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中央红军突破大渡河后,即翻越夹金山、梦笔山等雪山,它们都属于岷山山脉。毛泽东自注:夏日等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远望者谁?昆仑山也!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东部进入青海境内。昆仑山东段又分三支伸展,其中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所以从岷山向西远望,即是传说中的昆仑山。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翻过岷山,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创作了七律《长征》,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随后又创作了《念奴娇 昆仑》。那么这首词的主题又是什么?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批注: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反对帝国主义,毛泽东是一贯的。翻开毛泽东年谱,我们可以看到,1932年4月15日,发表《对日战争宣言》;5月19日发表《反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1934年6月19日,同项英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7月15日,同项英等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935年6月15日,同项英等发表《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年底写出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所有这些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表达!
这次《念奴娇 昆仑》是诗意的表达:“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上片写景,直接点题,描绘昆仑的形象。第一句话,大气磅礴,与昆仑山一样横空出世!横空出世,言其高大;莽,言其宽广;阅尽人间春色,言其久远。接下来从冬夏两个层面描写:冬写飞雪,飞起玉龙即是飞雪,进一步联想到天下为之寒彻;夏写雪水,冰雪融化,江河泛滥,更进一步联想,人或为鱼鳖,意思是许多人被淹没,葬身鱼腹。这两方面接续上来,呈现给我们的意象是,昆仑高达宽阔,历史悠久,是大块头,却为害社会。这是典型的移情于景。按理说,遥望昆仑,体会的是壮美,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自豪。毛泽东当然也有生发这种感情的理由。若干年后他重登井冈山就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但此时的毛泽东无法产生这种感情,帝国主义压迫在即。日本正虎视眈眈,由东北而华北,而全中国。在这样民族危亡的关头,毛泽东没有心思流连昆仑的壮美景色。他联想到的是,昆仑对同胞的危害,是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蹂躏!进而引发对中华民族未来前途的深沉思考,发出了“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感叹!这是反问句,千秋而下,没有人评说过!
下篇开始,即喊出而今我谓昆仑,这是超越古今的盖世气魄!且看,如何说的?一口气说了九句,首先是否定,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用语精炼,语气急促,显得激情四射!然后是举措,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抽一裁,从容不迫,胸有成竹。裁为三截咋办?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是抽象说法,代指帝国主义国家。作者自注:原来是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符合实际。目标是什么?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字面意思,全球共享一个冷暖适宜的温度,从此天下太平。潜在之意,作者不但立志要使中国太平,更放眼全球,要世界太平。而要中国太平、世界太平,一个必要条件是打倒帝国主义!从而使主题得到强化,得到升华!
这首词紧扣昆仑而来,没有抒发对大好河山壮美的感叹和自豪,而是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题,本身就立意高远!千秋而下无人评说 “昆仑”,而今我要评说一下,何等气魄!从评论看,也是语出惊人,裁“昆仑”而赠欧美日,造就太平世界,不但立足中国,更放眼世界,从而成就了一篇气魄盖世,超越古今的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