选择执行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人通常会选择那些马上需要执行的任务。但是如果需求因为各种原因被延误了,那么如果该需求具有时效性,也可能会因这种时效性已经错过而被永久搁置或去除。
6、执行需求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影响
个体在选择落实哪个需求时,必然会考虑执行需求对自身的影响。
这些影响既包括在执行过程中的影响,也包括结果的影响。这其中有有形的影响,也有无形的影响;有对自己内心意识的影响,也有对自身躯体的影响,更有对自身物质得失的影响。
但事实上,在目前这个物化严重的时代,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躯体是存续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在审视这些影响时,大部分人都会优先考虑物质利益得失,而后才是躯体因素,再后才是内在的自己。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躯体几乎总是会被默认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除非商家的信息刺激我们,唤起我们对躯体某个部分的异常关注,否则我们就会默认我们的行为不会对其造成损害。在这种倾向的操控下,除非躯体已经出现了反应,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他们,否则我们总是在用不同程度的躯体潜在损伤去换取物质利益,有时是自身的躯体健康,有时是同族其他个体的健康。就像近年来,很多年轻人过度打拼,日夜工作,最后落得英年早逝的例子一样。至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将其放在了最后。因为它带回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感受。如果某个违心之举,能够换取巨大的物质利益,相信不少人会不加以思索选择后者。
但其实,人自己最看重什么,他就应该在保障基础要素的前提下,最着重考虑哪方面的影响。
一个看重物质利益的人,他的实质是将他生命的重心构建在了他的生命之外的某些物质载体之上,因为得到这些物质而欢乐,因为失去而伤心;一个看重躯体的人,他的实质是捍卫自己躯体的存在本身,他秉持着为自己的生存负责;一个看重内在的人,他更在意自己的内在精神和自由意识,他的实质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体验,捍卫意识上的自己。生命是自己的,也是自由的,因此人们也有权利为自己看重的对象做出选择。
但同时,每个人也要为自己选择的目标付出代价。生命外的事物总归会消亡,因为它们从来都不属于我们自身,而属于它们自己。我们将其视为重心,就要承受这种重心终究成空的事实。我们的躯体会随着时间变迁磨损、消亡,我们终归会重回自然循环,我们为存在而努力,就注定要承受失去存在的痛苦。我们看重内在,在意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内在精神,但最终,我们却会发现我们的自由意识从来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7、需求执行的可行性、难度和成功可能性
通常来说,需求的可行性越高、成功几率越高,个体选择去满足该需求的可能性越大。至于难度,对于大部分个体来说,较易达成的需求更具吸引力,但对具有某些倾向的个体来说,难度本身也是一种对自身的挑战,可能会激发自身的挑战欲和趣味性,因此也可能会反而因为这种难度而选择某需求。
需求执行的可行性、难度和成功可能性往往与物质世界相关,因此必然会受到物质世界的种种限制,包括外部需求信号的诱导。
8、个体特质和倾向
个体的特质和倾向很多时候影响了个体会选择哪些需求。
比如:一个具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结果,无论是否是自身所愿;一个渴望挑战自己的人会迎难而上,无惧结果;一个唯结果论的人可能会只考虑结果,选取那些从结果上看来更符合他预期的需求。诸如此类。
很多时候决定我们会选择什么的是我们的内质。
(三)外部需求如何操控个体的选择
外部需求信号操控个体的方式包括不限于以下几种:
1、通过施加强力的、持续的、具有布局的信号渗透操控个体认知,促成特定需求的产生,或嫁接,或扭曲个体内在需求
人为制造的外部需求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来诱导个体,让个体从一个原本主观没有意愿的状态转变为产生特定需求。
在个体不产生抗拒心理状态下,重复接收某些信号会增加个体对信号的认同感。这是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需求信号常常利用这一生理机制,进行布局,通过强力或者持续的信号投放写入自己希望写入的信息,进入个体意识,促成特定需求的产生。
