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是小学校长,她打来电话求助,在她学校有一位三年级9岁的男孩,在接触他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就不断的收到老师们的反映,说男孩上课捣蛋,与同学打架,说谎,骂老师,有时又会把老师喊叫声阿姨。
有一次老师见他拿着一杯用红墨水染红的水,在班上走动告知同学,“这是我们的血”,前一段时间爷爷去世,这个孩子变得完全听不见课,更无法完成作业,那天校长见他在保安室门前徘徊,眼神恍惚,感觉不对劲,急忙联系我。
我到学校见了这个9岁的男孩,乍一看与其他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开始的聊天,思路也是清晰的,回答我的问题也是有一定逻辑的,大约过了半小时,特别是聊到他家里情况的时候,右手就不断的开始搓左手,不时的用衣服蒙住整个头,整个人变得焦躁不安。
这样的同学,家长遇到,会告知自家的孩子,不要跟他玩,远离这样的同学,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会投诉抱怨,而懂点心理学的老师,有的会逃避,有的会很恐慌,知道这是心理疾病,呈现的前兆,到了精神疾病是会伤害到人的,有的老师还知道,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会来自于遗传。
在临床心理学,严重心理疾病,边缘性精神病大部分形成的原因有:
1、遗传基因,许多文献表明,精神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遗传因子并非使每位后代都有精神疾病,疾病的形成还需要看后天的诸多因素。
2、孩子成长的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不能给予孩子应有的心理营养,孩子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方说0~3岁的孩子需要无条件的接纳,注重行为上给予无条件的接纳,3~5岁,需要给予认可,欣赏赞美,孩子打造一个认可欣赏赞美的环境,6~7岁的孩子需要一个正确的榜样的力量,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环境中必备的心理营养,一旦缺失,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有了土壤。
3、抚养者的规条,抚养者的三观是形成孩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基石和土壤,孩子的信念、自身的身份又是由三观定位的,孩子定位身份的不同就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
偏差行为经过不断的固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惯性,最终形成了心理偏见。
案例中孩子的爷爷,据校长说被当地人形容为是一个特朗普式的强势人物,一个不高兴就要告老师,男孩在家里受了爸爸的棍棒、辱骂,都是爷爷负责解围。
爷爷是孩子的保护伞,说爸爸经常在家里使用暴力,用衣架打他,每次爸爸打他,他都想离家出走,
幸好有爷爷保护他,才让他打消离家出走的念头,如今爷爷去世,男孩表示,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爷爷的再生。
可见爷爷的去世对男孩的打击是巨大的,男孩最后出现的精神恍惚,虽说是多年积压,被暴力施暴的结果,可见也是压倒骆驼的导火索。
人是环境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家庭中,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形成了偏差的三观,再用偏差的三观去应对环境,立足社会,做防御,健康心理打破平衡,自然会崩溃,精神病因子由此而产生。
生命诚可贵,孩子是太阳,太阳陨落,是由无数个黑洞形成的,愿我们对下一代。
防范于未然,在黑洞形成时,注入健康的心理营养,因为一个人最最重要的健康是心理健康,它犹如希望一束光,指引我们的孩子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