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机缘巧合,大体如是:因为一首“临江仙 夜归临皋”对这个人产生了些好奇,恰逢原定要看的书落在老家了,书架上找了一圈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个不小心多买了一本的同事送的。对人物传记一直都没什么兴趣的我,抱着“写出'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无人应'的人应该很可爱吧?”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
作者林语堂,虽然知名度极高,但他的作品里也只看过《京华烟云》,由于这位大师国学底蕴深厚,虽然是以较为轻松活泼类似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来表达了,很多地方还是看的很艰难,特别是原文应用书信或诗词或奏表等等的时候,那些生僻字更是不用说了。
全书以他人生的几个阶段为划分,大致可以说是幸福的童年与青年时代、壮志无法筹的壮年、以及颠沛流离的暮年,但无论哪个时期,乐观与豁达都充斥其间。如果说天生的乐观是无畏的,那么,在洞察世事悲凉底色之后依然保持的乐观才是令人敬佩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有天性乐观的祖父,文人父亲,通晓诗书的母亲,知己的弟弟,再后来有了贤良的妻子,私人助理的儿子,以及全天下的朋友,文人、诗人、僧人、道士、农民、隔壁阿婆等等,不胜枚举。按理说他应该不寂寞,但这一生大多时间他都只能与家人、朋友分离,纵然豁达如他,也只能对着月亮遥寄相思。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年轻的他应该是追逐过政治,但生不逢时,屡遭贬黜,杭州、黄州、徐州、惠州、岭南、海南……他后半生大多时间实在去上任的路上。而后性本爱自然的他,想回归田园,却身在宦海,身不由己。在黄州终于享受了短暂的农夫之乐,并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东坡,就是他的田园诗歌。
作临江仙时,他正被“拘禁”(不能离开当地)。此诗还有一段插曲:当时有人把他的“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解读成他已经坐着小舟逃跑了,可吓坏了当地官员。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他应当是一个激昂而情感充沛的人,亲情如是、友情如是、爱情亦如是。从《江城子》我们知道了他何亡妻的故事,从《饮湖上初晴雨后》我们知道了他和朝云的故事。其实他有两任妻子,都出自王家,都配得上贤德,虽然第二任妻子不懂得诗词但会酿酒,诗人和酒,总是不可分的。我相信,他的灵魂的爱情,应该是留给了朝云,钱塘歌伎,初见时她12,他即将40。皮囊总是重要的,初见应是惊艳,因为还来不及看有趣的灵魂。而后她做了苏夫人的侍女,她是年轻的,聪明的,而后他教她识文断字,诗词歌赋,她也用自己的才情将刚写就的词谱成曲,化成舞。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袋中冒出一个疑问,这体现了男人对萝莉养成游戏的钟爱?
另外还有一段不负责任的猜测的爱情,他与堂妹。遥遥相望,相顾无言。他频繁但至于礼的探望,以及言辞真切但隐忍的表达,小堂妹应该都懂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