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铁路部门获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动车组票价实施市场调节价,由运输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目前京沪动卧执行票价是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实施多档折扣优惠票价,根据乘坐车次、乘车日期的不同,票价存在一定的差异。(4月17日澎湃新闻)
京沪动卧执行票价,最高全程上铺860元,下铺960元。票价上涨,无疑触动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然而在这一片吐槽声中,却也缺少了些许“全程上铺560元,下铺630元(相当于6.5折)”的冷静。
铁路、公路、民航都有一定的基础性、公益性,价格放开只是市场发展趋势中的一环。就像民航票价都有一个打折的规则,铁路调价也具有这样的性质。热门线路上浮、冷门线路下浮,旺季上浮、淡季下浮,甚至同一时段同一车次的不同等级座位有上浮或下调。随行就市的做法,可以把运输需求和票价及时反馈,从而实现运能均衡化,提高上座率,减少“商务座空拉”等资源浪费。除特殊出行高峰期间,市场调价亦做到了更好的让利于低收入群体。旅客享受到了更低的票价,而铁路亦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市场调价,永远会有反对的声音。敢于接受“吐槽”,是勇于正视存在问题和不足,亦是尊重群众的具体体现。总的来说,“一日一价”可能会影响部分旅客的利益,但它的最终走向依然是双赢,经得起民意和时间的检验。回望铁路发展史,铁路正是在“吐槽”声中渐渐成长,购票、检票、列车环境……每一次吐槽换来都是另一番成长。期待,铁路部门在这次群众的“吐槽”声中打捞到更多的“金点子”、“好声音”,让政策与民生需求形成同频共振,做好“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远课题。
票价不应一味以“低”为原则,而应按照“旅客可承受、财政可负担、企业可持续”的方式制定。建议社会大众摆正心态,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点抱怨和吐槽,不妨先静观其变,感受新政策的利弊,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铁路部门要做到市场调价和服务提升并行不悖,笔者认为,相比票价,如今的旅客对出行的准时、便捷与优质的倾斜度更高。