即使个体没有在冲动下形成该需求,但信号已经进入了意识,也就可能会留存在记忆或潜意识中。在此后的时间点,如果个体的某个内部激发点激发,产生了与该信号可能关联的内部需求,这些信号就很可能会被读取,完成这种关联构建,从而实现对内部需求的嫁接。
还有时,这种关联的构建并不一定完全匹配。很多时候,信号与我们的内在需求实际并不相关,只是他们可能共有某个关联点,或者碰巧被相继激发,这种关联就可能形成。比如,某人忽然意识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而此时,他可能联想到了某款名牌包,于是他的意识将尊重等价于了拥有名牌包,产生了购买该包的需求。但实际上,尊重不等于包。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重是天然就应该被赋予的。人与人超越平等的尊重本身应该是基于个体为他人,为族群做了什么,而非拥有财富,或者拥有这个包。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本身不当,或许在这个包的背后引发的是他人对自身的鄙夷而非尊重。但是,通过某些扭曲的信息关联,或者神经元的相继激发,这种错误的关联就可能被建立起来,由此我们的内在真正的需求就被扭曲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
这就是外部需求通过信号对我们的操控,他让我们产生了原本并不存在的需求,他嫁接到了我们产生了但还没有具现化的需求,他扭曲覆盖了我们正常的内在需求。
2、通过思维引导布局促使个体被外部需求诱导
相对于第一种植入信号让个体产生特定需求,通过思维引导布局往往可能引发群体陷入认知陷阱。
我们实际应该清楚,人类并没有自身认为的那么理性。事实上,人的认知往往都是构建在并不全面、并不均匀的事实,加上并不完全真实的脑补和猜测上的。因此引入哪些因素,在何时引入,在什么程度上引入,以什么方式进行思考往往可能导致我们的认知差异。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某个群体已经通过思维引导布局培养个体的思维路线和思维模式,那么观察到这一点的个体,无论是族群内还是族群外,都可以利用并不全面的事实,某些被凸显、某些被忽略的事实,更配合有方向的某些欲言又止的片段引发对方无限脑补和猜测,让个体得出某种并不属实、不完整的结论。这样,他们就为自己精心制造的信号铺路,操控个体选择这些外部需求,并将其识别为自身内在需求。
如果这种布局和信号渗透在族群内发起,那将引发一个族群的群体倾向。整个族群都可能陷入某种趋同的认知固化中,被操控。就像历史上国外发生过的几次大的极端运动一样。个体都成了乌合之众的一部分。
其中,通过思维模式来布局的一个典型就是过度强调结果论。如果一个族群整体都在强调这种思维方式,并将其彻底贯彻,那么这个族群就是非常危险的。就如同我们上学只看成绩,工作只看绩效一样。实际上,我们族群已经陷入了这种固化的思维之中。我们可以被有意的输入各种信号。只要激发我们对成绩的焦虑,我们就可能资源付费购买产品。只要强调我们绩效不行就可以随时被替代,就可以驱使我们毫不顾忌自己的躯体健康,只为了领导的认可而不被替代。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既不能用成绩来定义,更不能用某一个工作来捆绑。我们只是被困在了一种思维之中,被这种思维驱使,进而被外界利用,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甚至有时利用这些操控我们的可能都不一定是人,有时还可能是人们的创造物,比如我们的资源配置系统。
3、通过大范围占据个体显意识、明晰化关联提升显现程度
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量的外部信号占据了个体的显意识。这些信号繁多庞杂,方方面面覆盖我们的各种表层需求;他们传递的频率频次非常高,高到足以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他们中有大量人为构建的需求,这些外部需求自身的关联架构非常完整,时刻在刺激我们的需求。不管需不需要,我们总能回想起几句广告语。因为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无法逃避这些外部需求信号对我们显意识的攻占。
这种大范围的信号占领,明晰化的信息结构,让这些外部需求在我们意识中的显现程度明显高于我们的内在需求,进而在我们选择要执行的需求时占据了优势。
4、通过干扰我们对需求影响的判断,操控个体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要去满足哪个需求时,会考虑到执行这些需求对自身的影响,但如果我们接收到的关于这些需求的相关影响、难度、可行性及成功概率的信号很多都是存在严重偏向的又当如何呢?
