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注释:
①裘:皮衣。这里是指鼓风用的皮囊。所以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②箕:簸箕,用竹篾、柳条等编成的器具。跟做弓的工艺雷同,只是比较粗糙一些。所以说“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解读:
古时候手工业者都是世代家传的。老张是铁匠,子子孙孙都做铁匠;老王是弓匠,子子孙孙都做弓匠。
铁匠的儿子学铸倚天剑屠龙刀,从哪儿开始学起呢?先从做“裘”开始,“裘”就是鼓风机上的皮囊,这个活干好了,你才能驾驭火候。弓匠的儿子学做万石弓穿云箭,从哪儿开始呢?从编簸箕开始,通过编簸箕你能了解竹子的特性,知道怎么处理能增加强度,怎么处理能增加韧性。
这些都是基本功,基本功打不好,学习不能深入。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职场人士要培育好三观,分别是宏观视野、中观套路,和微观体感。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套路,即便是搞艺术的也有套路,这些套路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可以写在书本上的。宏观视野常常要求你跳出自己的职业,上升到更高的维度去思考。中观宏观都比较容易理解,什么叫微观体感呢?
同样是厨师,同样的食材,同样的烹饪工具,做出来的菜味道却不一样,这就是微观体感的差别。说不清、道不明,只有长时间浸淫其中,带着强烈的热爱,完美的追求,才能有所体悟。“为裘”和“为箕”都是来训练微观体感的。
听说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学徒都要从学习手拧烫毛巾开始,毛巾拧不好,不能碰鱼,也是这个道理。
成为一个专家需要1万个小时的训练,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微观体感上。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爷爷耕田时都把小牛拴在犁铧后面跟着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到这一句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在训练小牛的职业意识。
如果对应到组织学习中,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mentoring program.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志于学"是个大问题,怎么样才算有志于学呢?幼儿园算不算?小学算不算?还是中学?大学?
学者觉也,有所觉悟才能算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向才能算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如此看来,很多人的“志于学”应当算到填报高考自愿的时候,之前的学习都是规定动作,没得选。
有些孩子甚至高考自愿也不是自己的选择;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接着考研吧;研究生毕业了还不知道要干什么,接着读博吧。一直在学习中,却一直没有完成“志于学”。
为什么”志于学“要“察于此三者”呢?因为这三个现象都暗示了“以终为始”,良冶良弓的孩子和小马,都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从哪儿开始起步,这条路是什么样子的,高手是什么样子?知道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心理有准备,然后学习的志向才坚定。我们在漫谈6里面提到的“宵雅肄三,官其始也”,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之后能干什么,只是把目标定为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呢?再说吧。这种短视排斥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缺失又加剧了这种短视,从而推迟了孩子们“志于学”的时间,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职业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觉得小学就可以开始了,至少不能晚于初中,高中应当有相当分量的职业训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刚好是高中阶段,这方面我们可以把孔子立为标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