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前,我对于新生活的全部想象都是以一栋宽敞舒适的house为背景的,而且还是以《绝望主妇》里紫藤街上的屋子为参照系。尽管对于其他的事情都不太确定,但我想当然地认为,住在一栋典型的美式house里是件板上钉钉的事。
之所以强调要住house,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以“在哪里便像哪里的人一样生活”为居游原则,而在美国中西部人民群众基本都是住house的;另一方面,作为“弃车一族”,即便在广州我不但要住在城里,而且还必须得住在CBD才感觉生活便利——而珠江新城的别墅这辈子我都买不起了,只能利用居游的机会体验住house的生活。
至于具体挑选什么样的house, 我列了三条原则:首先,一定得住在好的学区里;其次,要在生活便利的社区——所谓便利,意思是在步行距离内有公共汽车站、超市及餐厅;另外,还得附带全套家具(我可不想费半天劲儿买家具过一年又卖掉)。
我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的要求高,直到发现当地的房屋租赁市场压根就没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house,甚至就连能符合其中两条的都不容易找到。好学区其实等同于高收入人群居住区,而本地的高收入人群都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段,他们是不会坐公车去超市的,更不可能腿着去。而且,绝大部分的待租房屋都是空房,虽然有极少数新兴公寓配备家具,但能提供家具的house堪称罕见。
既然如此,只能坚持满足第一个条件了。这个时候恰逢我花了很大力气才终于确定了孩子要上的小学,必须得在该学区范围内选择房子,但好的学区空房率也相对较低。而我还挺希望能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把房子定下来的。因为找房子的过程越长,耗在酒店里的费用就越高。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八月底到美国的,而当地小学八月初就开学了,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入学完全取决于我们什么时候能签租房合同。
然后就意识到如果坚持要找house的话,那将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漫长过程。因为house这玩意儿有些是房东直接出租的,有些是委托各种各样的房屋中介,没有一个全景式的数据库就不能迅速地进行地毯式搜索。例如我在Craigslist上费了半天功夫,查到符合入学条件的地段只有三栋house显示待租。立马跟对方联系,其中一套已经租出去了,剩下的那两套则没有任何回音。再说了,即便等了几天终于有回音,你有空去看房的时候房东还不见得有时间。
所以,最短平快的解决办法就是放弃house改租公寓。在该学区敲定一套公寓是半天就能完成的任务:先去小学拿张名单,上面列着大概十个公寓式小区的名字(这些小区都不是个人物业,可见在本地公寓的本质就是为租赁市场服务的,老百姓购房压根就不会买公寓。)然后逐个打电话联系其租赁办公室问是否有空房,完全不需要通过中介。打完这一轮电话的结果,是找到了仅剩的两套,立刻上门去看。两套公寓本身都还不错,虽然地点都不符合便利原则,也没有家具,于是挑了社区环境相对更好的一套。搞定。
又想起当时被先生忽悠着放弃纽约而来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这里能住上大house。没想到因为孩子上学的原因,转了一圈之后我还是怀着妥协的心情选择了公寓,多少还是有些失落。当地朋友这样安慰我:其实住公寓也有好处,例如下雪天不需要自己铲雪,也不需要除草。她说自己因为太忙两周没除草,就有邻居捧着曲奇上门探望,问家里是否出了什么大事。而我一听说住house还得买铲雪机和除草机,立刻觉得不住也罢——不得不买全套家具我也认了,如果再要买铲雪机和除草机,那可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