事实上,这种偏向往往才是客观真实。
客观来说,论及某个需求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外界实际是无从得知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本就不同,外界也不可能知道一个尚未落实的需求最终会对我们的内在产生什么影响。既然无从得知,那么外部也就基本不会提供这部分相关信号给我们。换句话说,外界一直在大量提供的始终只是残缺的信息,是只包含物质影响的那部分信息。当这些信息进入到个体意识,就会出现偏重。因为我们生理结构的缺陷注定了我们的注意力不均衡,我们存在关注点偏差,越被反复思考的内容就容易被接纳,被认可,而那些越被忽视的事物就越容易被遗弃。个体接收的物质利益相关信号越多,个体对内在精神影响的关注就越可能被忽略、被遗漏。于是,就在这样的生物机制下,我们的认知和选择的天平就产生了倾斜,我们就更可能选择优先去满足那些物质层面表现更好的需求,即使他对我们的躯体和内在造成的损害远大于物质收益,或即使物质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并不一定真的有用。但在我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我们可能都未曾考虑过这些。
至于对我们躯体的影响,外界可能会依据对其他人影响的反馈和一些既有事实产生某种推测。但这些推测又能否真实传递给我们呢?大概率是不能的。因为环顾我们周边,即使是我们主动去搜集信息,往往这些信息也是某些组织有目的地推广而来。他们可能为了提供自身服务,引导我们的需求。而在我们周边的产品提供者更是会不遗余力的夸大或者缩小某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偏重、不全面和不均匀诱导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对这种影响的判断产生他们所期望的偏向。就像我们购买保健品时,营销人员极尽全力地描述身体的重要,但在我们求职时,雇主单位从来不会衡量工作报酬是否足够支付和弥补我们躯体的损伤。这就是外部需求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他们只会将他们希望我们知道的告诉我们,影响我们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自身要满足哪个需求的考量往往就会发生偏转和变化。
因此,借由该方式,当我们进行选择时,我们很可能做出了偏向外部需求的选择。
5、通过扭曲对已有物质的认知和判断来迫使个体接纳外部需求
这种形式的扭曲在族群中广泛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缺乏物质,而是不能正确判断我们拥有的物质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实际是族群内外部各种扭曲信号引导的结果。在这种扭曲认知的影响下,大量个体为了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物质被迫接受了外界需求的操控。
比如大范围鼓吹“这个月花费超了没关系,我们之后努力还上就可以”、“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人死了钱没花完很遗憾”号召个体为了感官享受和不需要的物质毫无必要和毫无底线的支出;或者“我们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需要更多。”、“即使我们的物质足够供应我们这一代,我们也需要努力为下一代着想。”、“通货膨胀是会持续发生的,无论赚多少,未来都可能不够”让族群所有个体都陷入一种恐慌感,使得个体无法在物质领域构建正常的安全边界,形成扭曲的认知。通过这种形式,一进一出,让人们成为了资金快速流转的工具,驱使个体追求物质,并通过物质达成对个体的控制,迫使他们接纳种种的外部需求。
6、通过掌握物质的控制权来迫使个体接纳外部需求
当然,迫使个体接受外部需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物质的控制权直接施压。当个体的生存都掌握在他人手上时,他又有什么更多的选择余地呢,他只能被动接受外部需求,无论他多么的不情愿。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局面往往与扭曲与物质相关的认知直接相关。在族群中的一些人为了私利不断扭曲其他族群个体认知的过程中,“追求物质永无止境”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群体倾向。当这种趋势蔓延到整个族群,他直接导致了群体性的恐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族群内部的物质掠夺。人为制造了更严重物质占有差距。让本来受损的一方持续被剥夺和压榨,陷入越来越困苦的局面,以致于大量的朴实付出者反而陷入了困境。他们因为生存被困于物质,更无法摆脱这些外界需求的控制。
7、通过情感关系,软性影响个体选择
在很多时候,外部需求也在利用我们的情感关系,来软性影响我们的选择。有时候,即使我们不愿意,但碍于情面,或者顾及彼此之间的情感链接,我们也会选择屈从于这些外部需求。比如近年来,经常出现的各种社交生意,通过社交软件,在朋友之间进行的各种产品推销,有时这些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也比如,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去做某些事,有时候,即使我们不愿意,仍然会选择执行。
8、构建依附关系,实现需求控制
构建依附关系是外部需求影响甚至控制个体的一种常见方式。
这种依附关系,正如前文所述,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当这种依附关系仅仅是物质方面的依附时,我们很可能会压下主观的不情愿,用行动来执行。比如某个大型企业,变相要求依附于自己生存的诸多小供应商支持自己的产品,即使那些小供应商内心不愿意,自己也根本不需要该产品,仍然多数会选择购买。
当这种依附关系是精神方面时,我们有时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外部需求洗脑,认为这些外部需求是真的对自己好,认为我们自身对外部需求的服从会换来某些我们无限脑补的好处。我们甚至有时会将对某种精神的信奉转换为对某个人的无脑崇拜,以他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事实上,这在很多宗教中都比较常见。当然,依附关系是精神方面时,个体也可能因为这种精神的影响,而决定听从外部需求,即使自己主观不情愿,因为他们可能会脑补和猜测对方对自己的失望,以及自己可能产生的某些不可知的损失,从而在自己对自己的恐吓中选择遵从。
9、通过培育成瘾性,操控个体选择
很多时候,外部需求通过对个体大脑激励机制的激发和习惯的培育,促使个体成瘾,导致个体被这些已经形成的瘾癖激发,无法脱离这些事物的控制,进而遵从外部需求。比如:网瘾、游戏瘾、购物成瘾,甚至是手机不离手本身也是一种成瘾的体现。
10、人为构建和放大不安全感,通过精神威慑来操控个体选择
人类的认知虽然是基于信息,但是人自身的心理需求则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利用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判断和选择。有时,外部需求可能会通过构建和放大我们的不安全感,甚至对我们施加精神威慑来迫使我们在恐惧和期待的双重影响下,遵循外界对我们的要求,进而实现对我们的操控。
11、通过环境施压,同时在上述所有环节共同施加压力,让个体深陷其中,无法脱离。
外部需求对我们的渗透和施压往往不是从单一方向进行的,而更可能是融合在一起。通过“信号诱导+精神情感方面软性逼迫+物质层面硬性施压”形成合力作用于个体。当这些结合到一起时,他们实际是彼此融合深入到我们的环境当中,使我们被裹挟于其中,无法脱离,更多的时候只能选择被动接受。
当然,这里的环境,既可能是一种家庭的小环境,也可能是整个族群甚至人类世界的大环境。
有时候,一个族群往往形成了自身的固化,这种固化使得族群形成了所谓的社会正统思维或者公认的正常思维,所有与正统思维或公认正常思维相冲突的往往就会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但实际上,人本身只是生命本身,生命本身就是真实的,他所有存在的想法都是与这个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定某种真实,实际也是在否定这种真实产生的所有背景,在否定族群所定义的一切固化,因为族群的固化本身也是这种真实的背景之一。
并且,所谓的社会正统思维或者所谓的公认的正常思维都是后天被群体架设的,反而是一种虚妄的体现。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完全的严丝合缝地、每思每念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公认思维下。这实际是一种对自身人性和本能的扭曲,只是在生产“认知奴隶”而已,最终的结果:得到的也不过是服务于权威集团标准化的螺丝钉。
(四)个体对不同需求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的一生会做很多的选择。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来源、不同重要程度的需求都会提到个体意识层面,被选择,被执行。因此,个体的一生实际是混杂的一生,很难说完全贯彻哪一种需求。但就是在这种混杂中,个体铸就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1、对外部需求和内在需求关系的不同应对和选择
我们拥有内在需求,也被各种外部需求所浸染、侵蚀。这两者在我们的显意识中不同程度地融合、冲突,我们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各种选择,选择我们要去满足哪些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面临选择,是选择固守自己的需求,还是去交换,通过实现他人的需求完成自己的需求;是把握住内在需求的尺度,避免产生冗余需求,还是被信号诱导刺激,按照外部需求的信号希望我们去做的去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必然是对自我的时时审视,观察我们是否失去了自己的控制权。
因为,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生命全然交付,让自己在交换中习惯这种形式,即便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换来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们也总是很轻易地让自己习惯于满足冗余需求状态,即便它可能给我们自身躯体和内在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但是我们接收到的信号鼓励我们如此去做。
当我们失去对内在需求的追求和捍卫,我们实际也在逐渐失去自我,我们也就逐渐变成了他人需求的实现工具。
2、对需求是服务哪一系统的层次选择
虽然人具有相同或极其相似的生物机制,但个人做出的选择不同,个人的意义就变得不同。这种意义既是个体本身对自身的界定,也是个体的行为做出后,受其行为影响的其他个体以其自身为定位从外部赋予给该个体的。
当一个人选择为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系统需求而努力时,他就将自身的意义定义在了一个更高的系统层次上。这种影响在主观上体现为,为族群需求或其他更高层次系统需求而努力的人,他的经历往往更丰富多彩,他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悲喜,也更能与他人产生共鸣。因而他的内在往往更坚实、更深刻,对自身的认知和界定更容易令自身满意。在客观上,个体为族群或者其他更高层次系统所做的努力很可能影响族群或其他更高层次系统,产生对包含自身和周围他人在内的影响,在更大的层面上改变了自身、他人和世界。他自身的意义突破了他的主观认定,在更广大的层面从客观上得到了确认。
但如果个体仅仅将自身的意义定位在自己的局部需求,一生致力于追求各种感官刺激和感官享受,那么他的意义也仅在于此,他的生命往往只局限于他们自身。个体的感受会因为大量的同质性被忽略,被遗忘,快乐阈值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满足,越享受越空荡,以致于到生命的尽头感受到很可能只是某种茫然,进而对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或者茫然。不仅如此,我们实际很清楚,追求感官享受往往附带着对自身整体的损伤,如果不能维护自身整体,个体的存在本身也会加速消亡。
这是个体为不同层次系统服务的不同结果。
当然,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我们还有一种常见却扭曲的选择:为族群内的其他个体服务。这种情形往往是因为个体精神内核不够强大,试图寻求精神寄托。因而将某个与自己具有情感链接或者自己视为某种精神寄托具现化载体视为自己生命的核心。以他的需求为需求,以他的未来为自己的未来,将自己完全作为他的附属来生活。这样的选择实质是放弃了自己对精神的实际控制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生命选择都全部交托给了另一个个体。主观上,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客观上,不论目的是如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且接受一个事实:无论个体如何做,那个被视为精神寄托的对象如何感受和思考,如何认定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仅与他自身有关,而非与个体对彼此的付出和奉献相关。
3、 对是否捍卫自己核心需求的选择
(1)核心需求是个体精神世界中最根本的需求
对大多数人来说,核心需求本身是精神内核和内在自我真正的诉求,他比其他需求更加重要。践行核心需求实际上就是在满足内在更深刻的那一个自己,满足自己最希望追寻的事物。因此它实际上是我们精神世界中最根本的需求。他的存在让我们变得不同,让我们产生了某种内在动力,赋予了我们认可自己的契机。而这些始终是非核心需求无法做到的。
当然,非核心需求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他支撑着我们的生命运行。如此,我们才有践行不同人生的可能。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需求。但也因此,生活的常态很容易变成,我们几乎都是在为非核心需求忙碌。大多数人可能会遗忘和忽略核心需求,但没有人会忽略非核心需求。但这样的选择,却很可能导致,我们自觉忙忙碌碌一生,却满是遗憾和空洞,因为那个对我们最为重要,我们最希望实现的核心需求就那样被我们放弃了。
(2)核心需求的状态包括:
①单一核心需求被直接传达到意识
虽然很少见,但是一些个体的核心需求可能会直接体现在意识中,明确了成了单一的核心需求;
②核心需求没有被直接传达到意识,但表现出了显著的散点偏向性
在一定情况下,核心需求的信号发送到了意识,但是没有直接聚焦成一个点,而是散点展现到意识中。这种散点使得意识中不会产生明确的需求,但是会体现为一系列相关的念头和行为,而这些系列的行为和需求可能会围绕某一个核心或者围绕某几个核心。而这个核心实际可能就是我们的核心需求。
③核心需求被意识接收但被篡改
在有外界相关信号渗透影响,或者存在其他内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个体感受到的核心需求会产生偏转。比如,假如核心需求是“对国人的爱”,但是此时外部信号或者其他内部信号传入的是“财富和帮助就业”,如果外部传输的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大,则核心需求在具现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被篡改为“首先努力获取事业和财富成功,然后...”。但是很显然,个体在整个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已经发生偏转,而在执行过程中,这种偏转程度也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使得最终行为和核心目标反而可能出现背离。
④核心需求被意识接收但被淹没和覆盖,以至于无法被展示
由于外部大量的信号流,与核心需求相距甚远,而外部信号量级碾压了本真和精神内核产生的信号流,导致了核心需求被淹没和覆盖,以至于无法被展示。
由于显意识的压制,核心需求很可能不会被满足,甚至可能被埋藏,不被发现。
(3)核心需求不被满足的后果
在核心需求被忽略时,个体可能本能地体现为纠结、迷惘、无意义感、下意识的拒绝和反感。如果核心需求迟迟得不到满足,很可能导致个体内在不能自洽,始终处于一种违和感和欠缺感的状态。有时,个体还会产生负面情绪情感,甚至发展成各种疾病,有时是躯体上的疾病,有时则直接体现为精神疾病,诸如抑郁症等。
(五)个体永远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无论是选择遵从外部需求,还是选择捍卫自己的内在需求;是选择做一个为族群为更大系统奉献的个体,还是选择做一个为局部自己而活的自己;是选择为核心需求献出一切的自己,还是甘于一辈子隐藏着核心需求,却只能被困在非核心需求中度过一生的自己,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真正的选择都只有自己能够做出,是自己选择了要做什么样的人,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说到底,能为我们自己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不论外界如何看待,不论取得的物质资源丰盛与否,所有的感受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承担,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给与我们内在自己赞同或者否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